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怎样对待学生的指正●王宝强一位学生家长告诉笔者这样一件事:一天,他的儿子放学回家,非常委屈而气愤,说:“从今以后我再也不理××老师了。”经再三询问才知道,是由于孩子在课堂上指出该老师在黑板上写错了符号,当场遭到老师的训斥。教师指责他在班上最不听话、最...  相似文献   

2.
<正>问题情境"老师,老师,××踢球时摔倒受伤了。""老师,老师,××和××撞在一起,两个人都站起不来了。"……小江老师最近一听到有学生受伤就害怕。小学生天性活泼,爱玩爱闹,正因为如此,班上不时会发生一些学生意外受伤的事故,虽然问  相似文献   

3.
开学初的这一天,我拿着孩子们假期的《家校联系手册》随手翻阅着,忽然,我被其中的一则“家长留言”给吸引住了,并随之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尊敬的老师,您好:我是××学生的爸爸,我发现每学期都会有老师给我们家长布置一项特别的作业——给孩子的作业签字。你们的良苦用心我们明白,你们是希望我们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可是有时我们很忙,有时觉得这在无形中助长了孩子们依赖的心理。老师,你能否在这学期进行改革,给家长重新“布置”作业?一位家长×月×日是呀!让家长配合教师检查家庭作业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曾经是教师们相互传授的一个屡…  相似文献   

4.
我们学校一位语文教师,在一次作文课上,要求学生给老师写一封信。有个学生给这位老师写了这样一封短信: 敬爱的×老师: 您好。我想向您说一句老实话,我就怕过星期天。因为一到星期天,就要做好多作业,整天做不完,请您以后少布置一些作业,让我们在星期夫好好玩玩,过两天双要过星期天了,希望您能考虑我这个请求。您的  相似文献   

5.
这是1992年5月的一天。雨。 武功县长宁乡田段小学,上课铃响了。二年级班主任老师走进教室,习惯地扫了一眼课堂,突然,他的目光停住了:女学生李××未来。李××是个好学上进的学生,今天怎么破天荒地迟到了呢? “报告。”喑哑的童声,从教室门口传来。 是李××。她浑身泥巴,满头雨水。  相似文献   

6.
吴启 《上海教育》2008,(7):63-64
一天,六年级的英语老师敲开门,进来还没等张嘴说话,委屈的眼泪就溢出了眼眶。 原来头一天的英语课上,老师批评了上课影响同学学习的一个学生,没想到,这个男生不但不服气还与教师顶撞,老师生气了向家长告状,家长让孩子向老师道歉,没想到这个学生不仅不认错,还说老师骂了他,应该向他道歉。  相似文献   

7.
明明的乐事     
家访老师问明明家在何处,明明告诉他,在××街38号。第二天,老师去明明家进行家访,可是38号根本不是明明家。经人指点,老师终于找到了明明家。一看门牌号码,原来是"47-9号"。  相似文献   

8.
为了让学生学会写应用文,组织一次应用文教学,我用我校王老师带领学生赴武汉演讲一事,写出了下列文字: 今年暑假期间,王老师收到了湖北省中学语文学会的一封会议通知,要求我校派一名学生于1990年×月×日到武昌×地演讲。  相似文献   

9.
一天中午,我在教师休息室休息,无意中听到两位同事议论他们各自带的两个班级。其中一位说:"××班不好,进去就给人感觉乱糟糟的,真不想进去上课,那简直就是一种煎熬。"另一位老师对此言论深有同感,不禁感叹道:"同样是被千挑万选出来的学生,为什么他们隔壁的班就非常惹人喜欢?老师们都喜欢在他们班级上课。"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在我看  相似文献   

10.
李蕴 《辅导员》2014,(3):51
正高年级学生思想从单纯走向成熟,开始有自己的主观意向,不太愿意听从老师家长的管教,普遍心浮气躁,叛逆抗拒,管理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运用自己的智慧去伴随孩子的成长。哲理故事,事半功倍下午放学后,一位想离校的值日生被我截住,我要求他等候其他值日生一起排队走,他虽停住脚步,却不停地嘟囔:"×××刚才都跑了!"。第二天跑完操回班的路上,一位同学说话,我前去批  相似文献   

11.
一、温情谈话,体验情绪师:大家看,我们班有坐姿端正的×××同学,有字迹工整的××同学,有神气十足的×××同学,还有……面对这么多优秀的同学和听课的老师,猜猜看,段老师心里是什么感觉?生:老师很高兴。生:老师很激动。生:老师很紧张。师:(走到一个学生面前,让该生用手感受老  相似文献   

12.
整理书架,五本“白皮书”散落在眼前。白色的封皮微微泛黄,上面的水墨山水依然素淡清雅,右下角分别写着:××中学一年二班刊,××中学二年二班刊,××中学三年二班刊。我的记忆回到了九年前。“老师,我们打算办个班刊。”我欣喜。但想想平时埋头于数理化的题海中而对语文漠视的他们,再想想他们写作文时的痛苦状,不免对他们的这个想法有些怀疑。“老师,您给我们写个刊首寄语吧。”我欣然接受任务。第二天,便把充满着鼓励与期待的刊首寄语交给了学生。一个月以后,学生将第一本“白皮书”放在了我的桌上。  相似文献   

13.
听说,有位小学教师为了让学生顺利应考,竟“创造”了一种“万能造句法”,譬如,要做“用规定的词语造句”这类题,这位老师便教给学生一个“窍门”——一个填词造句的“万能”格式。这个格式是:老师让我用××造句。如题目要求用“愉快”一词造句,他就造成“老师让我用愉快造句。”这一现象在某些中学也有。有位初中教师教给学生的造句“格式”是:××是个×词。如要求用“爱护”一词造句,学生就造成:  相似文献   

14.
生活需要阳光,生活需要雨露。一天下午,我无意中读到杜甫的《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诗让我想到了——老师的春风化雨,让我想到了——老师教育对学生一辈子的影响。老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的成长、对学生的成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位美国总统曾说过:"关键的一句话,有时会影响人的一生。"老师的肯定的话语、鼓励的话语往往让学生一辈子铭记在心,让学生一辈子受用不尽。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一位老师执教乘法运算定律中的“交换律、结合律”,引发了我的一点思考。1.过程描述在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便计算的一次练习中,老师出示习题,并问哪些算式可以简算。学生一一做了回答。其中125×9一题,老师为了让学生明白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不能使计算简便,故意语气加重,留给学生一个空间。有部分学生说:不能,大部分学生保持沉默。过了一会儿,一个同学“唰”地站起来:“老师,我还有一种简便方法:125×9=125×(8 1)……”学生还没说完,老师就草率地说:“这是加,不能适用乘法结合律。”还没等学生说完,老师就命令他:“你坐下,…  相似文献   

16.
由一堂作文课引出的联想日前在一所学校听作文课,老师出了一个半命题作文《××的老师》,一位学生决定写《幽默的数学老师》。老师问:"你想写数学老师哪些幽默表现呢?"学生挠挠头说:"数学老师上课时,经常打喷嚏。"此语一出,全班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17.
我既是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又是一位孩子的家长。一天,偶然遇到老朋友,闲聊间被问:"抛开你教师的身份,作为一名家长,你怎么看老师对自己孩子的批评",细细回味,还真值得我们揣摩。每一位家长,或多或少都会面对老师对孩子的批评:"××今天和同学打架了……""××中午不睡觉,总跟旁边的同学说话……"老师的批评,因人、因事、因时各不相同。作为家长,如何对待这些批评呢?我认为,理解、换位、配合,是正确看待老师对孩子批评的三步曲。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考的临近,为增强学生的紧迫感,老师都会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在黑板的一角或教室的其他醒目处赫然警示:"离高考仅有×天!"但据我的观察和分析,高考倒计时有如下几个弊端。一、使学生产生高原心理而成绩下降  相似文献   

19.
一、发生在课堂上的一件事在某中学的课堂上,一个女生正与邻座说闲话。任课老师(男)说:“不要说闲话!”这个女同学不理会,还继续说。老师烦了,便说:“一个女生也这么不自觉,站起来!”这个女生就站了起来,直到下课。下课铃声响了,只见那个女同学把书使劲往桌上一摔。老师看到后厉声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学号×××。”这学生显得满脸怒色,毫不怯气。同学们先是一怔,随即热烈鼓起掌来,弄得老师很是尴尬。这件事,从老师的立场上看,是学生不尊重老师:不仅不服从管教,而且犯了错毫无内疚,还向老师抗议。但若…  相似文献   

20.
情景描述: 这是一堂一年级的数学课,学习内容是"比高矮".课上,老师请一位学生站到讲台旁边,问大家:"这位同学是高还是矮?"学生有的说"有点矮",有的说"高",有的说"不高不矮"……嚷成一团.这时,老师让这位同学分别跟一个高个同学和一个矮个同学比身高,并要求学生用"××比××高,××比××矮"的句式说出比较的结果,最后还总结道:"高矮不是固定的,关键要看和谁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