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哎罗,哎罗,哎罗,在那云飞浪卷的南海上,有一串明珠闪耀着光芒.绿树银滩风光如画。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西沙,西沙,西沙,西沙!祖国的宝岛,我可爱的家乡……”  相似文献   

2.
澧水船夫曲     
柯云  昭晖 《档案时空》2006,(9):46-46
溇江,从湖北鹤峰出山后,在慈利县城西郊汇入澧水,上游河谷狭窄,滩水险恶,沿途风情如诗,风光如画,码头、滩湾甚多。南来北往的船舶穿梭其间,过去上水船均靠纤夫牵拉,纤夫与摇橹者在艰苦的劳动中,创作出一种使人奋进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口头号子,人们叫它为“澧水船夫曲”。因澧水古为九澧,故又叫“九澧船夫曲”,也叫“澧水号子”。  相似文献   

3.
多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更能提高稿件的命中率。1994年的金秋时节,我回家乡探亲。在村前下了公共汽车,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绿树掩映下的花园式村庄。昔日的小土屋被一式的二层小楼所代替;雨天走路一身泥,晴天车过尘土飞的街道成了干净、宽敞的柏油路。同窗好友告诉我,这几年,村里利用离国际风筝都潍坊市较近的“地利”优势,投资兴办旅游业、民族观赏等项目,独特的乡村风光和民族风情每年都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来村里参观游览的客人可以自己选择房东,住在农户家里,以家庭成员的身份参加生产劳动,到园里搞菜,和主人同下厨房,还可…  相似文献   

4.
“一”和“二”近来,不知什么原因,对油画产生了兴趣。朋友的几幅油画习作,久看不厌,真有几分陶醉。然而,最让人费心也最给人以思考的莫过于为画选框的过程了。其中确有一番周折和思绪。这里只将思绪的过程和结果记录如厂:从表面上看,画是框的内容,框是画的形式,以致人们很容易将画视为“主”,将框视为“宾”,似乎没有人为欣赏框而将画框悬挂起来。一般人总是为画做框,为画选框。凭框作画自然也有,只是出于特殊目的而为之。按照传统的观念讲,前者可解释为内容决定形式,后者可理解为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决定内容,即使画不好…  相似文献   

5.
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喜新厌旧”是其共同的特点。作为基层通讯员,怎样才能对准胃口,采写出鲜活的新闻作品呢?从事了21年的新闻报道工作,“摸爬滚打”中也算看懂了一些“门道”,悟出了一些“道理”。刚爱上新闻写作时,“装进篮子便是菜”、“比着样子画猫猫”的活儿也白干了不少。农村的春播、夏管、秋收、冬储,企业的开工、上马、革新、效益,见啥写啥。乡里、村里、社里开大会我就导语“讲政治”,“乌纱”大排队,讲话一二三。稿件寄出,如石投海。心里暗骂“这帮编辑水平真臭”。不停地采写,不停地埋怨,一直怨到1…  相似文献   

6.
近日有机会到世界文化景观——江西庐山一行,领略了庐山秀美山川的雄奇、旷远、高洁、绮丽,心胸为之震撼,深为祖国有如此壮丽河山而自豪。庐山风光是美好的,天地造化。但是,一些人为的介绍庐山风光的文字、石刻、图画,却时有差错发生,令人隐约产生一丝不安。以下列举几例,希望引起庐山旅游部门重视,有则改之。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庐山摄影导游》的小册子,定价78元。小册子前言背面即“庐山旅游示意图1、2线”。图上不到200字,却将“锦绣谷”误为“锦秀谷”,“圆佛殿”误为“园佛殿”,“缆车”误为“览车”…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的传播,在内容既定的前提下,形式是大于内容的。电视新闻的形式,诸如声画组合的数量程度、模式的运用、多类符号的综合运作显得特别重要,没有好的形式,内容再好也难得“无远勿届”!有道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有了声画组合形式的“皮”,才会有内容丰盈的“毛”的根植之地。一、对声画的组合,要实行“量”的控制在衡量精品时,传统评估多侧重“质”的考察,而忽视“量”的测定。重“质”的误导,使不少从业者误以为只要题材重大、选题精当、内容正确便可出精品;而在声画关系的处理上完全凭感觉随意组合,由于没有“量”…  相似文献   

8.
唐棣 《视听纵横》2002,(1):87-89
在绘画与摄影的构图中,均有“留白”的讲究:即整个画中不要被景物所填满,要留有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有一种“此处无物胜有物”的意境,才算绝妙。国画中有一句话描述这种艺术形式的空间布局比较经典,就是“计白当黑”,表明了白也就是空的地方和着的墨一样都是国画整体的组成部分。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  相似文献   

9.
师晶 《新闻世界》2003,(12):45-45
说起漫画,许多人可能会很“糊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知道电视里的叫卡通,小报上登的是幽默,大报上刊的是讽刺画,街面上流行是口袋书或成人绘画读本,而漫画是什么呢?翻开《辞海》,可以看到这样的定义:漫画,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其实,早在出现漫画这个名称之前,也有叫“讽刺画”、“滑稽画”、“寓意画”等  相似文献   

10.
郑珺 《大观周刊》2011,(36):104-104
新时期的美术教学有必要加强创作课的设计与研究,重视形象思维的开拓和智能的开发,强调创造能力的培养。创作课不仅是“命题创作”、“记忆画创作”和“想象画创作”,还有很多种创作课型。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是通过视觉形象给人以感染的,它是声、画合一的现代化传播手段。所以处理好声、画关系是编好电视新闻的关键。在编写一条电视新闻时,文字记者必须到“画”中去。即深入生活,到拍摄的现场。作到“心中有画”,才能写出“话中有画”、“让画说话”、“话是画的升华”的稿子来。文字记者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受现实生活中生动事物之感染;摄像记者不了解“话”意,不探讨“画”情,就很难选择出最有表现力的  相似文献   

12.
今年8月份,桃城区一位听众反映,自己过户宅基地的树木被原户主砍走,由于原户主有关系,乡里村里都偏向他。我们在采访村里的副支书时,对他的解释有点不认同,在提问时不由自主声音有些高,语气有点急躁,这位副支书一听扭头扬长而去,边走边嘟囔:“你们爱问谁问谁。”采访不欢而散。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闻周刊》2007,(36):66-69
杨继祖说,村里每个患病的老人,几乎都“有所准备”。记者问“准备”是什么意思?他说,就是拿点农药在手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是中国唯一的热带省份,有着极其独特的热带资源。海南电视台作为热带省份的地方电视台,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呢?我们尽量抓住海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娃力,向全国观众展现海南的长处,巩固自己在收视市场上的生存地盘。每天播出海南电视台台标时,都加上一句口号:“海南电视台独家报道中国热带风光”。在播出海南的风光片时,最后一幅画面总是打上字幕:“海南电视台维护生态环境,追求与大自然融合”。我们还组织人力,每年都精心拍摄“海之南”形象系列片,其中包括海南热带水果系列,海南热带风光系列,海南热带植物系列,海…  相似文献   

15.
看黄晨新编的《报刊博览》版上有两句“诗”:“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立即联想到我们的编辑工作:编辑上班三件事,约稿编稿画版面。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为理发店题过一幅妙联:“虽云毫末技艺,却有顶上功夫。”编辑的日常工作也为“毫末技艺”,“约稿编稿画版面”可谓“雕虫小技”也,但此中更有“顶上功夫”。这“顶上功夫”体现在杜甫的名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里,也体现在编辑的“辑”字里。我觉得编辑编辑,“编”和“辑”是一回事,也不全是一回事。说它是一回事,是按照《辞海》的解释:编辑是指新闻出版机…  相似文献   

16.
刘明 《兰台内外》2004,(1):60-61
叶赫,以它渊源古老的历史,优美迷人的神话传说,如画似锦、清新秀丽的山水风光以及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吸引着大批的游客。每年都要接待上万人次。  相似文献   

17.
声画一体与“耳”“目”并用钱松樵自从电视问世以来,人们总足习惯于把“视听兼备”、“声画并茂”当成其主要审美特点与优点。与此同时,电视究竟应以画山为主还足以声音为主的争论也接踵而来。有人认为,电视顾名思义足以看为主的,理所应当突出画面;也有人认为,声音...  相似文献   

18.
“学习强国”湖北学习平台“湖北风光”栏目,以唯美的画面、凝练的文字、诗意的标题在视觉栏目中脱颖而出,践行并坚持以“风光”视角讲好湖北故事。作为一个新媒体栏目,“湖北风光”不断推出优质产品,广受读者欢迎。本文从实操中总结栏目的创新探索和“出圈”经验。  相似文献   

19.
孙忠一  齐彬 《中国新闻周刊》2007,(46):I0001-I0007
香港,东方之珠,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汇聚涌动着全球的财富。 站在香港中银大厦70楼顶层,俯瞰维多利亚湾,东方明珠风光如画,市场的波涛在这里起伏,资本的力量在这里碰撞。  相似文献   

20.
庐山保卫战     
贺伟 《湖北档案》2008,(6):38-38
1938年7月26日,侵华日军攻进了九江市区。日军第11军司令冈村宁次(后升任侵华日军总司令)踌躇满志。他眺望着庐山,兴致勃勃地画了一张庐山写生图。数周前,冈村率部从被占领的中国首都南京溯江而上。此时,他希望几天内又能登上中国政府的“夏都”庐山,一览慕名已久的风光。他万万没有想到.等着他的不仅是湖光山色,更有枪林弹雨。9个月内几次面对庐山却无法攀登,不由得发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