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二元创新平衡指企业同时从事探索式创新与挖掘式创新,探索式创新是企业长期竞争力的保障,挖掘式创新是企业从当前技术中赢利的保障,实现二元创新平衡对企业生存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高效的学习有利于挖掘式创新,而多样化知识有助于探索式创新,研发人员的组织将影响企业同时实现高效学习与多样化知识的获取。基于四个高科技行业中76家企业的专利数据分析,发现研发人员合作稳定性促进企业二元创新平衡;企业内部合作网络程度中心势负向调节研发人员专业异质性和二元平衡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深化了企业研发人员管理与二元创新平衡理论,并就企业研发人员的组织管理实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有机平衡观和相对平衡观,对珠三角165家科技型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并进一步分析利用—探索式学习的平衡效应及其交互作用的边界条件,研究结果发现:(1)利用式学习对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且这种效应边际递增,而探索式学习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的线性影响作用;(2)利用—探索式学习的平衡对创新绩效呈倒U型影响,相对平衡区间出现在中高度平衡之间;(3)当利用—探索式学习相对平衡与匹配时,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对创新绩效有着正向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实践和文献表明,企业过于追求探索式创新,易产生"失败陷阱",仅追求利用式创新,易陷入"成功陷阱"。唯有做到创新二元性,方可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然而国内外研究对创新二元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尚未达成一致结论。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创新二元性与企业绩效的59项相关研究进行整理与再分析,结果证明创新二元性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对相关变量的调节效应进行分析表明:变量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类型的差异对两者关系具有显著影响;相比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实施创新二元性战略更有利于企业绩效提升;相比传统企业,高技术企业实施创新二元性战略更有利于企业绩效提升;相比中国,发达国家创新二元性对企业绩效提升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链式集群企业多维网络关系通过二元式组织学习影响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对福建省三个链式产业集群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链式集群网络关系广度、关系强度及关系质量对企业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影响:组织学习在企业网络关系和创新绩效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但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在不同作用路径中的中介效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链式集群网络背景下企业应重视多维网络关系的建立和调整,加强及平衡二元式组织学习,并适时通过网络关系和组织学习的双向动态调整,提高其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5.
社会网络认为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都会对企业的行为和绩效产生影响.本文以中国半导体战略联盟为实证对象,结合探索式联盟和开发式联盟来考察结构对等性和关系强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实证结果发现,探索式联盟需要维系更多的强关系,开发式联盟则相反;结构对等度对探索式联盟比率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而结构对等度与企业创新绩效存在倒U型关系,探索式联盟的组建对企业近期的创新存在负向作用;如果企业已经从高结构对等度的网络中获取足够利益的话,再通过维系强关系所获得的利益不会太多.最后,结合中国半导体行业联盟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组织的二元学习包括探索式学习和挖掘式学习,二元学习平衡有助于创新型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力。中国企业处于挖掘式学习多于探索式学习的阶段,二元学习平衡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式学习。外部新知识进入有利于企业探索式学习,内部既有知识利用有利于企业的挖掘式学习,企业二元学习的平衡则需要两者的结合。企业外部和内部研发合作网络的特征分别影响企业的外部新知识进入与内部知识的识别和吸收。通过分析31家中国创新型企业2000—2016年在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上的134 814个发明专利数据,结果发现:中国创新型企业在外部研发合作网络中的程度中心性和结构洞均正向影响企业二元学习平衡,企业内部研发合作网络的中介中心势正向调节企业在外部研发合作网络的程度中心性与二元学习平衡的关系,企业内部研发合作网络的程度中心势负向调节企业在外部研发合作网络的结构洞与二元学习平衡的关系。最后,就企业如何通过内外部研发合作策略提升中国企业的二元学习平衡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制造业119家上市公司2004—2013年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协作研发网络成员间重复合作对二元式创新的影响,并从组织的内外部情境出发探讨内部技术能力及外部环境动态性对重复合作与企业二元式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重复合作与利用式创新、探索式创新均呈倒U型关系,重复合作程度的提升将先抑制探索式创新,再抑制利用式创新;同时,技术能力与环境动态性均对重复合作与企业二元式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选取山东、江苏两省225家创新类企业为样本,对不同内容的异质性知识(技术知识异质,市场知识异质)、不同的组织学习行为(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技术知识异质对企业创新绩效有倒U型影响;市场知识异质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对企业创新绩效均有正向影响;技术知识异质对利用式学习有倒U型影响,对探索式学习有正向影响;市场知识异质对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均有正向影响;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在技术知识异质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及市场知识异质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中均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有机平衡观视角,对我国长三角地区185家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及其双元平衡度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并检验组织冗余、战略柔性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利用式学习对服务创新绩效具有正向线性影响作用,而探索式学习对服务创新绩效具有正向二次曲线的影响作用;(2)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的双元平衡度对服务创新绩效具有正向线性影响作用;(3)组织冗余、战略柔性对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及其双元平衡度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均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关于探索式创新与开发式创新绩效贡献理论与实证研究缺乏共识的现象,从开放式创新范式下组织二元性的角度入手,通过引入更加综合的开放式创新绩效,以及在技术与市场之间扮演中介作用的商业模式因素,构建相应的结构模型,并收集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论显示,虽然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绩效的贡献水平基本相当,可是二者的绩效形成机制却存在较大差异,商业模式则在其中扮演了中介角色,而且两种创新导向内部存在正向的互动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11.
曾德明  王媛  徐露允 《科研管理》2019,40(9):181-189
本文通过我国汽车产业200家企业1996~2010年专利、标准与企业性质的面板数据,采用负二项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相关和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技术标准化能力对二者间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呈正相关,技术标准化能力显著负向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技术标准化能力显著正向调节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研究结论丰富了技术多元化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为我国企业构建合理的技术多元化战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林明  董必荣 《科研管理》2014,35(10):9-16
本研究利用中国106家上市制造企业在2007—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效应的GLS模型,分析行业技术动态下企业相关技术多样化对二元创新平衡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相关技术多样化与二元创新平衡呈倒U型关系;(2)行业技术动态正向调节企业相关技术多样化与二元创新平衡间的关系。因此,在行业技术动态增大情况下,制造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程度的二元性创新平衡,需要维持一个适当的相关技术多样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林明  鞠芳辉  任浩 《科研管理》2006,40(12):253-261
高管团队任务断裂带对企业探索性创新绩效具有矛盾性作用。本研究收集上市电子信息类企业纵向数据,使用固定效应负二项式回归分析,探讨CEO特征(两职合一、通用型职能背景及技术背景)如何调节高管团队任务断裂带与探索性创新绩效间关系。研究发现:(1) 在两职合一型CEO情形下,高管团队任务断裂带强度对探索性创新绩效具有较为显著负向作用;(2)在通用型CEO情形下,高管团队任务断裂带强度对探索性创新绩效具有较为显著正向作用;(3)技术背景的CEO并不显著调节团队任务断裂带与探索性创新绩效间关系。那么,企业需灵活聘任不同特征CEO来增强高管团队任务断裂带对探索性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基于企业吸收能力相关理论,以2007-2015年上市公司的跨界技术并购事件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了主并企业并购前技术多元化对并购后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内部研发投入、外部研发合作在二者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对于进行跨界技术并购的企业,并购前技术多元化水平对并购后的创新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购后企业内部研发投资、外部研发合作会强化技术多元化对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此外,主并企业所处行业的技术进步速度加强了研发投入、研发合作对技术多元化与创新绩效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5.
徐蕾  李明贝 《科研管理》2019,40(5):110-11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何通过技术多元化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引起重点关注,但对两者间的内在机理尚缺乏深入剖析。为此,本文从组织能力视角出发,构建“技术广度多元化、技术深度多元化--吸收能力、技术整合能力--创新绩效”的理论框架,采用回归分析等方法,以沪深两市6个制造行业30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技术广度多元化与技术深度多元化对创新绩效呈现显著正向影响:(2)吸收能力与技术整合能力在技术多元化与创新绩效间所起作用各不相同,技术广度多元化主要通过吸收能力提升创新绩效,而技术深度多元化主要通过技术整合能力对创新绩效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多维邻近与合作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三螺旋理论,利用2002-2016年电子信息产业专利数据,考察了制度邻近、地理邻近和技术邻近对合作创新的影响以及技术多元化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制度邻近和地理邻近均对合作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地正向影响,技术邻近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2)技术多元化作为调节变量,增强了制度邻近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以及技术邻近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3)地理邻近对政府-企业和企业-企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技术邻近与企业-企业合作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而对企业-高校和政府-企业的合作创新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本研究拓展了三螺旋理论的研究范围,为“官产研”合作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基础。  相似文献   

17.
技术创新绩效是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影响因素众多,研发投入是根本。企业管理行为研究中,成本粘性研究是揭示企业“管理黑箱”的重要路径。选取2015-2019年我国工业上市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使用WEISS模型计量企业的研发成本粘性程度,并建立研发成本粘性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企业研发成本粘性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成本粘性普遍存在于我国上市企业中,且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有助于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这一正向影响作用机制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其次,在企业规模效应和融资约束条件下,研发成本粘性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仍显著存在但效应相对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创业板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技术多元化广度和深度分别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动态能力分别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技术多元化的广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技术多元化的深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动态能力正向调节技术多元化广度和深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对企业家社会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路径"黑箱"至今尚缺乏探讨。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双元性创新等研究,以151位高技术民营企业家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双元性创新在企业家社会网络和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社会网络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正效应;存在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两种中介机制;企业家社会网络的广泛性、达高性和关系强度主要通过利用式创新机制影响技术创新绩效,而异质性和广泛性则主要通过探索式创新机制影响技术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20.
以2010—2015年421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考察多元化经营、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多元化程度的企业,其股权集中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同;基金持股对多元化程度高的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阻碍作用;多元化程度高的企业董事会规模与技术创新型呈显著正U型关系;不同多元化程度的企业,其股权激励与薪酬激励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同。因此,公司治理应该与多元化程度相匹配,只有采取灵活的公司治理,才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