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田煜 《档案》2013,(2):49-51
公文定稿是否需要用印,许多单位仍不明确.从公文用印的依据、公文定稿用印是否必要、公文定稿用印带来的弊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公文定稿并不应该用印,这样可以维护公文制发和印章使用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2.
成文日期,看起来是个小问题,实际上它的作用很大。从成文日期可以反映出公文内容的时代背景。如果没有成文日期,阅读公文的人就不知道公文内容出于何时,就很难处理公文中要求办理的事项,还会给公文的立卷归档带来困难。1确定成文日期的原则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见国务院公报2000年第31号,以下简称《办法》)规定: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据此:1郾1重要的命令、决定、通告、通知等,以领…  相似文献   

3.
从前几年争论的公文定稿是否必须归档,到目前仍在讨论的有关文件定稿问题都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讨论对一些观点加以明确,以保证归档文件定稿的完整性、规范性与有效性。1.归档文件定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孤本”定稿是文件的自然组成部分,“是印制文件的依据,而且是日后工作查考的直接凭证,从这一点上讲,它具有比正式文件更大的权威性。”①“定稿反映了文件拟制、审核、签发的全过程,具有查考价值,因此,凡需要保留的文件,其定稿也应一并保存。”②从档案意义上讲,定稿是文件形成及其合法性最为基本的依据。国家机关、企事业…  相似文献   

4.
公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实施领导和处理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之一。公文的签发是一份公文形成的关键。目前在有些机关单位的公文签发中出现了一些极不规范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文处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5.
詹燕 《新闻与写作》2001,(12):34-34,35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处理公务、管理事务的一种书面文字工具。公文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行文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但不少单位和部门的办文人员由于不通晓国务院办公厅2000年8月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等规定,撰写公文时或多或少存在着行文不规范、主观随意性较大的问题,影响了公文的严肃性、公正性。下面将公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作些浅析以引起注意。 1、上行文没有签发人。新《办法》规定,“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姓名。”这样,一来主要领导可以对文稿进行最后的校准把关;二来…  相似文献   

6.
电子公文是电子政务的产物,电子公文的公布与开放利用既是电子政务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信息时代信息公开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信息公开步伐的不断加快,有必要从法律角度对电子公文的公布与开放利用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公文格式中指“送印机关”的“印发机关”项目,笔者认为应指公文起草承办部门,标注此可便于收文者有疑问时咨询.但有的公文主体部分已显示联系线索,其他一般公文收文者根据所知来文机关内部机构分工可判定其起草承办部门,因之不需设该项.现公文起草人一般用打印稿请领导签发,文印室基本不需再打字,校对、复核用时很少,不会造成公文付印与领导签发日期不同,因此公文上也不需标印发日期.  相似文献   

8.
当代公文行文方式多样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大环境下,当前行政公文领域存在的若干热点问题,如公文制发主体资格的确定,行政法律关系对行文的制约,机关内设机构行文的控制,办公厅(室)授权行文的制作等,无不与行文方式有关。行文方式是公文发布、传递的层次与形式。当代公文制发主体的多元化,导致了行文方式的多样化:正式与非正式行文并行、对内与对外行文交叉、直接与间接行文兼用、职权与授权行文共存……本文拟透过对几组常用行文方式的诠释和辨析,探讨由此产生的若干热点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思路,以期对于依法行文以及各类公文效力的认定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悦 《兰台内外》2010,(4):21-21
档案资料来源于公文,公文是档案的前身,规范公文处理,对于保证档案质量,实现其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问题及原因 1、主要问题 一是领导没有履行签发手续,导致发送至公文处理系统后,出现乱码,有的单位领导因退休或工作调整已调离,此项工作补救较为困难。二是行文不符合规范要求。有些单位的公文文种使用不当,行文关系表述不准确,机关公文用字不规范。  相似文献   

10.
公文编号原来只是勘合类文书才具有的一个标记,主要的作用是示信防伪,民国时期公文改革后又赋予它统计和代指作用,并使之成为所有公文必备要素;公文记时原来也是出于示信需要,但在民国时期法律意义极为突出,并且出现了书写方式等方面的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11.
机关领导必须考虑制发公文的时机,发早了,可能使某些机密导致不同程度的泄密。如关于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实行公开竞争择优上岗以及进行机构调整、合并等文件,发早或发迟,都有可能造成人心不稳,影响工作。再如会议通知,等到会议结束了才送到与会人员手中,就成了废纸一张。因此,领导必须树立公文工作的时效观念。影响公文工作时效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公文工作进程,二是公文工作时间。公文工作进程即公文工作的各个环节、阶段以及各环节和阶段之间的传递、联系与配合。影响公文工作进程的因素也有两个,一是公文工作的环节和每个环节中工作人员的…  相似文献   

12.
一、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1、目前的行文处理基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公文书写方式,运用计算机书写并打印公文。收文传阅方式仍然是人工传递,并仍然在纸张上进行公文的修改与签发。没有改变传统的公文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13.
姜华 《陕西档案》2000,(5):27-28
定稿是文件的标准稿,是经过修改审阅后,由负责人签发或会议正式讨论通过的最后完成稿,作为缮印复制发出的正本文件的标准依据.定稿与以它印制具有法定效用的正本一起立卷归档,这在文书、档案学界及有关条例、办法的观点和规定是一致而明确的.在具体的操作中,也确是把定稿附在正本后面一起立卷归档的.那么,定稿是否毫无区分的统统归档保存呢?  相似文献   

14.
文件定稿是文件的标准稿,是经过修改审阅后,由负责人签发或会议正式讨论通过的最后完成稿.文件定稿作为缮印复制发出的正本文件的标准依据,在考证文件真伪、可靠程度等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因此,多年来,档案界一直是将文件定稿与正本一同立卷归档保存的。由于定稿的原始性,这一做法在手工作业办公的年代无疑是必要的.但在计算机应用不断普及、办公自动化水平逐步提高的今天,再强调定稿的原始性,将手稿类和非手稿类定稿不加区分地一律归档,则有失偏颇。 一、非手稿类定稿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原始性 在手工作业办公的年代,文件底稿…  相似文献   

15.
文件定稿,又叫原稿、签发稿、底稿,它是印刷正式文件的标准稿。文件定稿在形成之后是否需要加盖印章,不同的机关单位有不同的做法:有的除了签发人签名外,还加盖了印章:有的仅仅只有领导人在签发栏上签名,并末加盖印章。对这一不同做法,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业务指导人员认为,第一种做法是正确的,第二种做法不符合规范,要求所有的文件定稿都加盖印章。 文件定稿加盖印章的做法是否符合规范呢?或者说文件定稿需要加盖印章之说是否有据可依呢?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来看一看文书学以及我国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办法是如何规定的。  相似文献   

16.
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这是众所周知的,不同形态的档案,其原始记录性也不尽相同,这一观点似乎也无可厚非.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公文定稿的原始记录性要比正本更为明显,或者说定稿的原始记录价值高于正本,这却是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论断.  相似文献   

17.
公文定稿是否必须归档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这既关系到归档文件的规范性与完整性,也涉及其法律凭证作用。1、归档文件定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孤本”定稿是文件的自然组成部分,“是印制文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哪些公文必须加盖机关印章,哪些公文可以不加盖机关印章,在不同的机关掌握的标准是不同的.本文就公文可以不加盖机关印章的几种情况提出了看法和依据.属公文特定格式的"会议纪要",不加盖机关印章:命令(令)、议案须由领导人签署(或加盖领导人签名章),不加盖机关印章;法定会议通过的决议类公文,不加盖机关印章;联合上报的公文,协办机关可以不盖章.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电子公文档案管理面临五大问题:法律证据问题,归档管理问题,长期保存问题,流程变革问题,体制变革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可以预见许多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电子公文在30年后将再也看不到。电子公文未来究竟能走多远,取决于今天文件与档案管理中上述五大问题的解决。文章归纳总结出这五大问题并阐明每一个问题对于电子公文档案管理的重要影响,探讨每一问题的国际、国内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20.
公文是具有规范体式的应用文体。公文处理规范化是指公文办理过程的规范化和公文形式的规范化。公文处理规范是一种技术规范,具有客观确定性、一元化特性、约束力。公文形式规范内容包括部分形式的规律化和部分形式的模式化两个方面。公文处理规范要遵循美观的原则、方便处理的原则、约定俗成的原则、积极发展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