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老问题,所谓理想,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的设想和向往。是“应如何”,“应怎样”。理想虽然不能脱离现实,但理想和现实的不一致是必然的,因为理想要高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绝对一致反倒是不可能的,只存在于“理想的”境界之中。理想与现实的不一致,有不同的情况,不同的表现。把完全离开现实的肥田沃土而抽象化的理想,同活生生的现实对比,显然是一种不一致。而把理想同理想化了的现实对比,也不能找到多少一致。还有一种情况,有的人从个人和个人利益出发,以眼前的暂时得失和私欲的满足为标准所确立的“理想”,同变革中发展中的现实相比较,不但会发现诸多不一致,甚至会感到茫然若失。其实,后一种“理想”绝非真正意义的理想,只不过是一种脱离实际的主观愿望,主观想像。在一部分大学生中弥漫的“理想破灭感”,  相似文献   

2.
河水与河岸     
<正>谈起理想,很多人就会说:"那是你的理想,看看现实吧,现实可不是这样的。"照这样的说法,理想和现实好像是在河的两岸似的。但只要稍微想一下就知道,理想和现实是连在一起的,是互相形成的,是河跟河岸的关系。有怎样的河,就会有怎样的河岸;有怎样的河岸,就会有怎样的河。  相似文献   

3.
<正>理想是生活的信念与目标,现实是真实的生活。理想如果脱离现实,人就会处处碰壁,被现实的火焰灼伤。而生活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只剩下苟且。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有仰望星空的理想,也要脚踏实地,将教育的理想扎根于现实,兼顾教育理想和教育现实,做一个扎根于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相似文献   

4.
审美与心灵     
不论是从审美的角度讴歌生命万物、讴歌大自然、讴歌人生,还是从审丑的角度批判现实,两类角度完全不同的艺术都蕴涵理想,无非是希望社会现实和人类生活更符合人类渴望、期待的理想状态。而持这两种不同角度的艺术家必然都具备一颗正直、真诚、美好、善良的心灵。因为有了这颗心灵也就有了主心骨。而真正使人感动的也恰恰是因为这颗心灵的辐射、心灵的光芒、心灵的温柔与炽热的力量。人时常会激动,看到历史遗迹会激动,看到高山流水会激动,看到名  相似文献   

5.
幸福是人在创造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实践中,由感受到理想吕标与理想现实而得到的精神满足,而人会在追求这个目标与理想过程中得到自我愉悦和欣慰感受,是一种从理想到现实最美的情感体验。幸福不仅仅表现为肉体快乐,更重要是理想与精神快乐。因此进行理想教育对促进个人精神满足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6.
知识一向是惯于理想主义的,这一点似乎在中国尤甚。这本来也没有什么不好,枯燥乏味的人类生活,随时都需要有超越性的物质给人的心灵点燃火焰。然而理想主义走到极致,事情却就往往不妙起来,大凡持着这种精神和情感倾向的人,多半会昂首于世界和社会的现实,即令活生生的现实与空疏的理想明明白  相似文献   

7.
《福建教育》2007,(12):10-12
理想,是超越现实的飞翔。理想不一定全部变为现实,也不—定马上变为现实,但理想使人超越,使人坚持。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的两个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应分为两个层次,即现实道德和理想道德。现实道德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并为市场经济服务,以社会主义功利主义原则为核心,要求社会生活所有主体都必须遵守一些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规范;理想道德是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并指向未来的道德,以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价值观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现实道德为理想道德奠定基础,理想道德为现实道德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
理想,就是对未来的想象与追求,是以现实为基础并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每个人由于认识、觉悟等方面不同,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理想。我们所谈的理想是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革命理想。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在今后五年内,要通过一切可能的途径,采取一切有效的方法,努力实现理想教育、道德教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建设,尤其要重在理想建设。培养有理想的人,其哲学根据在于:有理想是人作为人的本质特征。个人理想不能脱离社会集体的支持。它实现的现实可能性取决于是否反映和符合现实必然性。共同理想也不否定个人理想。现阶段中国的共同理想是“决议”所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有:竞争与协作的统一、效率与公平的统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等等。  相似文献   

11.
理论话语并非是学者的专利,现在我们时常感受到,许多校长和教师的文章和谈话更像是学者。令人尴尬的是,有些校长的管理和教师的教学并不如他们写的和说的那么精彩和深刻。就大多数校长来说.他们有远大的教育理想,对教育也有深入的思考,但当现实与理想、实践与认识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陷入现实与实践的困境,难以通达理想与认识的彼岸。要实现现实与理想、实践与认知的统一,需要一种知性思维的参与。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是基于感性实践活动的,与人的实践活动相关联,它区别于现存。而理想区别于空想,根植于现实的历史境域,并且是一个实践问题。在马克思看来,现实与理想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人们改造现实总是遵照特定的理想;另一方面,随着现实的变化,植根于现实的理想必然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关于经济政策评价的几个标准韦革在现实生活中,经济政策能很顺利地出台并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不能说绝对没有,但毕竟是极少数。这是因为,经济政策作用的对象是人,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按现实原则行事,而不是按理想原则行事,他们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依据各自...  相似文献   

14.
论教育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为价值取向所指引的过程,这使得教育活动富含着理想,积蕴着人文情怀。教育的理想是人所赋予的,但人所赋予教育的理想又反过来观照着人的生存和发展。教育不仅关注既存的社会现实,而且关注着理想的社会形态。教育理想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具有实践品格的现实关切之理想;一是作为教育精神寄所的终极眷注之理想。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理想的追求与目标的设定,并企盼这一理想开花结果,热望这一设定变为现实。然而,生活是严峻的,现实是残酷的,有了远大理想与美好目标固然好,但能否收获尽如人意的结果却是另一回事。这是因为,其中的主客观因素,不可预见因素颇多,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甚或会制约结果的到来。  所以,聪明的人,有坚定生活信念的人,在人生历程的跋涉中,看重的往往不是结果,而是向结果攀登的感受生命的过程。这是因为,结果毕竟离我们很远很远,而过程却离我们很近很近。只有把每一个眼前的过程做好,脚下…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对理想的人与现实的人之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开始是从理想的人的类本质出发.来说明现实的人的异化性质;后来则从对现实社会的经济关系分析出发,来规定人的现实本质,并说明理想的人的现实性。马克思的哲学分析方法的独特性在于把社会物质生产作为统一理想的人与现实的人的基础,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它既不同于经验主义的方法也不同于人本主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定新 《江苏教育》2006,(2A):36-38
一个人应该有理想,它不但鼓舞人不断前行,还可以安慰我们的心灵。有理想就有困惑和疼痛,因为有各种难以超越的现实横亘在从此岸到彼岸的路上。对我这样一位校长来说,教育就是打破各种传统加给我的惯例、常识和教条,用更加开放、科学、理性的眼光审视教育现实,最大限度地整合现实和理想,正确定位,规范运作,建构现代学校制度;坚持全面发展,打造精品学校,实现学校教育向善向美,步向和谐的人类价值。  相似文献   

18.
理想给人生以巨大的推动力和幸福感。人们在建构理想时必定要反映自身的要求和愿望。人在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理想。理想能否实现,取决于它是否建立在客观臻实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得以提供的现实可能性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9.
理想就是理性的想法,是可以实现的设想,是未来的希望和蓝图。这是一个奢谈理想的年代,很多人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撕裂成碎片,而变得浮躁、功利和世俗。但人毕境有思维、想象和向上的意志,尽管我们常常不得不活在当下和面对现实,生命的力量却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我们的注意力指向美好的未来,所以人们总会期盼、憧憬和向往,而这恰恰是人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仔细研究理想,我们认为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人有性,  相似文献   

20.
薛剑刚 《教师》2011,(7):12-12
理想就是理性的想法,是可以实现的设想,是未来的希望和蓝图。这是一个奢谈理想的年代,很多人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撕裂成碎片,而变得浮躁、功利和世俗。但人毕境有思维、想象和向上的意志,尽管我们常常不得不活在当下和面对现实,生命的力量却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我们的注意力指向美好的未来,所以人们总会期盼、憧憬和向往,而这恰恰是人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仔细研究理想,我们认为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人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