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采用自编体育锻炼评价量表研究工具对河南省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确定了影响河南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以此改进大学的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为推动全民健身计划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微时代"手机与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作为切入点,采用问卷调查法、心理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部分高校大学生发放《心理健康诊断问卷》与《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问卷》,探讨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贡献。研究结果: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高效能性;课余体育锻炼各因子与心理健康不同纬度间有高度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普通高校的1842名大学生和166名体育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内容丰富,但开展情况一般;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经常锻炼的习惯差。多元化的体育价值观与较高的体育兴趣是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直接动力;体育氛围、体育教育等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间接因素。建议高校积极转变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支持和引导大学生把多元化的体育价值观变成真正的锻炼动力,积极参加课余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延安大学1000名大学生从课余体育锻炼的态度、动机、运动项目的选择、投入的时间和频度以及影响大学生课余体育开展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探求大学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里随机抽取1600人发放问卷。针对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里随机抽取1600人发放问卷。针对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对策。  相似文献   

7.
方放 《成才之路》2009,(18):3-4
对哈尔滨市普通高校600名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基本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主要以课余进行体育锻炼为主,但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学生不但人数有限且锻炼的连续性较差。其中影响大学生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时间”。为此,针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更新自我观念和改变价值取向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课余体育锻炼是大学体育选项课外的一样重要的身体活动形式.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杭州地区高校大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的参与动机、活动内容、参与形式、参与频率及时间、活动场地、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严纲  王程 《考试周刊》2007,(50):84-85
通过对江苏省20所普通高校高年级(3、4年级)男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得知:江苏省高年级男女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动机、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形式、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参与课余体育活动影响因素等方面有着显著异同。本文根据研究提出了目前江苏高年级男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南京市普通高校三四年级男女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得知男女大学生在参与课余体育活动时都有强身健体、娱乐消遣的动机,男生主要需求“消遣”,女生主要需求“美体”;在男女大学生钟情于有组织的或半组织的课余体育锻炼形式中,男生更需求“自由活动”,女生更需求“俱乐部”;男女大学生课余活动内容需求与教学内容基本一致,但男生趋向于需求“竞争性”、“激烈性”项目,女生趋向于需求“活跃性”、“协调性”的项目;学习压力、场地器材影响男女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但男生更表现为“自身思想”原因,女生对活动的“组织和指导”需求更高。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制定以健美操、球类、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等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处方,进行实验,探讨应用健身运动处方进行大学生耐力素质锻炼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按照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对大学生耐力素质及各项身体指标有良好的作用,对身体机能亦有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烈锋 《鄂州大学学报》2006,13(6):72-74,80
该文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提出:对大学生终身(终生身体)体育的意识培养,应激发学生运碧芑趣.要关注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并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多渠道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大学生热爱体育活动和欣赏体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在校大学生在体育锻炼及各选项课中人数比例、学习成绩、达标情况对比比较中所存在的性格及成绩的不同差异,采用别列克林心理检测表进行尝试,对学生性格与参加体育活动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他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高校内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和考核项目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相对体质差异的大学生,其考核项目标准的制定不利于学生练习兴趣的提高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从而提出了“过程评价”的观点,并进行了尝试性改革。实践证明,“过程评价”的考核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比较均衡地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形体训练在高职院校教学中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它是高职院校实施体育美育的有效手段;是高职院校加强人才包装,实现人才"内秀外美"的重要内容.加强形体训练不仅身体素质、身体姿态得到提高,而且还能培养高雅的气质和风度,为今后培养自觉锻炼习惯和终身锻炼意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阐述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说明体育锻炼能够改善大学生的情绪和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希望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加大体育锻炼的分量,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学生课堂教学和课外锻炼的情况,在体质测定和身体健康状况询问的基础上,通过开具运动处方,对学生体育活动的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项目等进行控制与干预。本文对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教学对增强学生的体质有明显效果,是提高学生体质的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瑜伽集娱乐、运动、艺术于一体的独特魅力迎合了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文化需求.而且,瑜伽运动的开展对高校校园体育丈化具有深远影响:能够满足青年大学生的个性心理需求、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终身体育习惯,并且与高校体育改革的目标一致,培养出复合型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健康行为管理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体质监测、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健康行为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发现:缺少适度的体育锻炼是导致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缺少锻炼伙伴、缺乏运动器材、课余时间少,运动场管收费等又是制约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关键因素.针对调查结果,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教育中有着重要的现实地位和历史使命,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是终身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析和研究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影响锻炼的相关因素,对指导学生长期从事体育锻炼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