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刘文风 《语文知识》2003,(10):13-13
冰山理论,是海明威1932年在其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的创作主张。他形象地把文学创作比作冰山。他说,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看得见的只是露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而隐藏在水下的则是八分之七。作家在创作中将八分之七隐藏在水下,使读者通过看得见的八分之一去体验看不见的八分之七,这并不会使作品显得单薄,反而会使作品深厚起来。在冰山理论的  相似文献   

2.
《登泰山记》是桐城派姚鼐的一篇著名的山水游记。其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无不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但这只是“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而其另外的“隐藏在冰山之下的八分之七”,需要我们读者借助文本,借助“八分之一”,去探寻。  相似文献   

3.
“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这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原则”。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海明威认为作者只需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填充。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6期有这样一段论述: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曾提到一条“冰山原则”:“冰山在海里移动是很庄严宏伟的,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海面上”.教师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以孩童的眼光、诗人的灵感、哲人的睿智去感受、理解水面上的八分之一,去探索、发现水面下的八分之七.  相似文献   

5.
鲁迅晚年曾说:“我是散文式的人”,列夫、托尔斯泰则称契诃夫为“散文中的普希金”。而鲁迅与契诃夫都是举世公认的短篇小说大师。他们的小说,据笔者悉心考察,发现采用的是同一种艺术结构方式——富有诗意的散文化结构。海水里的冰山:八分之一与八分之七海明威曾经把文学创作比作在大海里构造冰山的运动,真正艺术的文学作品,犹如在海水中能够矗立不摧的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它的八分之一,八分之七却藏在海里”。鲁  相似文献   

6.
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把艺术形象比喻成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形诸文字的东西是看得见的"八分之一",而作品隐藏的内容则如同水下看不见的"八分之七"。因此,在进行文本解渎时,教师应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讨论争鸣。我认为阅读教学中多元解读文本的“价值引导”要讲究策略,主要有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7.
一、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进行“换元”思考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曾把艺术形象比喻成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诉诸文字的东西是看得见的“八分之一”,而作品隐藏的内容则如同冰山海面下的“八分之七”。这就是所谓的思想大于形象。换句话说,文字总是能提供比其形象更多的意蕴。因此在进行艺术形象分析时,教师应尽量撤去定格好了的框框,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再想象的空间。给学生再造想象的空间,就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8.
本着力分析海明威“冰山理论”的水下“八分之七”隐藏了什么,怎样完成的,从而达到对这一理论的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9.
李刚果 《教师》2012,(28):76-76
美国作家海明威说:"作品有如冰山,露在水上的只有八分之一,其余八分之七隐藏在水下。"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教师通过增、删、调、换、改等方法,深层挖掘作品语言的"冰山之美",对比揣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艺术手段。一、增添对比经典作品的遣词用字,总是那样精练独到,恰到好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有意增添某些因素,让学生对照原文与增加后的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
“作文难,作文难,说起作文心就烦。”这是学生中流传的一句话,反映了学生普遍存在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据调查,现今中学生作文心理需求大致情况是:在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较强写作欲望,积极主动写作的,所占比例不到20%;没有写作欲望,但有某种实际的心理需要,对作文消极被动,但不拒绝的占50%左右;完全不想写作,被动应付地写作这类学生占30%左右。以上调查的结果,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忧虑。深究学生对作文畏难的原因,乃是由于传统的作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侧重作文知识的教学,强调纯形式的作文训练忽视了作文教学的人文性,简而言之就是…  相似文献   

11.
作为出色的文学家,海明威有自己独特的创作理论,其冰山理论认为,在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研究文学作品一定要明白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刻寓意.本文主要分析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在其短篇小说<雨中的猫>中的应用和体现.  相似文献   

12.
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把艺术形象比喻成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形诸文字的东西是看得见的八分之一,而作品隐藏的内容则如同水下看不见的八分之七。因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鉴赏》2007,(5):26-30
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  相似文献   

14.
<正>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是以"冰山"为喻,他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像补充。他还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可见,作者善于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地隐藏在文字背后,使情感充沛  相似文献   

15.
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曾提到一条“冰山原则”:“冰山在海里移动是很庄严宏伟的,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海面上。”其实,教师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去探索、发现水面下的八分之七。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变成课程的建构者,注意隐性资源的开发;要求教师具有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注意教学活动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语文阅读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天地广阔无垠。当今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努力挖掘阅读教学的“创新点” ,使创新教育之锤敲得准 ,敲得巧 ,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下面谈谈笔者在这方面的一些认识和思考。一、引导学生对艺术形象进行多元思考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 ,把艺术形象比喻成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 ,形诸文字的东西是看得见的“八分之一” ,而作品隐藏的内容则如同冰山下的“八分之七”。这就是所谓的思想大于形象。换句话说 ,文字总是能提供比其形象更多的意蕴。因此在进行艺术形象分析…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在谈到阅读欣赏时,曾经讲过“冰山理论”.他认为人们看到的小说只是冰山露在海面上的八分之一,即海面下的八分之七得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小说表象后面包含极为丰富的内涵,它们是小说广阔的背景材料,要真正读懂小说,就必须掌握和了解这些材料.这也说明了在高考复习教学时,  相似文献   

18.
学期初,班上学生流行着这么一句话:“作文难,作文难,难于上青天。”针对学生“作文难”的现状,我在班上作了一次学生写作兴趣专项调查。并特设了一间学生作文“急诊室”.专为学生习作“咨询”、“把脉”、“诊治”,几经尝试,效果颇佳,学生的写作兴趣愈来愈浓。  相似文献   

19.
作文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质的主要标志之一。作文教学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侧重于“怎么写”,忽视了学生作为写作主体的情感意志等因素,学生被当作消极的接受知识的贮存器,造成学生作文脱离实际,对作文无激情。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写作效率,必须重视学生的写作心理。  相似文献   

20.
我校现有学生830人,16个教学班,是一所在全县规模较大的农村乡镇中学。自2001年我校申请加入中语会十五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以来,我校的语文教师积极探索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师生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探索创新写作教学。围绕“农村中学写作现状及对策”这一课题,深入开展研究与实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七年级侧重“多角度观察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八年级侧重“捕捉事物特征,使用清新优美的语言”;初三年级侧重“加强文学积累,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实验原则是:把创新写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营造学生创新写作的空间。作文教学的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