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校园系统是美国公立大学普遍采用的治理模式之一。作为美国公立大学的典型代表,纽约州立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总校与分校互为支撑、互为补充的治理模式,以董事会、校长、教授会等为基础的总校治理结构,与拥有较大自主权的分校治理结构,两者共同为纽约州立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这种治理模式有助于多校园大学系统统筹规划,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行政效率,且能够有效协调分校、总校及其与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多校园大学系统已经成为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管理的主导模式.总校与分校之间在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以及其他利益群体权力的划分是多校园大学内部管理的核心问题.管理和运作一个多校园大学事实上就是一种不断寻求平衡的行为和过程,关注及思考总校与分校、效率与效益、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于深入讨论美国多校园大学管理模式是有相当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美国加州大学多校区系统的发展历史和总校-分校关系的演变,对加州大学多校区系统未来发展的三种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加州大学系统是在长期发展中各方力量不断博弈的历史产物,总校和分校的权力界限也在冲突中不断调整,但总体上加州大学在不断向分权化发展.中国大学在多校区办学的实践中虽然很难直接采用美国加州大学系统的模式,但可以借鉴加州大学的办学经验,着眼长远,处理好总校与异地校区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依据档案文献可知,今陕西理工学院与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总校和分校、由西北联大师范学院发展而成的国立西北大学教育学系等高校和专业承继脉络明显。其办学源头可追溯至1944年1月创建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总校与1946年春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分校(陕南分校)。早期师资主要源于西北联大继承者西北大学及其后继学校陕西师范大学等,有“师”、“工”两源,其前世今生均与西北联大及其子体学校或后继学校血脉相连,是西北联大留给陕南的一笔高等教育遗产。  相似文献   

5.
依据档案文献与当事人回忆史料 ,订正所谓“抗大太行分校”之误说 ,阐述 194 5年 3月 ,以抗大太行大队和太行军区参谋训练队为基础组建的抗大分校 ,仍沿用了六分校之名称。并对分校校首长、隶属关系、学员来源和学校驻地等进行考实 ;对《抗大史》敌后总校组织序列的疏漏与错误给予补正 ;并对 1936年 6月 1日创建的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校首长、教育委员会和抗大总校军政委员会予以辨析  相似文献   

6.
《江西教育》2012,(25):49
南昌大学附属小学是南昌市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所品牌学校。学校始建于1960年,现有2800多名学生,150多名教职工,形成了以青山湖总校为主体、东湖分校和红谷滩分校为双翼的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格局。在学校的校歌里有这样的歌词:"珍爱生命,传承文明,阳光少年茁壮长;  相似文献   

7.
作为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在近150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多校区办学体系和以共同治理为特色的内部治理结构,对其办学质量和国际声誉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加州大学系统中,总校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对整个学校的管理进行制度框架的设定,分校在总校的统一框架下灵活地运营和管理各自学校的具体事务,总校和分校的关系体现了加州大学兼顾统一性与多元性的平衡,即"一体多元"的治理特点。文章剖析了加州大学系统多主体共同治理的组织体系,以期对我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问号1:分校和分校区是一回事吗? 高校里的分校是与总校相对而言,即一个学校两地办学。这个“地”可以与总校在同一座城市,也可以跨到外地甚至跨到外省的某个城市。1977年刚恢复高考的时候,为了满足。被耽搁的一代。  相似文献   

9.
校园网络面临挑战一个完整的校园信息系统分为硬件平台集成和信息系统内容应用两部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的。目前,在很多学校拥有多条出口链路的情况下,校园网在硬件平台方面普遍面临模块独立、带宽资源浪费、信息发布系统瓶颈等问题。在校园网内容提供和发布方面,则遇到无法在任意地点实现校内信息的查询、无法保证分校与总校之间财务数据的安全传递等问题。Array Networks的对策Array Networks公司的校园网络解决方案包括应用优化和应用安全两部分,其整体功能架构如下图所示:通过智能DNS和链路负载均衡功能帮助学校充分利用多条广域…  相似文献   

10.
克拉克·克尔在担任美国加州大学总校长期间,实现了加州大学管理分权趋势萌芽半个多世纪后第一次大刀阔斧的分权管理改革。在对大学管理和多校园大学系统的利弊进行深入分析后,克尔认为,多校园大学中每个分校才是基本的忠诚单位,大学则是服务于分校的高级机构,在维持一个大学的前提下,分校必须掌管基本事务的决策权。但是,克尔也强调权力的制衡,认为在多校园大学系统与分校关系问题上,集权与分权的程度是动态发展的,没有黄金法则。  相似文献   

11.
滕燕华 《成人教育》2021,41(12):21-26
协同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新模式,有利于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有利于建立合作交流机制,有利于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理性分析开放教育的集聚优势及高新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实践,存在着传统办学体制机制障碍、教师思维定势和认知模式固化以及标准质量和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等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厘清总校与分校独立运行与协同合作、总校一体化与分校差异化的两个关系,构建"1+2"服务体系,全面培养教师协作领导力等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2.
在城乡一体化办学中,主要通过总校支教教师输出、业务培训输入、课堂教学引领、学生管理渗透和作业优化等方式,促进总校与分校语文教育资源的融合,优化乡村学校语文教育资源配置,提升乡村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名校办分校,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其形式多样,有分校,有集团、联盟,有托管兼并等多种类型。它适应了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城市化发展趋势,满足了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择校热",促进了基础教育的高位均衡。但是有些名校的分校,办学定位不准,办学目标不明确,简单地模仿总校,或者自行其是,完全没有总校的味道,徒有名校的虚名,长此以往,既不能让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实验学校鲅鱼圈分校(以下简称分校)坐落于辽宁省营口市美丽的鲅鱼圈经济开发区,是营口市鲅鱼圈区政府委托辽宁省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总校)全权管理的一所全日制九年一贯制学校,始建于2008年,于2009年10月开始试运行。鲅鱼圈分校的创办与发展,是鲅鱼圈经济开发区教育改革的新举措,是辽宁省实验学校发挥示范作用、服务区域教育发展的新探索。两年多来,在省政府的关心下,在省教育厅、营口市政府和沈阳师范大学的指导下,辽宁省实验学校与鲅鱼圈区  相似文献   

15.
自2004年以来,我校先后开办了7所分校。我们的思路是,名校办分校要遵循教育规律,不能搞“连锁宿”,要搞“联邦制”。让总校与分校在成长中互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会计函授学校吕梁分校建校以来 ,校领导一班人发扬老区精神 ,坚持独特的办学方向 ,开拓、创新、求实、进取 ,结合本地区会计队伍的实际状况 ,采用不离岗、不脱产、远距离、正规化的办学形式 ,辅之以函授、电教、面授三位一体的教学手段 ,为改变吕梁地区财会队伍的落后状况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校也多次被评为省校的先进分校 ,连续 7次被中华会计函授总校评为全国先进办学单位。19 91年 ,省财政厅在吕梁分校召开了会计函授教育现场会 ,会后作出了《关于学习吕梁分校的决定》。 1997年分校被财政部中华会计函授总校授予“十佳办学单位”…  相似文献   

17.
张家港市泗港小学座落于城西泗杨路,校园占地面积24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100平方米。学校创办于1908年,现建制为"1+1",即由1个总校和1个分校组成。百年风雨,学校一直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文明、健康、求实、创新"的校风,"爱心、责任、搏进、创优"的教风,"自主、探究、合作、创造"的学风经  相似文献   

18.
河北区狮子林第二小学总校和分校,均座落在海河狮子林桥附近的小胡同里,校园面积小,各项设备简陋,办学条件很差,但是这个学校有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她们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因此,这个学校的教职工队伍是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他们培养的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一九七八年以来,年年升学率为百分之百;校男女排球队多次获得区里冠军,今年男女队又双获市里冠军。校党支部  相似文献   

19.
闫梅 《宁夏教育》2010,(5):27-28
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行动计划,银川市唐徕回民小学与北塔小学、兴庆区三小与八小迈出了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第一步,开展了城乡之间、城市之间的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行动计划“联合发展体”试点工作,旨在利用总校的品牌效应,让分校享受到总校品牌带给它的效益,实现互动双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安徽老年大学从1988年起,分别与驻合肥的省直、中直单位联合,开设了安徽老年大学分校,从而缓解了总校的招生压力,方便了广大老同志就近就便入学。为加强分校间横向联系,自2002年5月起成立了安徽老年大学分校联谊会。分校联谊会在安徽老年大学指导下工作,主要任务是组织分校开展教学成果展示,现场观摩,文艺汇演,经验交流,理论研讨,考察学习,发展会员等。分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