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德建设不仅关系到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学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章以科学价值观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对高校师德建设进行探索.认为科学价值观是师德建设的基础;是师德建设的方向;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是贯彻邓小平理论的归宿。  相似文献   

2.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为培养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造就一支师德高尚、教风优良的教师队伍,北大街小学始终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以更新师德观念、规范师德行为、提升师德水平为重点,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学生满意的教师”为目标,以“规范行为塑造形象”为核心规范办学行为和教师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3.
只有具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保持一流的办学水平,才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其处。而提高教师素质,学校依然是事阵地。在我校的办学实践中,总结多年来取得的成绩,我们认为,成绩的取得丰要得益于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能力全面、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近三年来,我们按照“人人参与、个个提高”的培训要求,在校本培训上,进行了认真探索与实践。总的说来,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傅锦疆 《现代教学》2005,(12):49-50
为了落实学校“以德为魂,全员育人”的办学目标,我校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坚持开展师德论坛,弘扬高尚师德的同时,大力推行“德育导师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师德是师风形成的基础,师风是师德培养和成长的环境。就一所学校而言,师德师风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学校的人文风格和精神风貌,是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那么,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我们先从最基本的道德素养谈起。  相似文献   

6.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一以贯之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考察十年来师德师风建设进展,本文基于样本数据分析发现:师德师风建设情况整体偏好,学生和家长对教师师德行为表现认同度较高,但师德宣传效果相对较差,学生对教师传播正能量、家长对教师校园安全防范认同度相对偏低。师德师风建设效果和师德行为表现,在学校所在地和办学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办学水平直接影响师德师风建设效果。教师职称与师德师风建设效果感知呈现较为复杂的关系。教师教龄与师德师风建设效果感知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师德教育对师德师风建设影响最大,师德考核影响最小。建议应以教师专业伦理教育为基础,注重分层开展师德教育,促进教师形成德性自觉;以符合受众群体需求逻辑的思维,进一步完善师德宣传方式;以重申道德命令和法治思维,加强师德治理;以保障教育公平,全面提升城乡接合部学校办学水平,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开原市第二高级中学是一所普通高中,现有教职工186人,在校生3200余人。2001年以来,学校在“以人为本、科研兴校、快乐读高中”办学思想的指引下,实现了学校办学质量、办学规模、办学设施、教育科研、办学声誉和教师待遇6个方面的超常发展。学校之所以能如此发展,主要得益于各级领导的全力关怀与支持,得益于“科研兴校”办学思想的引领。得益于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8.
走进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扑面而来的是沁人心脾的文明之风:每天,值周班的学生在校门口鞠躬问好,微笑着迎接师生们进校;整洁优美的校园里,学生们亲手栽培的花草正在蓬勃生长;学校地面上看不到一片废纸,“卫生一刻钟”是师生们坚持多年的每日必修课;学生宿舍内务像部队一样,被子都叠成漂亮的“豆腐块”。这一切,成了学校最亮丽的风景线。桐乡市高级中学良好的校风,得益于这里有一支师德高尚、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教师思想道德的建设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点。要让学生求真向善、学会做人,教师自己首先要努力提高思想素质,有良好…  相似文献   

9.
《今日教育》2010,(10):F0004-F0004
重庆市九龙坡区歇台子小学位于花团锦簇的渝州路国宾大道旁,占地13.8亩,是一所设施先进、教学质量高、办学特色显著的窗口学校。学校创办于1938年.72年的办学历史为学校积淀了厚实的文化底蕴,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学校有一支“勤政务实,开拓创新”的管理团队,有一支“师德良好。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0.
王存富 《文教资料》2006,(23):154-155
应当说,要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就要提高学校教书育人的质量,要提高学校教书育人的质量,就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因此说,学校的发展应以教师为本,教师的素质应以师德师风为先。我校在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中,着力构建师德师风与业务并行的教师文化,完善对教师行为、过程和结果的考核、监督和激励等机制,精心塑造师德风范,以铸就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品牌。一、明确办学理念,高扬职业理想的旗帜——“严格学校管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文明程度,促进全面发展”。(办学理念)——“提高一批教师,打造一支名师;让每一位学生既成人又成才;…  相似文献   

11.
教师素质,重在师德,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师德建设中,坚持“外树形象、内聚人心、教师第一、学生至上”的工作原则,秉承“以爱育爱”的育人理念,通过阳光机制、阳光载体和阳光评价等有效手段,把师德建设融入到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致力锤炼阳光队伍,践行“三个育人”,构建阳光校园,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爱心浓、师德好”的阳光教师队伍,树起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阳光教育品牌,可以实现“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文化的力量     
<正>S学校是某市区域内的龙头小学,办学10年,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具备高水平的办学质量、良好的社会声誉。S学校可算得上是当地实实在在的优质学校。在我看来,优质校有三种类型:“天生丽质型”“人工型”“特色型”。“天生丽质型”的传统名校,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成果辉煌、办学资源丰富,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经验;“人工型”的优质校是指获得区域教育政策倾斜、占用大量的办学资源、有独特的办学优势的学校;“特色型”的优质校则是在常规办学基础上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3.
师德是指学校的教职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具备的思想品德和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师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育人工作质量。加强师德建设,对塑造学校形象,提高办学水平至关重要。 学校培养的人才应当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创“四有”新人,无论哪一个“有”,都要通过教师来实现,没有“四有”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四有”的学生。作为教师,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必须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目的就在于  相似文献   

14.
南昌市实验中学以“办学有特色、校园有特征、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为宗旨,努力探索、不断实践,构建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模式,2000年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他们的做法是:一、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基石,确立学校办学新思路,全面推进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模式。多年的办学实践,使他们认识到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和办学效益的困境,必须把握教育发展态势,围绕“办学有特色”这个主题,勇于创新,推陈出新。一是在教育观念上,确立“合格+特长”的人才观;二是在办学理念上,确立“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15.
阳泉宏昌学校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教学的全日制寄宿制民办学校。1998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特色教育为核心,广泛开展“两加一减”活动(“两加”指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一减”是指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在精神上减负、经济上减负、课业上减负,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使学校整体水平有了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效益稳步提高,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赞誉。一…  相似文献   

16.
潘瑾菁 《考试周刊》2012,(72):19-20
师德师风既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以师德为先。蔡元培先生曾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由此,本文认为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优秀的教师;要有优秀的教师,必先有良好的师德师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恰好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思想保障、价值导向和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17.
季洪旭 《上海教育》2007,(5B):48-49
创建学校特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大潮流。所谓学校特色是学校办学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亮点”或“品牌”,一般具有这样四个特征:一是独特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显示鲜明的个性;二是先进性,体现先进的办学价值观念,培养了大批全面发展又有特长的学生,成功地探索出某种有效教育模式;三是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波尔顿大学是英国一所历史悠久的新兴大学,也是当地发展最快的高等院校之一,经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署认可,学校排名跨入了英国高等教育学院的前25%之列。她的发展得益于“服务为本”的办学理念。我国目前地方高等院校面临着严峻的压力和激烈的竞争,在学校的办学活动中贯穿“服务为本”的理念,将学校与学生发展、当地经济发展和当地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对学校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教育(吉林)》2006,(2):F0003-F0003
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具有百年的建校历史。学校以创建现代学校,奠基幸福人生为办学理念;以“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为办学目标;以“能生存,会生活;能合作,会学习;能负责,会创造;能关心,会健美”为培养目标;以“业精、品高、乐教、善学”为教师队伍建设目标;以信息技术的有效开发和应用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20.
杜成碗 《天津教育》2002,(10):14-15
淮安市新安小学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1929年亲自创办的一所实践“生活教育”思想的学校,是江苏省首批合格实验小学。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积极实施课题带动战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了学校办学品位的不断提高。回顾我校所走过的道路,主要得益于我们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实施课题带动,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理念的提升是学校办学品位提升的前提,要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必须准确把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脉搏。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决定把课题研究作为提升学校办学理念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