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研发能力是衡量企业创新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正致力于提高国家产业研发创新能力,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在美国税改和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本文选择2017至2018年高新技术企业和部分非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比分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反应和受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美国税改和中美贸易摩擦两个时期,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股价均发生了负向波动;中美贸易摩擦负向效应的持续期间逐步缩短,甚至出现积极效应。面对现状,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从营商环境、税收政策等方面,切实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加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美贸易往来的深化和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增长,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随之加深,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越来越大,引发了美国对来自中国的产品的各种抵制,中美贸易摩擦更加严重。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分析了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不平稳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对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借助沪深港通场景,利用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多期倍差模型检验了股票市场开放对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股票市场开放促进企业参与研发国际化活动,且主要通过外国投资者的价值信息需求促使企业形成长期视野而实现,即“迎合效应”。进一步检验发现,上述政策效果对东部地区企业更显著,主要促进企业在美国以外地区开展的研发国际化活动。本文建议,政府应重点完善外国投资者关系管理,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投资者互动形式,同时继续降低外资准入门槛,加强外资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4.
美国单方面发起的本轮贸易战,给中国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本文通过文本挖掘技术在微观层面上识别出感知到贸易战影响的A股上市公司,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中美贸易战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受中美贸易战影响的企业显著增加了研发投资,这种倒逼效应在进行多种检验后保持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行业竞争程度能够正向调节这种倒逼效应,市场竞争越充分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倒逼效应越大。同时,中美贸易战对研发投资的倒逼效应在国有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以及处于受直接制裁行业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贸易摩擦是否影响中国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升级发展,企业附加值、研发投入对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的专利申请影响究竟如何,是本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本研究以现有文献为基础,构建了检验模型,以2013~2018年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贸易摩擦确实严重影响了企业附加值以及发展,研发支出对专利申请的影响效应显著,研发人员数量则无显著效应,专利密集度越高产业受到的贸易摩擦影响程度越低。据此,本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学学研究》2021,39(4):683-694
长期经济衰退下不同类型的研发投资转换、特别是利用式向探索式研发转换,被认为是持续创新、革命性技术产生的重要环节。首先,借助Aghion融资约束对周期性研发活动影响的基本思想,阐述了研发投入跳跃、吸收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其次,用2010-2017年间我国深市A股及创业板345个企业与美国纳斯达克市场247企业的样本数据对中美两国企业研发投入跳跃的特征进行比较,发现中国的研发投入跳跃较为保守且主要由大企业完成;最后,实证检验发现:研发投入跳跃对中国企业的经营绩效有促进作用,对价值绩效具有负向影响,而美国企业与之相反;吸收能力在研发投入跳跃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中两国均表现为负向调节;但对美国企业价值绩效的调节显著为正,对中国的价值绩效调节不显著,这反映了两国企业在开拓前瞻性技术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李昊洋  程小可  高升好 《科学学研究》2017,35(11):1680-1690
以2009-2015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实证检验了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颁布使企业研发投入显著增加,这种影响在高税率企业或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通过降低企业税负提高了企业参与研发活动的积极性。此外该政策不仅有效促进了企业研发活动的资产投入,还对研发活动的人力资源投入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经济的十字路口,贸易保护和单边主义蔓延,美国为维护其经济地位而故意挑起贸易争端。知识产权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通过研究日美贸易摩擦中的知识产权因素可以为当前中国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提供参考。文章对日美贸易摩擦进行了回顾,总结了日美贸易摩擦中的知识产权因素,指出知识产权是国际贸易摩擦的引爆剂和管理国际贸易的重要工具,知识产权政策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国内反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创新战略》中,美国发起的清洁能源革命将进一步强化美国的技术领先优势,加剧已非常激烈的新能源竞争;知识产权政策将使中美知识产权纠纷进一步升级,并逐步成为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的"新借口"和美国"敲打"中国的新手段;新的《横向并购指南》扩大了执法机构的自由裁量权,增加了中国企业在美开展并购活动的不确定性;国内外市场准入制度帮助美国企业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并限制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为此,中国应加强对《美国创新战略》实施影响的应对部署,加强对美国创新政策的研究以争取主动权,加强对WTO研发补贴、创新政策等相关规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中美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越来越活跃,尤其入世以来,中美双方的贸易金额并未出现预料中的那种大升大降,贸易摩擦也并未随之减少。近年来,中美农产品贸易不断呈现新的特点,农产品贸易存在的争端也是中美双边贸易摩擦的焦点之一。两国应本着互惠互利原则调整农产品贸易政策,使农产品贸易取得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研发国际化是企业实现创新追赶的重大战略选择,但目前鲜有研究实证探讨外资股东和CEO对该战略的潜在影响。基于2011-2016年中国A股制造业高科技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本研究剖析了外资持股与企业研发国际化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 CEO决策视野和两职兼任在其间的情境影响。研究结论显示:第一,外资持股对企业研发国际化深度、广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随着CEO决策视野逐渐变短,外资持股对企业研发国际化深度、广度的正向影响将随之减弱;第三,当CEO两职兼任时,CEO短期决策视野在外资持股与企业研发国际化深度、广度关系间的负向调节作用将增强。  相似文献   

12.
主动扩大进口是新时期中国外贸政策的重大转变。基于H-K三元边际分析框架,测度了2001-2018年中国对58个主要贸易伙伴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长的扩展边际、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长的“投入—产出”机制,并采用三阶段DEA衡量了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长效率。最后,从制度距离层面考察了影响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长技术效率的内在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长主要依赖于种类增长,“价高量低”是当前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长具有显著的国别间异质性,且其进口增长扩展边际和价格边际的极化现象不容忽视。(2)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长的效率水平较高,规模效率增长是其技术效率增长的主要原因,相比之下,纯技术效率比规模效率更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3)经济制度距离和政治制度距离是影响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长技术效率的重要内部因素,中国政府需高度重视国家制度及治理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工业企业与中国海关的微观匹配数据,结合倾向得分匹配变权估计系统研究了进口、出口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进口会提高企业出口与研发创新的概率,并且对高技术行业企业促进作用更强;出口对非研发企业的创新行为促进并不显著,却能够提高研发企业创新深化的概率,并且在中低技术行业企业中更为明显。此外,文章通过研究得到进口、出口与企业创新的最优决策:以进口带动企业的研发创新,部分研发企业再通过促进出口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深化,该结论在引入行业异质性特征情形下仍稳健。本研究为客观评估贸易开放对企业创新影响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同时为进一步实施开放经济下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立足于中国科技创新投入高速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放缓的典型事实,从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本协同发展的视角,探讨如何破解科技创新困境的问题。首先分析了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本相互作用的协同机理,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本的协同效应,并探讨了两者协同效应的行业差异。研究发现:单独自主研发创新、合作研发创新、非研发创新均没有提升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三者与人力资本的协同互动具有显著促进效应,这说明实现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本协同发展,是破解中国科技创新困境、“研发—生产率悖论”以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本与科技创新的协同效应存在行业差异,高技术行业中两者的协同效应不明显,这可能与高技术行业需要更高的人力资本与之协同有关。本文的发现为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对中国走出科技创新困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政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运用40个国家或地区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进口对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进口对一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保险进口对发达国家中高技术密集度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促进作用较大;运输通讯进口有利于发展中国家高技术密集度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提高;商务服务进口对发展中国家中技术密集度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升级的促进效应较大。  相似文献   

16.
樊钱涛 《科学学研究》2020,38(3):506-514
本文基于中美日三国创新领导企业2012年到2017年的相关数据,分别采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进行扩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估计,通过企业研发资本产出效应的跨国比较,探讨中国特殊的产业发展机制。回归结果显示创新领导企业之间存在明显不同的投入产出效应;中国创新领导企业的研发资本相比物质资本具有更高的产出贡献率;在中高技术产业和中低技术产业,中国企业的研发资本具有相对较高的产出贡献率;在高技术产业,中国的大企业具有较高的研发效率;中国创新领导企业总体上正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运用2000-2016年中国制造业15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从垂直(前向、后向)和水平两个维度测算产业间R&D溢出量,考察多维产业间R&D溢出对制造业TFP的影响及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并探讨产业间溢出效应的行业异质性。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各类产业间溢出都有助于TFP增长,但产业自身的研发投入仍是影响TFP的核心因素;人力资本制约产业间溢出效应,并使其具有非线性特征,食品和烟草制造业等6个低技术产业的人力资本水平有待提高;分行业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TFP增长主要依靠自身研发存量,行业间R&D溢出没有呈现出良性循环,低技术产业则更多地依赖关联行业的技术进步,而内生创新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18.
俞立平  戴化勇  蔡绍洪 《科研管理》2019,40(10):116-125
从创新数量、创新质量角度分析创新对外贸出口的作用机制与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创新数量的微观作用机制包括提高企业竞争优势、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宏观作用机制包括加强国际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文化等。创新质量的微观作用机制包括有利于企业形成蓝海战略、企业创新成果的良性反馈效应,宏观作用机制包括催生新兴产业、提升全球价值链、改善国家贸易环境等等。在此基础上,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创新数量、创新质量对外贸出口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数量对外贸出口呈现U型曲线。并且具有外贸出口门槛效应,即随着外贸出口门槛水平增高,创新数量贡献的弹性增大;创新数量存在“U型陷阱”与“低外贸出口”效应;创新质量水平较低,与外贸出口无关。  相似文献   

19.
李凡  代永玮  张迪 《科研管理》2022,43(3):125-133
    创新绩效提升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已有研究基本构建了内部知识创造系统、外部知识获取系统和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研究框架,但外部知识获取系统并没有包含企业出口要素。本文尝试以中国209家高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外部知识获取系统中纳入出口要素,拓展构建了创新绩效的研究框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企业出口活动、研发合作、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四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证实了吸收能力是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发现吸收能力不仅能直接促进创新绩效,还在出口活动、研发合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存在中介作用;高技术企业的出口活动与吸收能力之间同时存在“自我选择”与“出口学习”效应;研发合作、吸收能力与出口活动之间存在“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