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把教师比作厨师,学生喻作食者,是有道理的,教师应像厨师,在奉献给学生的课中,要讲究点“色”、“香”、“味”。一、色——一堂课必须有上佳的字图板书(有形的色)和引人的语音声调(无形的色),做到两色并重,使课堂教学具有诱人的色彩。板书应言简意骇,字好图美,犹如舞台上的布景,给学生在视觉上有美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板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直观地领会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板书形式多样,诸如:程序式、思路式、图解式、列表式、对比式等等,所谓“贴挂、遮盖”式板书是相对于当堂板书而言的。经过长期观察,笔者发现:大凡教研课,公开课,开课教师都要“玩”一些“花样”,突出表现在板书上,有人把板书抄在一块块的小黑板上;有人抄在精心准备的卡片上,上课以后。不是贴就是挂;还有人事先把板书抄在黑板上,然后用一张硕大的白纸遮盖  相似文献   

3.
周晗 《南昌教育》2006,(11):31-31
新课程理念下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应是一位出色的“厨师”,历史课堂教学好比是厨师炒菜。一道好菜要做到菜色搭配协调、菜香扑鼻、菜味可口,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色、香、味”俱全。同样,一堂历史课也应注重其中的“色、香、味”,也只有做到这三者的有机统一,才能称之为一堂好的历史课。  相似文献   

4.
板书有四忌     
板书是洞察教材的“窗口”,是开启思路的“钥匙”,是排疑解难的“桥梁”,是实施教学的“蓝图”。好的板书,能撬开学生智慧的大门,能给人以志得神怡的艺术享受。正因为如此,板书设计应该有四忌。(一)忌随心所欲所谓随心所欲,就是板书缺乏计划,眉头一皱,信手写来。随心所欲的板书,会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领会支离破碎,学生笔记凌乱不堪,难以形成思维的条理性、严密性。因此,板书要有规划,教师上课之前,对板书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文字符号的详略大小、布局位置的虚实配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二)忌喧宾夺主  相似文献   

5.
阿城 《学习之友》2014,(8):60-61
有玩笑说,中国文化只剩下了个“吃”。如果以为这个“吃”是为了中国人的胃,那就错了。这个“吃”,是为中国人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的,即所谓的“色、香、味”。  相似文献   

6.
黄小芬 《辽宁教育》2006,(7):64-64,65
一盘好菜必须具有色彩搭配协调、香气扑鼻、味道可口等条件。音乐课堂教学好比厨师炒菜,也要做到“色、香、味”俱全,以此唤起学生强烈的寻奥探秘的求知“食欲”。  相似文献   

7.
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话虽简单,却哲理深刻,耐人寻味。从管理的层次看,班级管理原本就是“小鲜”,只有在烹调方法、火候、时间长短等方面下足了功夫,才能烹调出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鲜美佳肴。“上色”一个班级要想优秀,必须首先打好“底色”。所谓班级管理的“底色”,就是班级管理的理念、班级文化、班级目标、班级纪律和规定等等。  相似文献   

8.
板书是教师配合教学需要提纲挈领地在黑板上写出来的文字或画出的图表.好的板书是上好语文课应具备的条件之一.语文课的板书,包括课题、段落大意、重点词句或必要的提示等.板书在教学中起着指点领路,便于学生笔记,加深理解课文的作用.板书的内容是否得当,条理是否清晰,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要注意练好板书的基本功.现就《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一课的教学,谈谈板书的要求:第一,要少而精.板书内容不要求多,要恰到好处,力求做到有实有虚.所谓“有实有虚”,就是有的内容板书出来,有的则可以通过省略号使之隐现在这个板书内容里,  相似文献   

9.
成功的讲读课教学离不开“精当”的板书.所谓“精当”,就是板书的文字要精确而恰当.它能够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又能体现文章的写作特点,使学生一目了然.因为教学时间和板面都是有限制的,板书的文字多了,就会杂乱,重点不突出;板书的文字过于少了,又不可能把重要内容概括出来.另外,板书还应注意字迹规范,位置适当.精当的板书应该富有创造性.板书做到精当很不容易,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这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增进人们的食欲,厨师们便努力在食物的“色”、“香”、“味”上狠下功夫;而人们去品评一利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的板书是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因此要精心设计,使板书不仅利于“教”,还要利于“学”。一、板书要让学生“爱看”。板书应该能使学生“爱看”,这是利于  相似文献   

12.
一盘好菜必须具有色彩搭配协调、香气扑鼻、味道可口等条件.音乐课堂教学好比厨师炒菜,也要做到“色、香、味“俱全,以此唤起学生强烈的寻奥探秘的求知“食欲“.……  相似文献   

13.
一、板书的意义 黑板是各个学科共同使用的工具,板书是普遍采用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只用口头语言提供听觉信号,对学生接受、理解、记忆和应用知识,是很不够的。为了弥补讲授的不足,教师要通过文字、符号、图表、图解等形式,把教学重点、难点或关键性的知识写到黑板上。这些留在黑板上的文字、符号、图表和图解等视觉信号叫做板书。 好的板书,集教材的“编路”、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于一体,既反映了教材内容的实质,又服务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如果把板书视为洞察教材的“窗口”,开启思路的“钥匙”,排疑解难的“桥梁”,实施教学的“蓝图”,是非常恰当的。板书虽然是“微型教案”,但它却展现了一个宏观世界;板书虽然是“微量元素”,但它却贮积了无穷的能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板书设计和运用的优劣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14.
板书设计要讲究艺术。以内容的准确、凝练和形式的新颖、严谨两者的和谐统一为基本特征,像磁铁一样,紧紧地吸住学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轻松而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要达到这种艺术境界,首先要刻苦钻研教材,认真编写教案,在此基础上,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特点进行艺术性的处理而精心设计。  一、“转化”式板书  所谓“转化”式板书就是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将课文内容及知识点转为易于内化的一种形式。这种板书清新别致,学生便于记忆,也乐于记忆,这自然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和理解。  “儿化”板书…  相似文献   

15.
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必有其理论基础。就板书教学法说,它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心理学、哲学、系统科学、逻辑学、美学、书法学和数学,所谓“板书学”,正是建立在这些学科基础上的综合性教育工艺学。“板书图示导读法”等板书教学法之所以能在教学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是因为它的科学原理在起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板书教学法的教学论原理。 一是双边活动原理。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板书似乎是教师的专利,至于教师的板书是否引起了学生注意,学生是否明白了教师板书的意图,那就很难说了,因此,这样的板书基本上成了形式。能不能把板书的权利还给学生呢?《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篇幅短小,层次清楚,用精练、简洁、朴实、亲切的语言介绍了杨梅树和杨梅果,介绍杨梅果时又分别介绍了杨梅果的形、色、味,非常适合提纲式板书。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我用了“激将法”:“同学们,平时都是老师写板书,今天,我想让同学们来设计这篇课文的板书,大家有信心吗?”我还以为没多少人响应,谁知全班几乎是齐声回答:“有!”随即,…  相似文献   

17.
一盘好菜必须具有色彩搭配协调、香气扑鼻、味道可口等条件。音乐课堂教学好比厨师炒菜,也要做到“色、香、味”俱全,以此唤起学生强烈的寻奥探秘的求知“食欲”。一、色,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一道菜,如果色泽鲜艳,就能缚住食客的注意力。教学也一样,由于小学生缺乏生活的经历,有些知识学起来感到吃力。而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故应把教学根植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设计成学生生活中熟悉的、适合学生发展的内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教学的魅力,体验到学习音乐的乐趣。1、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节奏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音乐教学要紧密…  相似文献   

18.
烹饪讲究色、香、味俱全,目的是引起顾客的食欲。因此,厨师为了招来新顾客,赢得回头客,满足各种客人的需求,就必须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多看、多听、多变。与此相仿,思品课教师也应向大厨学习,努力做到“三多”,给学生呈现色、香、味俱全的精神食粮,把原本比较枯燥的思品课讲得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9.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始于“教”,终于“学”.我们在设计板书时,不仅要考虑“板书什么内容”和“用什么形式板书”,还要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板书”.每设计一幅板书,都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对着板书看一看,想一想:在语文课堂上,我能看得懂、记得住、用得着吗?所以笔者认为,面向学生、讲求实效,应该是板书的出发点和归宿.下面着重从“好懂、易记、能用”等三个方面谈一些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20.
方法一:教师拿一本每日一张的日历,举起来,说:“每天早上,我们撕下一页日历,表示新的一天开始了,一天也就是一日。”随手板书“日”。接着说:“从1号开始,要多少天才撕完一个月的日历呢?”又板书“月”。之后,问:“每天撕一页,这本日历撕完了,表示经过了多长时间?”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年”。这样用学生熟悉的日历引入课题,有真情实感,能把学生的思维自然地带入教学情景中。方法二:先让学生猜谜语(打一物):“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给他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等学生猜出谜底“日历”后,教师拿出三球仪说:“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