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宏 《中国广播》2014,(11):87-92
本期请各位欣赏获得2009年麦鲁利奇国际广播节广播特写类大奖(第一名)的作品——《听!——伊丽莎白时代英格兰的声音》。这部特写用广播手段展示英国四百年以前的声音和那个时代人们听声音的方式,比较那个时代与现代人对声音的不同理解,思考现代人应当从那个时代继承怎样的遗产,从而调整自己的倾听方式,让自己更开放地与自然和外界沟通。本文从学术性、趣味性、古典与现代的连接三个方面探讨如何用广播手段做杰出的声音考古。  相似文献   

2.
李宏 《中国广播》2012,(4):74-77
旨在探索数字时代广播特写创作与发展对策的《国际思想库:数字时代的广播特写》会议,于2012年1月27、28日在德国莱比锡召开。会议的发起人、主持人彼得·莱昂哈特·布朗(Peter Leonhard Braun)于会议闭幕当晚意外地被授予2012“阿克塞尔·埃格布莱许特荣誉奖”。这是被称为“广播特写之父”的布朗先生第二次获得终身成就奖。本文以此为契机介绍了他的主要成就和他对广播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范明 《中国广播》2011,(6):51-54
广播特写是一种最能充分展示广播声音特点的节目样态之一,世界很多国家的广播电台把它作为代表一家电台业务水准的节目样态而予以高度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特写的实践与理念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本文结合作者参与国际广播节目评奖的实践,参考国际广播特写的最新发展趋势,对广播特写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旨在借鉴广播特写的理念与手段,丰富广播新闻节目的表现形式,开拓广播新闻节目的内涵,以期进一步提升广播新闻节目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陈芳 《新闻世界》2011,(1):39-40
广播特写是运用语言和实况音响,以类似影视特写镜头的方式,真实、突出地再现客观事物、人物及其活动场景的专稿形式。广播特写的特点是:选材的吸引力、角度的独到、音响的生动、人物形象的鲜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实践应用的角度出发,运用当今广播中较为新颖的理念,阐述了音响在广播节目尤其是广播特写中的运用。笔者认为音响运用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添加或包装过程,因为音响本身就是作品。这种理念的转变,有益于广播人更好地理解国外的最新作品,做好做精广播特写。  相似文献   

6.
陈一斌 《声屏世界》2007,(11):25-25
广播新闻应如何扬长避短,发挥其特有的优势?笔者认为,好听的广播新闻,除了语言的生动表述外,在写作上要注重细节描写,特别是广播通讯、专题和特写等类体裁的作品,更需要通过丰富而传神的细节描写来提升广播新闻活力。  相似文献   

7.
李宏 《中国广播》2012,(11):88-89
作为2012年第38届国际广播特写会议展播作品,美国芝加哥电台朱莉·夏皮罗和英国垂树制作广播节目公司艾伦·豪尔共同创作的广播特写《你诚挚的》(《Yours Truly》)赢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本文除了介绍一年一度的国际广播特写会议的情况之外,重点介绍这部由英美广播人合作的《你诚挚的》的创作动因、创作过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广播评论发展呈现出新特点,具体表现为:赋新闻以思想、评论速度加快、选题和形式日趋多样化、评论员队伍逐渐扩大、广播元素更加鲜明等。新时期的广播人也需要紧跟时代脉搏,推进广播评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宏 《中国广播》2016,(2):87-92
广播特写《李子花瓣上的雪——来自日本春天的故事》由德国广播特写独立制作人玛尔特·雅司朴生(Malte Jaspersen)采制,是2005年国际广播特写大会展播的作品。本文从音响的采录、音乐的运用等方面赏析玛尔特·雅司朴生如何从西方人的视角来观察、记录日本人的故事,用音响来描画他心中的日本春天。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带给广播的是什么?广播要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应对新媒体的考验呢?做何种改变,方能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在新媒体时代彰显广播魅力呢?这些都是广播人应思考的问题。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崛起为广播技术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传统广播技术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发挥其优势,成为一个严峻的课题.本文阐述了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发展的形势和发展趋势,分析了网络广播技术的优势,并提出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发展策略,旨在促进广播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意义上的广播不得不思新求变。作者以近十年来佳木斯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在融媒体领域涅槃般地探索出了碎片化传播时代,取新媒体之长,补传统媒体之短,找到了逆风飞扬、融合共生的发展之道为例,对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破茧化蝶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媒体技术不断发展,为当今新媒体时代带来了传播方式的革命。新媒体时代广播的跨界发展打破了原有时空的区隔,为如今社会提供了更准确、更有效、更丰富的广播信息发展。笔者首先对新型传播媒体进行了概述,并此基础总结了新媒体下广播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系统的分析了在新媒体时代该如何建设好广播技术。  相似文献   

14.
当前,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快速、自由、开放、海量等优势,彻底改变了原有的社会舆论生态和新闻传播格局。而电视传播也在大力进行整合提速。在夹缝中生存的广播应当如何突围、如何生存发展?作者认为,广播应该发挥和放大先天优势,整合运用新媒体时代的各种传播手段和运作方式,满足受众的新需求,树立广播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15.
沈黎 《新闻世界》2014,(3):34-35
处在这个目不暇接的新媒体时代,创新是发展的永恒主题。与人类共处已达百年之久的传统广播如何发展,广播新闻的创新使命艰巨。本文从内容、采编流程和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广播媒体创新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各种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和普及,媒介发展全面步入了新媒体时代,广播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广播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广播媒体为了抢抓发展机遇,必须紧跟新媒体时代发展的趋势,发挥自身强大优势,借助新媒体的资源,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走台网融合、台网一体化之路,打造全新的全媒体聚合平台,增强广播媒体的媒介竞争力,促进广播媒体更加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广播媒体如何更加高效地借助新媒体的角度探析新时期广播媒体的发展方针及策略。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广播发展永恒的话题。体现时代,把握规律,富于创造,是时代赋予广播人的责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广播,这是广播发展战略的一个核心,也是提高广播综合实力的一个关键。这“一个核心”、“一个关键”确定了广播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现代新媒体技术在不断发展并逐渐进入广播传媒领域。新媒体对传统广播技术的影响是弊是利争论已久。在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究竟应该如何发展,是广播技术研究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广播技术特点,提出发展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大冲击了传统媒体行业,尤其是广播媒体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危机,如何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挖掘广播媒体的优势,提升广播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尤为关键.本文先就新媒体时代对广播媒体的冲击作简要的分析,而后分析论述新媒体时代下广播媒体的发展优势,最后提出新媒体时代广播市场化节目的探索与实践策略,包括落实大数据营销、打造融媒体平台、广播的品牌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自从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便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给予了高度重视,这对传统广播来说,不但是机遇,同样也是挑战。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广播如何维护自身的地位,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篇文章首先介绍了融媒体时代的内涵和特征,其次对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广播发展造成的影响,最后分析了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广播发展的路径以及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