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语言的音乐美只与诗歌有缘。不少人认为,诗歌的语言有音韵美特点,而散文中只注重"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其实,一些优秀散文的语言很优美,富有音韵感,读起来声韵和谐,悦耳动听。下面就以部分优秀散文为例,谈点自己粗浅的认识。首先,从声韵学的角度来看,优秀散文也具有诗一般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语言的音乐美只与诗歌有缘。不少人认为,诗歌的语言有音韵美特点,而散文中只注重“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其实,一些优秀散文的语言很优美,富有音韵感,读起来声韵和谐,悦耳动听。下面就以部分优秀散文为例,谈点自己粗浅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散文的节奏及在译文中的处理--评高健散文翻译的音响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翻译应注重意美、音美、形美三个要素.但是人们往往认为音美只存在于诗歌的翻译中,忽视了散文也有节奏和音响效果的问题。本文以高健的散文翻译为例.认为散文的节奏是语势能指的体现‘停顿是散文节奏的基本构成.对停顿的把握和应用有助于文体风格的表现和文学意境的传递。  相似文献   

4.
音乐节奏是建构中国古代诗歌与古代散文互通的桥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以《小石潭记》为代表的古代散文,在音韵节奏上具有平仄协调之美、用韵呼应之美、句式灵活之美、情韵跌宕之美。体味中学古代散文的音韵节奏之美离不开诵读,教师需要以诵读为媒,指导学生掌握音韵节奏,依文行调,读出全文情感之调,并且创设氛围,引领学生徜徉文境。在大单元视角下,从音韵节奏切入,不仅能够引导学生体会古代经典诗文的美,领会古典文学的内涵和感情,而且能够强化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相似文献   

5.
英文散文的节奏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文散文结构简练、语言简洁、文笔流畅 ,且十分讲究其独特的语言风格 ,给人以美的感受。在翻译时 ,充分体现散文的风格是至关重要的。译者准确把握散文在语言上的节奏美 ,并恰当予以转换 ,使译文与原文在风格方面相吻合 ,是很好体现散文风格的技巧之一 ,也是文学翻译的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6.
<正>一、激情诵读,激发兴趣教学诗歌时,老师准确地把握好诗歌的感情,用有感情的朗读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这是诗歌教学的魅力之源。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诗歌的朗读,并且经常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旨在通过范读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之美,节奏之美,意境之美,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浓厚的兴趣。另外在讲诗时,我适当用一些诗意般的语言,这种清新、美丽的语言就如同涓涓溪水,使学生顿感清爽、惬意,语言艺术的魅力也就  相似文献   

7.
一、文中美的因素 散文被誉为“美文”,既是散文家又是诗人的朱先生笔下的散文更是美不胜收,《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代表作,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长期以来,它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因此《荷塘月色》是我们进行审美教学的优秀范文。 《荷塘月色》之所以美,除了它结构精巧、描绘细致等特点外,主要表现出语言美和意境美。 1.语言美 朱自清先生可谓散文语言大师,他的散文语言极具个性特色,笔法娴熟,想象丰富,变幻多姿,是散文语言境界的一座高峰。 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荷塘月色》虽不是诗歌,但在文章中确实体现了作者字斟句酌、锤炼语言的工夫,许多字词包容了极丰富的内涵,其简洁、确切是别的字词所无法替代的。如“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  相似文献   

8.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应重视语言的锤炼,讲究文采,力求使散文语言具备色彩美、节奏美和朴素美.  相似文献   

9.
首先,就散文的语言而言。散文的语言美是多方面的,有的散文语言表现出极强的音乐美,语音上和谐、有节奏,语言形式上讲究对称,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有的散文语言简练、精致,如《爱莲说》;有的散文语言极尽铺排之美,如《阿房宫赋》……在散文教学中,只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品味其中的美,就既可让学生学习到作家们语言运用上的技巧,又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语言是美的,美在何处,为什么美,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其次,就散文的情感而言。情是散文的生命所在,缺少了情,散文也就失去了活力。在中学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整齐对仗美、参差变化美、语言节奏美和语言色彩美。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美对读者产生的美感视觉冲击是巨大的。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美和内涵美相互交融,共同建构中国古典诗歌的辉煌历史。  相似文献   

11.
朗读与品析     
“诗是一种最精炼的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又有别于散文的语言。”——何其芳。从这段话中我们可看出诗歌的基本特征。正鉴于此,我们认为诗歌的学习重在朗读与品析上,通过正确的朗读与对诗歌语言的品析揣摩来体会诗歌的音韵美,进入诗歌意境,达到把握诗人感情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2.
柯丽珍 《成才之路》2010,(19):34-35
诗歌,是美的化身,读诗是一种精神享受,因为诗歌不仅语言形象、生动、精练、富有节奏,而且总是包含着强烈的情感和意境。诗歌通过美读,抒发情感,进入意境,体验节奏的舒畅,人性的喜怒哀乐、丰富多彩之情境。从鉴赏中获得美的享受和艺术熏陶,通过美读来展现诗歌的情景、意境与内涵。  相似文献   

13.
散文由诗歌衍生而来,其在结构、语言、文笔等方面独具特色。其中,语言的节奏对渲染、烘托、增强文章内容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应加大对英文散文节奏美的重视力度,并对其进行适宜转换,力求最大程度还原原文风格。本文根据笔者多年从业经验,对英文散文的节奏与翻译进行了浅析,旨在为各位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杨英 《语文知识》2002,(8):33-34
文学形式分为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四种。这几种文学形式各有特点而又是相通的。诗歌是饱和着作者丰富的感情和想像,用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的精炼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诗歌相对散文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凝炼,往往是几字、几行就涵盖了丰富的内容。这是散文所达不到的表达效  相似文献   

15.
从困惑散文诗发展的"目前的需要"看,首先是语言;而从散文诗语言美学核心看,首先是节奏。节奏是散文诗作家气血的运行轨迹,是散文诗的旋律的基本构成,是散文诗取悦读者的气质与姿色。节奏对散文诗来说,不仅仅是形式,也是思维,是思想,是形象,更是审美意识,甚至包含着它的全部的秘密。没有节奏,散文诗就没有形式的规定性,也就没有了与散文甚或是诗歌区别的形式性。散文诗语言大致可分为雅化、俗化、欧化三种。而这三种语言,都与节奏有关,都可以从节奏上来讨论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的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2.对诗歌语言推敲品味,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教学重难点1.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2.通过对诗歌意境的艺术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反复吟咏诵读,要求当堂背诵这五首诗歌。2.采用点拨式疏通大意,不必面面俱到,着重讲一两个可以提挈全诗的词,着重讲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代诗歌,这些诗歌的语言精练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能使人沉浸在诗的节奏美和音乐美之中。给人…  相似文献   

17.
董国英 《考试周刊》2010,(32):39-40
对英诗的鉴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凡赏诗者无不为英诗的音乐而叫绝。诗歌的音乐性在于它的音韵和节奏。音韵可以加强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增添艺术趣味;诗歌的节奏匀称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音乐美。只有全面了解英诗的音韵和节奏,方能真正领会英诗美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语言与音乐是两种既有关联又相互区别的符号形式。其中,诗歌作为语言精华的代表与音乐的实体——乐曲,从美学角度通过对中、英文诗歌与乐曲韵律节奏的分析,体现出韵律节奏美是语言符号与音乐符号之间的共性。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现代派诗人的杰出代表,戴望舒的诗歌无疑是一种独特的存在。戴望舒诗歌艺术具有意象的多样化、意境的朦胧美、语言的散文美和修辞的奇幻美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
尹相华 《山东教育》2002,(16):43-43
小学语文课本选用了一些优秀的古诗,古诗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的因素。通过对古诗的阅读欣赏,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吸取精华并加以消化、运用。一、领略古诗的音乐美古诗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调,符合一定的韵律,吟诵动听感人具有音乐美。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因素包括节奏、音调、韵律等。节奏是诗歌语言音乐性的最主要因素,包括诗句中有规律的间歇和停顿。如李白的诗,诗句流畅,音调铿锵,抑扬顿挫,读来琅琅上口,优美动听。教学时可采用自读、范读、赏读、诵读等方法。经过朗读训练,使学生读诗时一出口就读出抑扬顿挫的语调,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