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后现代课程观是在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课程理论,流派众多,其中以美国当代教育家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及其课程设计的“4R”标准在我国影响最大。本文从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视角审视我国语文课程的特点和语文课堂构建,以期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研究是对现代课程范式的超越与反思.后现代课程观提出4R的课程建设标准.心理健康课程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有其特殊的本质.在后现代课程理论的框架内,探讨心理健康课程的建构问题,有助于本课程的实际运用与操作.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学家多尔的课程观是一种转变性的观点,他借鉴并内化了皮亚杰的生物学世界观、普利高津的自组织与耗散结构理论、杜威的经验主义思想和怀特海的有机过程理论以及混沌理论、格里芬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出自己的后现代课程概念“4R”,也就是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为标准的后现代课程模体。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给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带来诸多的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课程专家将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观点引入课程理论研究。后现代课程理论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教授、课程理论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mE.Doll,Jr.)的《后现代课程观》最引人注目,下面着重阐述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一、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多尔在其《后现代课程观》中描绘了一幅后现代主义以及基于后现代主义的课程开发范式的图景。多尔首先从科学——神学——生态学而不是美学——文学——政治学的维度对现代范式封闭观的局限性进行了剖析:笛卡尔主义、牛顿主义、博比特模式、泰勒模…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课程语境下的语文课堂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课程观是在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课程理论,流派众多,其中以美国当代教育家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及其课程设计的"4R"标准在我国影响最大.本文从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视角审视我国语文课程的特点和语文课堂构建,以期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教育文摘多尔,生于美国波士顿,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教授,课程理论项目主任。他研究的主要领域是课程理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设计、教师教育等等。《后现代课程观》是多尔教授的第一本专业代表著作。在此书,他提出了后现代课程理论,试图构建一种新的知识观、课程观与师生观。知识观现代主义的知识观把知识看做是对现实的客观反映,认为要正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或事物之间的本来联系,并要求是可证实的或可证伪的,这种知识是封闭的、稳定的。而多尔的后现代知识观则相反,他把知识…  相似文献   

7.
刘徽 《现代教学》2005,(10):54-56
[本书简介] 本书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教授小威廉姆E·多尔的第一本专业代表著作。本书运用宏观综合的视野,描绘了后现代多元而开放的课程设计蓝图,以寻求取代现代性的单向独白式权威教育。作者首先深刻批判了西方受工具理性所支配的课程理念与体系,认为这种课程理念与体系已沦为一种封闭性的科学教条,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体系的一个环节,教育与课程从而被彻底工具化了,教育与课程的内在价值——促进人的心灵成长的价值被彻底泯灭。作者进而提出了一种超越现代工具理性的课程观——后现代课程观。这种课程理念创造性地运用了混沌学、过程哲学等思潮, 提出了以“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为标准的后现代课程设计思路,这是对具有工具理性性格的“泰勒原理”的真正超越。  相似文献   

8.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为人瞩目。本详述了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建立的基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课程的影响以及他的后现代课程观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本提出了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对我们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后现代课程范式生成于世界性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背景下的后现代教育思想,是在对前现代课程观的追溯和对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1993年,美国课程理论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教授出版的《后现代课程观》,被公认为是以后现代视角研究课程问题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0.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汲取了多家思想的精华,并在批判传统的现代课程观方面有所超越。通过对具有典范性的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的分析,可以认识后现代课程观的基本特征,为理解后现代课程观的发展和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为人瞩目。本文详述了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建立的基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课程的影响以及他的后现代课程观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对我们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一、4R理论的基本内涵分析 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学家多尔最早提出了4R理论,他主要通过<后现代课程观>一书,对4R理论进行论述和探讨,在书中,多尔对课程发展的理解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探讨了后现代范式转变,提出了教育矩阵的概念,这个教学矩阵主要描述了以丰富性(rich)、回归性(recursive)、关联性(relational)及严密性(rigrous)为基础的课程体验过程,多尔认为,这四个属性之间的秩序不是由死板的结构主义来确立的.而是按照不平衡性、非预定性、生活体验和混沌理论来进行安排的.由此变形成了著名的4R理论,具体来说4R理论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对课程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后现代课程观,而这种课程观尤其以小威廉姆E.多尔为代表。文章旨在探讨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启示意义,这种启示意义表现在:"平等中的首席"与新型平等对话师生关系的建构,耗散结构理论与开放性教学模式的建构,课程设计的4R标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建构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课程体系的建设,而课程的发展亦离不开具体理论的指导。在考察现代及后现代类型课程思想后发现多尔以众多优秀学者的思想理论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了以4R课程标准为核心的后现代课程观理论。因此,在剖析多尔4R标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当下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系列问题,指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课程发展在课程目标上要从既定走向生成,在课程内容上要从单维走向多维,在课程实施上要从闭塞走向交流,在课程评价上要从绝对走向相对。  相似文献   

15.
四R——构建后现代课程模式的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R课程标准是美国著名后现代课程专家小威廉姆斯·多尔针对传统三R理论和泰勒原理提出的构建后现代课程模式的新标准,在美国建构主义教育理论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对其进行了解和探析,必将对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与构建后现代课程模式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引发了关于课程问题的世界性讨论,引起了当代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开发实践的巨大变化,并给我国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正在发展中的具有强烈批判性和反传统色彩的理论框架,它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后现代课程观涉及的内容极广,本文仅从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对其予以评析,提出若干疑问,并阐明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的教师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文化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是后工业社会生产发展的产物,是对现代文化的一种批判与解构,其影响业已波及到文学、哲学、历史学、数学、神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并与现代教育发生激烈的“碰撞”,特别是美国学者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的问世,在世界许多国家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后现代文化建立在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皮亚杰的生物世界观、杜威的经验认识论的基础之上,并对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正如小威廉姆·E·多尔在《后现代课程》的导言中所言:“当这种新的更为微妙的秩序引入学校教育之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课程是什么?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说,“课程不再是跑道,而成为跑的过程本身。”乡村习作课程从关注书本世界转到积累乡村生活经验这个过程上来,已是必须。于是我们尝试建立一种新的课程意识和观念,形成适合乡村作文教学的习作课程,让儿童的世界、乡村的景色、乡村的人文成为乡村习作课程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袭来,高职生就业愈益困难,以现代科学理性为基础的现代高职教育已被逼至一隅,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课程改革必须兼顾传承和创新。运用现代系统分析方法建构的超越式的后现代高职课程开发模型,由两个子系统、七个步骤构成,不仅继承了现代、后现代哲学的合理内核,还融会了多尔的4R后现代课程设计标准,以资高职课改一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美国后现代课程观代表人物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的出版,引起了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课程改革研究者的关注。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汲取多家思想精华,对于现代课程观具有重要启示。在阐释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寻找后现代课程理论与思想政治课的契合点,汲取其合理成分,可以为构建有效思想政治课堂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