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传统计算机硬件类课程实验教学受时间、场地、硬件设备等限制的问题,探索基于在线交互实验的计算机硬件类课程实验教学手段,设计并搭建基于MOOC的FPGA远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支持学生随时随地在线学习和实验,解决时空限制问题,提高了实验设备利用率;支持使用FPGA教学的多门硬件类课程的在线实验,实现了课程间的衔...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现有《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软件类专业学生硬件基础知识薄弱、一般地方高校硬件设备不足等实际情况,提出基于Logisim平台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方法。采用该方法能够降低学生实验难度、消除软件类专业学生对硬件实验的畏惧心理,提高实验效率,让学生更好掌握CPU设计方法和过程。具体阐述了采用Logisim平台开展实验教学的优点、实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和管理方式等,可为其它高校开展《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EDA》课程在计算机专业硬件体系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传统计算机硬件类课程实验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将EDA技术的应用贯穿于计算机专业硬件体系实验教学中的论点.介绍了《EDA》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并论述了如何构建系统的EDA实验教学体系,采用SOPC实验平台和EDA工具,使《EDA》课程成为计算机专业硬件体系实验教学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4.
由于计算机图形学的课程特点,当前其实验教学多停留在对相关算法的编程验证阶段,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效果较差,教学方法与实践应用严重脱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构建了面向矿业类高校学生的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教学平台,学生使用该平台不但可以完成验证性实验,而且通过平台提供的"地下病害信息三维可视化"和"地层数据三维可视化"两个实验教学子系统,可以较好地完成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这种将计算机图形学基本理论与行业应用实践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式,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实践表明,该平台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改善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是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相互融合的体现,是教育向互联网的扩展。从计算机硬件实验课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创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网络架构。重点探讨了在"互联网+"环境中对计算机硬件课程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建设和设计,研究了建设"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硬件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各项技术,为实验教学的多样化和移动实验课堂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1):137-140
以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类实验教学为例,系统地阐述了计算机类实验课堂教学环境管理系统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等研发流程。该系统结合B/S、C/S结构,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15开发工具以及MVC框架,实现了实验课堂教学问题反馈、计算机教学运行时间统计等功能,为促进计算机类实验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计算机硬件类实验课程存在的"一课一平台"的现象,提出建立基于FPGA的硬件类课程远程虚拟实验平台,较好地解决了硬件实验课受时间和场地限制的弊端,实现了"一台多用"和"多课程贯通"。试点应用表明,该平台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使用该平台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系统综合和系统分析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硬件课程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现有的实验平台无法满足各高校的实验教学需求.该文通过对国内计算机硬件实验平台现状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采用主流的硬件设计技术,实现了一个功能更全面、运行更稳定、性能更强大、使用更方便、成本更低廉的实验平台.该平台通用性强,灵活性高,接口丰富,具有良好的运行效率和交互性,支持多门硬件课程的实验需求,必将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从高校计算机硬件课程实验教学的实际出发,分析目前计算机硬件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编写优秀的实验教材、规范实验报告、开发数字化实验资源、改革实验教学方式、优化实验教学考核方法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计算机硬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子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对数字逻辑传统实验进行移植仿真教学,改革数字逻辑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综合训练3个层次,熟悉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设计一批实用性强的EDA实验项目,解决了学生学习硬件知识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综合运用设计的能力。有望提高该课程乃至其他计算机硬件课程的实验教学效果,化解实验教学难点,培养出更多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