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省山区分布在9个设区市的61个县(市、区),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58.2%,养活了全省37%的人口。山区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但发展潜力巨大的区域,山区发展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发展,河北省的山区经济技术开发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河北省山区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省份.据1998年有关资料统计,云南民族自治地方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自治地方共辖79个县(市),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0.2%,人口2121.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2.1%;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0.9%,而国民生产总值仅为全省的33%,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省水平低271元,低19.7个百分点.是什么原因使资源富集、开发潜力巨大的云南民族地区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仍处于如此贫困的状态呢?我认为人力资源开发滞后,是其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3.
唐兴夏 《资源科学》1985,7(3):43-51
闽西北山区系指福建省武夷山脉北段与鹫峰山脉、戴云山脉之间的广大地区,包括建阳、三明两地(市)所管辖的21个县(市)。土地总面积49260平方公里,占全省41%;1983年总人口476万人,占全省18%。每人平均拥有土地15.5亩,比全省人均7.3亩高1倍多,也高于全国人均14.2亩的水平。本区土地资源丰富多样,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但土地资源利用还存在不少问题,自然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为加速农业生产的发展,必须探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方向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是个只有土地面积2200平方公里、人口15万,而又杂居着26个民族的山区袖珍县。据2003年统计,在全省128个县区市中,华坪的综合经济实力、生产总值、人均GDP、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排名,分别为第58位、88位、38位、87位和第62位。  相似文献   

5.
"九五"初期,云南省128个县(市)中有73个国家级贫困县,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12%;全省有506个贫困乡.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的任务十分艰巨.1995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大会,通过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作出了实施"科技扶贫工程"的决定,省科技厅组织实施了103个科技扶贫示范乡(镇)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贵州是一个内陆山区的农业省,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50个是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82个负有扶贫开发任务.特殊的省情,决定了我省必须把扶贫开发摆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中之重”的位置.近些年来,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对口帮扶城市及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立足贵州实际,以扶贫开发的重点乡(镇)和重点村为主战场,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重点,着重抓好帮助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这“三个基本”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山区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在中国,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在全国的2845个县(市、旗)中,有1564个分布在山区;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山区乡村人口占全国乡村人口的64%。从而可见,山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山区有几大特点:一是山多而耕地少,山区人民一般都缺乏耕地这个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二是山区地势高而气温低,适宜于农牧渔业的生长期短;三是交通不便而信息闭塞,从而使得市场经济难以活跃;四是文化设施差和社区对外交流少,从而使…  相似文献   

8.
李万 《资源科学》1993,15(2):14-18
本区位于湘江下游,北靠洞庭湖平原及幕阜山地,东有湘赣边境山丘,西南邻衡阳盆地和雪峰山地。它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个省辖市,共3市9县14区,总面积2.81万km~2,占全省的13.3%;1990年末总人口1164.78万,占全省的19.1%。国民生产总值1 874 955万元,人均  相似文献   

9.
宁夏回族自治区辖4个地、市,18个县(市),总面积6.6万平方公里,分为北部川区和南部山区两大块。川区指引黄灌区,包括12个市、县,现有灌溉面积33.3万公顷,是我国大型灌区之一,也是全国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素有“塞上江南”之誉;山区指地处黄土高原和六盘山区的8个县,面积为全区总面积的60%,自然条件恶劣,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十年九旱,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之一。但是,综而观之,宁夏有着人均0.16公顷的耕地,还有可开发的荒地近67万公顷,是全国8个“宜农荒地超千万亩的省份”之一,这些,又都为宁夏农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大别山区是鄂豫皖三省三边的一个经济不发达地区,北临淮河,南抵长江,东靠京沪铁路,西挽京广铁路,四条水陆动脉构成了该区域框架,秦岭余脉大别山构成区域的主体,总面积72,000平方公里,分属三省的黄冈、信阳、六安、安庆四个行署及孝感、南阳两个行署的部分,共34个县,1600多个乡(镇),1900多万人口。区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和水力资源。这里曾是全国著名的革命根据地,苏区占区域面积的90%。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区域的经济比较落后,年人均纯收入在150元以下的贫困乡占50%。这里资源丰富,在经济上却又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状态。改变这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苍溪县地处川北山区,自然条件筹,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首批国定贫困县。在这样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没有矿产、人均耕地很少的地方,如何发展经济,使农民逐步富裕起来,历来是一大难题。苍溪县历届党委、政府从当地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努力发展生态庭园经济,形成了独特的苍溪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水贫困和经济贫困的时空耦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才志  陈琳  赵良仕  邹玮 《资源科学》2013,35(10):1991-2002
构建适于中国农村的水贫困与经济贫困评价体系,经过主客观综合权重法赋权后,对1995-2011年间31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地区的水贫困与经济贫困水平进行评价.通过非线性回归拟合,验证了31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水贫困与经济贫困之间存在共生关系.通过构建农村水贫困与农村经济贫困的耦合度模型,测算出两者的历年耦合程度;在此基础上,分4个时间阶段观察与分析17年间农村水贫困和农村经济贫困时空耦合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各阶段水贫困与经济贫困处于极度耦合的农村地区占一半以上;呈极度耦合的农村地区在增加,低度耦合的地区数在减少;各地区的耦合状态波动幅度和波动趋势多样性显著.据此,提出治理农村经济贫困和水贫困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三农”问题均衡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红河县调结构 兴科技 促进贫困山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河县是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地处滇南红河南岸,是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在全县27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94%以上,山区面积占95%以上。该县在实施扶贫攻坚工作中,把调结构兴科技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  相似文献   

14.
加强分类指导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从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实际出发,综合运用农业经济学、统计学的有关原理,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设计提出了包括5大类18项指标的全省新农村建设县级分类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指数法,对全省有农村的135个县(市、区)加以科学分类,共划分为45个强区强县、60个中等县和30个欠发达县三种类型,着眼协调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分别提出了三类县指导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构想、目标任务、路径选择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西藏农牧区1994~2012年19年的相关数据,从西藏农牧区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生产条件、人文发展四个维度以及农村社会总产值、农牧民人均消费水平、有效灌溉率等16个多维评价测量指标出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西藏农牧区贫困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得出西藏农牧区贫困问题主要受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较大,生产条件和人文发展对于西藏农牧贫困问题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提出解决西藏农牧区贫困问题的途径:一是改善西藏农牧区经济环境;二是改善西藏农牧民的社会环境;三是提高农牧民生产条件;四是提高西藏农牧区人文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项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创新的产物,科技特派员制度从产生至今已经历经了十几年的不断发展演进.实践证明,科技特派员制度在促进我国农村科技与经济结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25个县(市、区、旗)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工作的县占全国县(市)总数的77.9%.同时,科技特派员总人数发展至将近15万人,大幅提高了农村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7.
山阴县是从1974年开始发展奶牛业的,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出现了空前良好的发展势头,逐步形成了一种农区种养加结合,以贸促工、以工促牧、以农养牧、以牧促农、互相依存、互相促进、良性循环的区域经济格局。早在1982年就成为全国商品牛生产基地县,1994年,全县奶牛发展到21170头,成为我国北方农区养奶牛最多的县。鲜奶产量达6453.3万公斤,占到全省总产奶量的27.27%,占全国的1.22%。年产奶粉8529吨,分别约占全省的64.32%、全国产量的2.4%(按奶粉占乳制品产品的78%计算)。在奶牛业的带动下,1994年全县粮食产量达到1.17亿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达7.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8元。  相似文献   

18.
我省星火计划在围绕玉米支柱产业建设发展,加速农村产业化进程方面明确思路,突出特色,把培育和建设玉米等区域性支柱产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推动农村产业化的工作重点。我省地处东北腹地,具有农业和特产资源优势。仅1984年以来,我省粮食连续地登上100亿公斤、150亿公斤、200亿公斤3个台阶,并使玉米一跃成为占全省粮食面积60%、总产70%的主要作物,形成了中国北方玉米带。我省粮食人均占有量、商品率、商品量、外贸出口量连续位居全国首位。然而由于粮食生产经营的比较效益低,我省的一些产粮大县都成了经济穷  相似文献   

19.
我国山区城镇化的战略影响及其发展导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区约占我国陆域面积的70%,45%的人口聚居在山区。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国家层面的科学统筹和引导,山区城镇化进程缓慢且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山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目前我国对山区的发展和保护主要通过农业政策和扶贫政策来实现,对山区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在国家层面上尚缺少面向山区发展的战略性的引导政策。山区城镇化是加快山区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也是实现山区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然而,山区特殊的自然社会经济特征使得山区城镇化面临多重挑战,山区内部的巨大的差异性也使山区城镇化不可能以同一个模式推进,但其总体的发展导向应是一致的。本文在分析我国山区城镇化现状及其对国家战略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山区城镇化战略的基本导向和政策需求。  相似文献   

20.
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最大的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总数达1.51亿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也不高,人均国民收入只有440美元。长期以来,印尼的贫困问题就相当突出,1978年,依据人体一天卡路里摄入量低于2100大卡的指标(一般极轻劳动的维持摄入量应达2300大卡)划分的贫因人口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