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乐玲玲 《教育》2011,(7):54-54
初中学生的学业承受着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由于每个初中生个体的主观经验和适应能力不同,对这些压力也就会产生不同的体验。考试是学生所承受的主要学业压力之一,必然会引起学生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2.
【活动理念】随着年级的升高、高考的逼近,高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变得越来越紧张。学生在考前容易出现动力不足、学习焦虑、情绪烦躁等问题,导致不同程度的心态波动。他们既会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无形压力,也会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适度的学业压力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的主动性,但如果学业压力过大,则会导致学生产生疲劳、厌学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国外教育     
芬兰研究人员发现:父母压力大孩子学业差芬兰研究发现,父母如在工作中承受较大压力,会影响孩子学业。芬兰科学院学习和激励研究卓越中心调查了515名15岁的九年级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结果发现,父母如果在工作中承受较大压力,导致体力透支、精神倦怠,他们的子女大多在  相似文献   

4.
【现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对全国2400多名儿童抽样调查,调查显示,过重的学业压力造成学生心情不好、不想学习、自卑,甚至有绝望的感受。其中76.2%的中小学生因为考试而心情不好,甚至有9.1%的孩子因为考试或者学业压力而感到绝望。学业压力大、不被人理解和成绩不好,这三  相似文献   

5.
采用浙江师范大学徐长江教授的《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问卷》对某大学300名大学生和研一学生进行采样调查,比较了不同学生群体的心理压力情况。结果发现:(1)男生在社交方面所感受到的压力显著高于女生;(2)本科学生所承受的总的心理压力以及学业压力、生活压力、发展压力和社交压力都显著大于研一学生;(3)工科专业学生所感受的学业压力显著大于文科专业和理科专业;(4)在总体压力和学业、生活、社交和自我发展及择业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6.
高建信 《陕西教育》2013,(11):43-44
近几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压力增强,导致人们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而处理青春期的职业中专学生更是如此,他们一方面承受着学业的压力,另一方面承受着就业竞争的压力。有些学生还要承受经济、生活、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从心理发展过程来看,他们还处于社会化过程中的“心理断乳期”。心理问题不断产生,心理健康水平逐步下降.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而且还阻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也给职业学校学生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7.
方卫华 《教师》2010,(34):62-62
目前,中国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快速崛起,在此情形之下,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而这种激烈的社会竞争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学生的学习负担不断增大。适当的压力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动力,但如果压力过大就会变成负担。在我国,尤其是一些重点院校,学生的学业压力相对于学生自身所能承受的压力来说实在太大,这种压力过大的问题,对于我国青少年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那么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了这些压力呢?  相似文献   

8.
《宣武教育》2005,(12):35-35
对北京等六省市60所中小学2400名学生进行的《中国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现状与期望》调查显示——学习压力太大导致“童年恐慌”。有76.2%的中小学生因为考试而心情不好,甚至有9.1%的孩子因为考试或者学业压力而感到绝望。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法研究中学生学业压力的特点。结果发现:多数中学生的学业压力处于中等程度,压力很大者和很小者只是极少数;高、中、低不同学习等级的中学生,学业压力依次递减;城市与年级、城市与性别对中学生的学业压力有显著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丁冬红  董超 《教师》2014,(2):6-7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快,世界各国大学生普遍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长期和负面的压力将引发他们的抑郁、焦虑及其他心理问题.而学业压力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应激源,过高的学业压力会引发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并削弱其学习效能.因此,从学生的学业压力入手,探究学业压力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各层面找到缓解学生学业压力引起心理问题的途径是高校教育工作一个长期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北京、天津、武汉等地500名高校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学业与非学业压力均对高校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有显著负面影响;心理支持对高校学生积极人格有显著正面影响,并且在非学业压力与积极人格之间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在学业压力与积极人格之间却没有显著调节作用;男生感受到的学业压力显著高于女生,23~25岁的学生群体在积极人格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学生群体,但是感受到的学业压力显著高于其他群体;在挫折恢复能力、对高校支持感知上,不同群体的高校学生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张妮娜 《考试周刊》2011,(53):207-208
作者的表妹无意中成为作者的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作者有机会发现表妹作为学生的另一面。通过接触,作者了解到表妹承受的压力、面临的问题,通过一番努力,最终帮助表妹重拾自信、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3.
一、学生的学业负担不算太重(一)理论上的诠释心理学研究证明,每一个人,在其一生当中,总是不可避免地要承受来自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压力过强,身心严重超负荷,会造成各种健康和心理问题;压力不足,又不能激发行动的内驱力,人的潜能因而难以真正发挥。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内江市中学生学业压力的调查,了解中学生学业压力的年级和性别特征,探索其发展变化规律.采用《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和《中学生学业压力源问卷》对353名内江市中学生进行测查.发现中学生学业压力处于中上水平,城乡中学生的学业压力、竞争压力、期望压力差异显著;初一到高二学生的学业压力水平基本呈直线上升趋势,高二在6个年级中压力水平最高;高二学生与初一、初二、初三、高三学生的年级差异显著.中学生学业压力处于中上水平,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学生亲人突然去世,教师、家长如何应对?很多家长担心让孩子参与会影响孩子学业,就尽量少占用孩子的时间,较晚通知学生,个别家长甚至干脆当时不通知。如此一来,这些学生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承受丧亲之痛,承受未能与亲人见最后一面的终生遗憾。尽管多数家长和班主任会做一些安慰工作,但仍有不少学生事后变得敏感、内向、孤独,不论在学业还是人际交往方面都有一些令人担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学业压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业压力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应激源,过高的学业压力会引发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并削弱其学习效能.近20年来,中西方学者主要围绕大学生学业压力的概念、功能、结构、测量、发展特点及缓解策略展开本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领域未来研究的方向主要在于学业压力的操作性界定和影响机制的深入探讨、学业压力过程的动态考察以及学业压力的各种应对和缓解策略的效果验证.  相似文献   

17.
传媒速览     
《四川教育》2013,(11):2-2
《南都周刊》学业压力有多大 近来中国教育部在忙着出台给小学生减负的新条款,此举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同;不过在美国,人们的想法却恰恰相反,他们希望能给孩子多一点学业负担。根据皮尤文化研究中心的报告,64%的美国家长觉得孩子们在学校承受的压力不够,只有11%觉得压力太重。  相似文献   

18.
着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中小学教师感受到了越来越重的工作压力中小学教师所承受的工作负担压力和升学考试压力依然沉重 ,而聘任压力作为一种新的压力来源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冲击。工作压力下的教师的所思所想所为为我们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师队伍提供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压力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康 《时代教育》2010,(8):15-16
随着中国的经济、政治及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大学生身上承受着时代特征明显的压力.本文通过大学生压力调查问卷,从人际关系因素、学业因素、经济因素、前途因素、个人日常因素、消极生活事件六个压力源对69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殷日太 《考试周刊》2013,(29):70-70
<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应该有一定的学业负担,没有负担就没有学习质量可言。但这绝不意味着要提高质量就一定要加重学生负担,也绝不是减轻负担就会降低质量。减轻负担,主要是减轻超过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中其身心所能承受限度的学业负担。如果学生的学业负担超过学生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那么就会扼制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失去发展的动力和创造的活力,从而降低他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