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改造世界、适应环境、形成自己特有的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历史上的各派思想家,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这方面,儒家,尤其是原始儒家的贡献最为突出。直到今天,儒家思想对于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孔子的经济伦理理想及其对现代民族精神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桂伟 《小学校长》2006,(4):13-1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其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意识和心理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体现,它是一个民族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学校德育的根基。  相似文献   

3.
张玉兰 《时代教育》2006,(12):121-121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稳固、持久而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品质,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贯穿古今的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4.
一个民族从萌芽、成型到发展、壮大,总有与其相适应的民族精神相伴随。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产生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娄方应 《贵州教育》2010,(3):7-7,1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是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漫长历史的积淀与升华,  相似文献   

6.
一个民族从萌芽、成型到发展、壮大,总有与其相适应的民族精神相伴随.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产生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民族精神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每个民族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血脉和风骨,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的集中体现。一个民族没有优秀的精神品格,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个国家没有凝聚人心的民族精神,就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强大的凝聚力和卓越的创造力。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保护和发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政策,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以勤劳、勇敢和智慧,形成了多姿多彩、独具魅力的民族传统文化,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所谓民族精神,就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适应环境、改造世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它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化传统、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一种能激发民族奋发向上、顽强进取的精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近年来,影响中国重大事件频发,其激发出来的民族精神,促进了中国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3.
论传统儒学思想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是由该民族的传统的思想、文化长期熏陶、培育、凝结而成的,它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的结晶和表现。就我们中华民族而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正是我们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传统培育的结果,它凝结了我们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一般言,儒、释、道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但尤以儒家思想文化最能代表和体现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对中华民族精神之形成,发挥的作用和影响也最大。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博大精深,概而言之有家国一体等十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且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不仅是一个民族告别落…  相似文献   

15.
《上海教育》2004,(8S):50-5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传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这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了这个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主要内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江泽民素质教育思想的主线和中心。  相似文献   

17.
商宗伟 《中国德育》2005,(9):24-24,29
民族精神,不仅是一个民族告别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而且是维护一个民族稳定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长期实践中,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作为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应不失时机地、旗帜鲜明地、积极有效地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为该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积极与进步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统称,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观念和思想感情等的综合反映。所谓中华民族精神,则是指深深蕴涵于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并维系着我们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到底应该弘扬哪些方面呢?如何来弘扬呢?下面我们展开来进行论述。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必然是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首先,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是一个勇于反抗外族侵略、酷爱自由和富于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是生活在中国境内的56个民族及海外华人以中华文化和一定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而组成的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精神则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巨大力量,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炽热的爱国情怀,舍身取义、勇于奉献的民族气节,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凝聚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