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文章以ocLc的“学术科研信息工作框架模型”为基本研究框架,采用问卷调查收集129份问卷资料,并深入访谈12位研究人员,对数字信息环境下学术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的科研信息行为(信息查找、存取、组织、阅读利用、写作和学术成果分享等活动和行为)和需求的特点与现状展开调研和分析,以期为科学定位个人科研信息空间的功能框架和探索研究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提供实证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分析高校科研人员社交网络学术信息交流行为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高校科研人员社交网络学术信息交流行为活跃度,拓宽群体知识面,实现组织内部工作模式创新。文章首先借鉴卢因行为理论构建高校科研人员社交网络学术信息交流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结合理性行为理论、顾客感知价值理论等提出八个假设,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然后对测量指标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并验证假设;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相应建议。通过分析得出行为意向、机会和激励对学术信息交流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并从学术社交平台建设、组织内部支持、加强个体学术信息交流意识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在科研工作者科学研究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不同任务情境下科研用户网络信息搜寻过程中认知理性和行为特征、学术信息的评判标准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为科研用户信息行为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过程]运用发声思维研究方法,从不同任务情境视角对科研用户信息搜寻过程中网络学术信息评判与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与分析科研用户网络学术信息搜寻行为理性与其根源。[结果/结论]在不同任务情境下科研用户网络学术信息资源的选择与评判是多侧面维度、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存在共性与差异;任务情境是科研用户心智模式塑造和网络学术信息意义建构过程中的关键条件变量;网络环境中的科研用户网络学术信息搜寻行为与搜寻过程是有限理性的,任务情境是有限理性行为的关键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4.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7,(2):100-107
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高校读者学术信息搜索的特征和差异。首先,建立了研究模型框架;然后,通过问卷调查了高校读者学术信息搜索的方式与习惯,分析了读者学术信息搜索行为发生的决定因素以及这些行为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校读者学术信息搜索行为与读者身份、自我评价显著相关;读者文献搜索与阅读行为间也存在显著相关性;导师是影响学生使用电子资源种类的主要因素;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还没有被读者充分利用。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提出改进图书馆服务的建议,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探析硕士研究生网络学术信息查寻行为中的情绪作用机制,以深化信息查寻行为中情绪问题的研究。[方法/过程] 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法,收集网络环境下25位硕士研究生学术信息查寻活动的相关数据,使用三级编码对质性数据进行分析,提炼其信息查寻行为中的情绪特征与行为特征。[结果/结论] 硕士研究生在网络学术信息查寻行为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情绪效价和情绪唤醒度,前者包括积极情绪、中性情绪和消极情绪,后者包括高唤醒度、中唤醒度和低唤醒度;情绪效价与情绪唤醒度将引发不同类型的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  相似文献   

6.
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开展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文献的引文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概貌,并归纳识别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的主要研究方向及进展,为后续研究提出建议。[方法/过程]系统搜集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文献,整理形成文献集,运用引文分析方法,统计出高频关键词、高被引文献和高被引作者,并进行定性内容分析,概述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主要研究方向及进展,提出研究结论和建议。[结果/结论]学术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社交网络的采用情况、社会网络结构、使用行为模式、使用行为影响因素以及使用障碍5个方面,并在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存在研究不充分、理论支撑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国外新一代用户网络信息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近几年国外新一代用户网络信息行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对新一代用户网络信息行为的研究方法、理论基础、概念框架进行总结,对信息搜集行为和信息使用行为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概括,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新一代用户网络信息行为的未来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探索大学生学术信息搜寻挫折形成机制和应对行为,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情感视角下的学术信息搜寻理论模型的完善,改善信息搜寻体验。文章随机招募34名大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调查学生们在专业学习和科研任务相关信息搜寻时的受挫经历。采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方法,从挫折成因、挫折情绪与行为反应三个方面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构建大学生学术信息搜寻挫折模型。研究发现,学术信息搜寻挫折主要受用户、任务和环境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受挫后容易产生对外部或者对自身的不满情绪,采取情绪化行为或理性行为进行应对。文章揭示了用户预期、社会环境等非困难因素引发的学术信息搜寻挫折,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情感视角下学术信息搜寻行为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网络学术信息资源是网络环境中科研工作者的重要学术资源,而用户信息选择评价行为是科研用户学术信息行为的重要构成环节。探讨科研用户网络学术信息选择评价的关键因素及其内在作用关系,将有助于从行为模式角度揭示科研用户信息选择评价行为的特点与规律。[方法/过程]利用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对研究假设和模型进行检验与修正。[结果/结论]用户网络学术信息选择评价凸显了科研用户网络学术信息行为的独特性,是一种是受用户、社会、任务情境等多方因素影响的有限理性行为,在科研用户信息搜寻与利用、信息需求满足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情景化用户偏好引导下的用户学术信息行为,是优化个性化学术推荐服务的基础。本文首先对情景化和用户偏好的概念进行解析,分析情景化用户偏好引导下的信息需求,进而对情景化用户偏好引导下用户学术信息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探寻情景化用户偏好引导下用户学术信息行为识别获取方式,以此作为提高学术信息服务质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当前的学术研究环境需要图书馆为科研机构提供一个新型信息服务平台以满足科研人员的需求。针对传统图书馆服务的局限,文章构建了基于社会网络架构的学术研究平台,整合科研人员、研究工具与图书馆资源及网络信息资源于一体,为科研人员个人、群体和学科领域提供不同层次的应用,延伸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和内容,以期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网络学术信息资源是高校教学科研人员获取学术信息的重要途径。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大量产生,对网络学术信息资源进行及时管理和保护,为用户提供学术信息服务,可提升网络学术信息资源的价值。从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出发对网络学术信息资源的管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理解图书情报学学术论文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的语义功能,为用户提供基于知识单元的细粒度知识服务,文章首先基于体裁理论来分析引文分析法、田野研究法、共词分析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的知识单元构成。其次采用文本分析法,检索CSSCI图书情报学领域的18种期刊中使用以上6种研究方法的论文,进行知识单元层次的深度标引,作为知识库构建的语料。再次采用系统设计法,开发具有4种功能的学术论文研究方法学习系统。最后采用实验法,招募30位研究生使用系统,并根据用户体验对其可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方法的体裁分析能较好地表示使用该方法开展研究的论文的语义功能,解释研究方法使用过程各部分的语义特征,为深入到知识单元层面的标引提供了基础,也为用户提供了基于知识单元的细粒度的检索点,知识库具有很好的可用性。文章揭示了论文研究方法使用过程各部分的语义特征,基于知识单元构成而设计的学术论文研究方法知识库能有效帮助用户学习研究方法,为学术论文研究方法内容的深度语义标引和本体开发奠定了基础,也为用户提供细粒度、多维度的论文研究方法内容的检索服务,对面向知识发现的知识组织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通过梳理我国学术代表作评价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脉络,厘清当前研究方向,归纳总结相关研究的特点,为学术代表作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法和内容分析法,在广泛深入阅读国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概念内涵、特征规律、遴选标准、评价方法、实践应用5个方面较为详尽地梳理国内学术代表作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研究现状,并进行总结与展望。[结果/结论]国内学术代表作评价研究涉及多个层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目前研究重点是代表作的评价方法,尚未形成统一的代表作评价方法,且实证研究较少。未来研究中应该加强分类评价、信息化评价,引入第三方评价,更加注重学术成果本身的质量,构建基于文本内容和引文网络两个层面的学术代表作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探析用户在学术社交网站中社交不足的影响机理,为用户优化学术社交行为提供理论指引,同时也为学术社交网站探索和开发社交功能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方法/过程]借助NVivo 11质性分析软件,对获取的41篇研究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梳理出学术社交网站用户社交不足的9个关键影响因素并聚焦为3个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学术社交网站用户社交不足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结果/结论]通过文献梳理表明,个体意向因素是学术社交网站用户社交不足的直接影响因素和内部驱动因素,平台客观条件与信息因素是间接影响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其中,个体意向因素包括学术资本、主观规范、分享意识以及时间精力;平台客观条件包括学术声誉机制和后发劣势;信息因素包括信息效益、隐私信息和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17.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media has radically transformed the way we create and consume information. These changes have in turn given rise to new models of librarianship centered on principles of participation, interaction, and collaboration. Over the last decade, academic libraries have eagerly adopted social media as a means of enhancing services and connecting with a new generation of users. But how exactly has this technology changed libraries? In what ways has the social web transformed library services or our relationships with user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social media on academic libra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rough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ublished since 2005. In particular, it looks at how academic libraries have used social media to improve or develop new services. By comparing published case studies with the theoretical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seeks to separate theory from practice and deter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social web has transformed library practice.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despite several noteworthy examples, the majority of social library applications ultimately fail to live up to the transformative potential promised within the literature and that this failure may have more to do with philosophical rather than technical limit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