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利用相空间重构技术和混沌理论讨论了开都河日径流的混沌性质。通过日径流时间序列的功率谱分析,从定性角度讨论了日径流时间序列的混沌特征。进一步根据互信息量法得到相空间重构的延时,再根据Cao方法得到相空间重构的嵌入维数。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得到相空间重构的延时和最佳嵌入维数分别为τ=6,m=14。这样将一维的开都河日径流时间序列重构成14维的相空间。通过最小数据量法计算出开都河日径流时间序列最大Lyapunov指数。利用最大Lyapunov指数对开都河日径流时间序列进行定量混沌分析。最后通过二阶Volterra自适应一步模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开都河日径流时间序列的功率谱是连续的,功率谱呈现随频率增高而以指数方式递减趋势,区别于具有离散尖峰谱特征的周期时间序列和具有连续的、频率和振幅不相关谱特征的随机时间序列。这从定性角度表明开都河日径流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特征。通过计算得到开都河日径流时间序列的最大Lyapunov指数0〈λmax=0.0097〈1,从定量角度表明开都河日径流时间序列具有较弱的混沌特征。利用二阶Volterra自适应一步模型模拟得到相关系数和相对均方根误差分别0.9376和0.2390。这说明利用Volterra自适应模型模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简化计算的角度出发,通过定义V_(ln)(Z_p l)到V_n(Z_p)的变换,提出了利用置换,由F_p上M序列来构造Z_q(p|q)上M序列的方法,进而给出了利用置换构造Z_q上M序列的有效性的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时间序列的趋势变化对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平滑指数的分析,介绍了变指数的平滑方法,此外,给出了利用观察估的累加和比例与观察值数的比例判断趋势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小波网络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晓斌 《预测》1998,17(3):41-43
本文把小波分析应用到对时间序列的分析中,利用小波具有时频局部性的优点,通过选择适当的小波基来显示时间序列的周期性和随机性,并由神经网络计算方法来确定时间序列的趋势函数及小波基的系数。通过对具有不同特点的实际例子进行分析,证明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利用重新排列二进制程序文件中数据或地址的位序列的方法,进行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加密,并给出了利用VC编写的变换程序实例。  相似文献   

6.
国家重点实验室H指数与H指数的人员贡献Q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指数是由Hirsch JE提出的一个用来评价科学工作者科学成就的指标.将H指数应用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技论文水平评价,同时为了体现科研群体对其H指数的贡献,提出了实验室H指数人员贡献率Q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给出一个具体实例.实验室H指数和O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实验室科研人员的整体学术状况.  相似文献   

7.
针对流程工业中连续性生产过程的时间序列特点,采用基于混沌时间序列的Lyapunov指数计算和预测方法对成本进行了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8.
经验模态分解(EMD)是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分析的核心,是有效计算瞬时频率的必要的前提条件。为了进一步研究和应用HHT,文章对其中的三种瞬时频率计算方法:希尔伯特变换(HT)、归一化希尔伯特变换(NHT)和直接正交(DQ)法,进行了统一的理论分析和论证,指出它们的局限性,并对这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给出相应的数值实验来验证结论。  相似文献   

9.
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利用MATLAB实现三种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和最小二乘法对两种有代表性的数据以图表进行相关的误差分析,详细比较三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浙江省旱涝灾害时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浙江省63个气象站点36年(1971-2006年)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采用正态化Z指数方法计算单站旱涝指标,并利用该数据确定区域旱涝等级,对浙江省的旱涝时间序列进行研究,运用GIS空间插值方法(Kriiging)分析浙江省旱涝的时空分布,其结果表明:时间序列上从70年代开始降水量呈上升趋势,旱涝交替发生,但总体以偏涝为主。在空间分布上多旱区在金衢等内陆丘陵盆地,多涝区常发生在浙西地区。这对防御旱涝和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对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赫斯特指数的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重标极差(R/S)分析基础上的赫斯特指数(H)是用来描述和标度传统的有效市场假说(EMH)是否成立的一个指标,本文以我国深圳成分指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深成指的赫斯特指数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股票指数遵循有偏的随机游走(分形布朗运动)而非传统的随机游走模式。  相似文献   

12.
赫斯特指数的计算过程需要对研究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组,而不同的分组情况对赫斯特指数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以深圳股票市场1997-2001年的日收盘成分指数为例,表明组内数据为15个左右时计算的赫斯特指数的可信度较高,但不同的分组方法却不会使结论发生质的变化,仅是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陈洪涛 《资源科学》2010,32(10):1878-1882
分形市场理论从动力学和几何学的角度探讨金融系统的复杂非线性特征,突破传统金融整数维的概念引入了分数维,成为研究金融市场特征的有效分析工具。本文运用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方法(MF-DFA),对上海和新加坡的燃料油价格序列进行多重分形特征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燃料油价格收益率不符合传统金融理论的随机游走特征,市场具有显著的长期记忆性,广义Hurst指数随波动函数的阶数变化而变化;燃料油期货市场不是一个有效资本市场,并不遵循传统的随机游走特征,是一个典型的多重分形市场。此外,多重分形谱研究表明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的多重分形谱更宽,其分形波动特征更显著,不能采用单一标度指标描述。  相似文献   

14.
曹玉洁  何跃  贺昌政 《软科学》2009,23(7):17-20,31
将R/S分析方法引入用电量预测;并将R/S定性分析方法与GMDH定量预测方法结合,应用于成都市用电量预测。应用R/S分析方法从定性角度研究成都市历年用电量变化趋势的特性,得出成都市城市用电量Hurst指数;运用GMDH预测方法从定量角度对成都市近几年的城市用电量进行预测,进而验证Hurst指数所反映出的成都市用电量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时空差异及未来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翀  任志远 《资源科学》2011,33(11):2143-2149
利用黄土高原1982年-2006年GIMMS—NDVI数据,以投影寻踪分类评价法、标准差、线性趋势分析和Hurst指数为基础,分析了黄土高原NDVI的变化趋势,并且预测了该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总体趋势及其空间分异。分析结果表明:①近25年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波动程度较高,但植被覆盖是向着改善的方向发展的。2002年以后NDVI波动程度总体上在减小,意味着近年来植被覆盖整体情况趋于稳定改善的状态;②近10年黄土高原的Hurst指数的均值为0.7195,数值较高,但存在明显差异,东部的Hurst指数高,西部Hurst指数相对较低;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时间序列主要表现为可持续性,即持续改善或者持续退化。在现有基础上,未来的地表植被覆盖改善区有向北部扩展的趋势;退化区有向南部扩展的趋势;③各种植被类型的Hurst指数除城市外平均值均为0.5〈H〈1,即为可持续性序列。其中,林地可持续性最强,除城市外的其他土地利用次之,草地最弱。  相似文献   

16.
白洋淀流域年径流变化趋势及气象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茂峰  高彦春  甘国靖 《资源科学》2011,33(8):1438-1445
本文以白洋淀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流域内8个典型水文站点近50年的年径流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采用Hurst指数法分析年径流变化趋势在未来的可持续性。利用Pettitt突变检测法分析各水文站点年径流发生突变的年份,比较突变前和突变后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情况。选取流域内和附近6个气象站点1957年-2006年近50年间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资料,对比其在突变年份前后的变化情况,分析气象要素对流域径流量的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洋淀流域各站点年径流量呈下降趋势且具有较强的持续性,且流域上游年径流下降趋势更为显著,而流域下游年径流下降值β高于上游;1979年是白洋淀流域年径流发生突变的年份,且突变后时段内平均年径流量显著低于突变前时段;对突变前后时期径流变化率的分析表明,沙河水系年径流变化可能主要受气候变化变化影响,而拒马河水系径流变化可能受人类活动影响主导;流域在突变年份以后气温整体升高约1℃,降水量约降低56.6mm,气象因子可能是径流不断减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描述投资者心理和股票交易量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综合零邻居、Von Neumann和Moore三种邻居形式制定不同的规则,用模糊隶属度函数刻画投资者的选择心理。模拟结果表明:交易者之间自信程度的不一致性越高,价格的波动和相对交易量越大;Hurst指数与自信程度系数有关。  相似文献   

18.
山东地区NDVI与气象因子持续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亚龙  王庆  张明明  衣华鹏 《资源科学》2010,32(9):1777-1782
探究植被的长期波动规律,对其持续性做出准确判断,是当前LUCC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R/S (重标极差分析)分析了1998年到2008年旬值NDVI序列和与之对应的旬值气温、降水、日照数等气象因子序列的 长程相关性,结果显示:NDVI序列和各个气象因子序列均存在长程相关性,并且Hurst指数存在突变点,气温、降 水、NDVI序列的突变点分布大致相同,分布约在55旬左右。在1~55旬时间尺度上,气温、NDVI序列的Hurst指数 大小很相近,呈很强烈的长程相关性。分析得出气温、降水序列的长程相关性影响NDVI的长程相关性,日照时间 对NDVI其持续性影响甚小。NDVI时间序列在时间分布上具有分形特征,植被演变存在状态持续性及其内在的周 期循环长度,从而为植被的非线性和复杂性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证结论。  相似文献   

19.
北方农牧交错区降水过程的持续性特征与干旱发生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瞳  黄河清  闫慧敏  贾静 《资源科学》2012,34(5):940-947
过去50多年来,环境脆弱的北方农牧交错带中部区域增温明显且干旱频发,对生态系统和农牧民的生计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认识该区域降水过程的持续性特征对准确预测未来可能面临的灾害事件及政策调整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时序距平分析法与基于分形理论的重标极差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详细分析了北方农牧交错带中部地区6个站点1956年-2009期间降水变化过程及其持续性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过去54年间的年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夏季降水量年际变化曲线与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基本一致,但春季降水量略有上升;在1年与5年时间尺度上,年降水量和各季节降水量变化均呈剧烈波动态势。值得注意的是,在5年时间尺度上,Hurst指数在整个研究区域上的平均值比其在1年时间尺度上的平均值更接近于1.0,即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大,降水过程的自相关性、持续性增强明显。在10年尺度上,研究区全年少水期的出现即距平值为负值的持续时间长约10年,而春季少水期出现的持续时间则可能长达20.30年。  相似文献   

20.
选取河西地区13个气象站点1960年-2011年逐年日降水资料,计算河西地区极端降水阈值,分析了河西地区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未来变化特征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①各量级的降水日变化不尽相同,其中以小雪日的增加和微雨日的减少最为显著;②各极端降水指数均呈增加趋势,在20世纪60年代增加幅度大;③在0.05的置信度下,极端降水指数在1966年发生突变现象,突变之后极端降水指数向增多趋势转变;④极端降水指数在不同的时间序列存在长短不同的周期振荡,同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所反映的极端降水指数的偏多和偏少结构不一样;⑤在空间分布上,极端降水指数的变化趋势存在较大的区域性差异,由河西西北向东南呈增加趋势,表明极端降水的分布是与所处的气候带有关的,季风可能是引起其变化的主要原因;⑥Hurst指数表明未来降水日数与过去趋势一致,但以小雪日(增加)和微雨日(减少)的持续强度最显著;极端降水指数中,R95极端降水量和最大5天连续降水量未来变化趋势和过去一致,但持续强度不大,R99极端降水量和最大1天降水量未来变化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