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在的家长普遍关心青少年子女的教育,但是他们所关注的核心往往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又不给家长捅娄子,家长的心就是踏实的;反之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家长就会如坐针毡。虽然大家都在谈论素质教育,但在多数家长和教师心目中,同学习以外的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2.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转变的今天,广大教师,家长同志们考虑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对心理健康课及心理健康标准没有认识或认识不全面。学校追求升学率,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学生希望自己能够考上一所好大学,所有这些都注定使人们关注学业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而导致了农村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综观我国的素质教育,轰轰烈烈,遍及全国,然而其实质却不很相同。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真”素质教育,一类是“假”素质教育。一些真正搞素质教育的学校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面临着许多实际的困难,甚至陷入无法生存的境地,素质教育改革举步维艰。二、素质教育难以深入下去的表层原因一是来自家长的压力。大多数家长最主要的目的和唯一的希望就是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升入重点高中或大学。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他们认为能升入大学最好的方法和途径就是苦学、多学,搞素质教育不让孩子学习,这不是拿我们的孩子“…  相似文献   

4.
姜新杰 《上海教育》2013,(27):12-12
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内心希望孩子能够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但在应试体制未有显著改变的今天。他们不得不给孩子增加砝码。  相似文献   

5.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却向幼儿园提出疑问:为什么不教孩子拼音、认字?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样的要求确实违背了幼儿教育的规律。幼儿园究竟应该教什么呢?本文综合各方面的教育观点全面看素质教育,认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促进幼儿素质全面发展必须要从音乐教育抓起,我们应该培养孩子成为具有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正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进,更新了教育观念,学会了诸如:“快乐教育,赏识教育”等。有些家长便认为只要孩子快乐,不管孩子做什么,做法是否得当,只要他觉得高兴就任由他去做,甚至鼓励他去做就是赏识教育。不料,这些所谓的“赏识”,却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是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相似文献   

7.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钢琴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孩子不愿学琴、家长强迫孩子学琴的状况。大多数家长认为.学琴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全面地培养孩子,  相似文献   

8.
李青 《班主任》2014,(7):46-47
在考试压力下,许多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的家长甚至只看重成绩,对学校举行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概不让孩子参与。因为在这些家长心中,有一份深深的担忧:参加活动会让孩子分心,影响学习成绩。我们班小宇的爸爸就是这样一位家长。  相似文献   

9.
王学红 《湖南教育》2004,(24):12-12
当下.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了,学校、家长、学生都在忙。忙些什么?看起来纷繁万端,细想起来落脚点不外乎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就像是一个圆,弧线无论怎样延伸.都会被圆心牵引。  相似文献   

10.
"学习成绩不是孩子学习的唯一。"——东子"我的学习成绩总是超过爸爸的预期。"——范姜国爸爸东子说:大多数家长认为只有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将来才会成才,有出息。但他们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每个人都具备多种能力,只是突出点不同。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只能证明他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执行力比较强,但这只是个人能力的一部分: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不能说明他们的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创  相似文献   

11.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以说是每个家长的共同追求。为此,家长们都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他们渴望孩子越来越聪明,成绩越来越好,将来出人头地。然而,这种重智轻德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已不适应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更不适应培养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各种历史因素,目前我国有部分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甚至在农村,有的家长每日为生计奔波,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教育孩子,使孩子的心理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一、教育观念片面根据有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大部分家长存在教育观念上的问题。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一般体现在两个极端方面。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有的家长则不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忽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导致孩子的成长不健康。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错误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过分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根据有关的调查显示,12.7%的家长片面地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别的无所谓。在这些家长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学习成绩好更重要,他们一般都是以成绩为准则来评价孩子的好坏。导致许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身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有的孩子甚至产生了厌学的心理。2.忽视对孩子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大概有30%左右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严重缺乏足够的社交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好孩子?对于这个问题,许多家长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能考上重点中学,就是好孩子。就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有的家长只要孩子专心读书,其他什么事都由家长代劳;有的家长不愿孩子当班队干部,怕影响学习;有的家长不愿让孩子参加班队活动,认为孩子到学校就是读书,只要书读好,活  相似文献   

14.
高美华 《现代家教》2000,(10):22-23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家长要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一、教孩子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一些孩子之所以学习成绩不好,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因为不会学习,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有的孩子上课不知怎样听讲,不知怎样记笔记,等等。方法不得当,学习自然不会有好效果。因此,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学校和家长越来越重视小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他们不惜代价地在那些被认为有音乐潜质的孩子身上做足文章,使一批音乐特长生在学校中逐步形成一个倍受关注的特殊的精英群体。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小精英们确实给小学音乐素质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产生了很大的示范和带动效应,为小学音乐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这种精英式的教学模式对于整个小学的音乐素质教学也存在着一个可怕而又巨大的陷阱,值得我们警惕。  相似文献   

16.
现在很多老师和家长都会劝阻他们眼里的好学生(孩子)和坏学生(孩子)交往,他们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些同学不敢违命,因此一段段纯洁无瑕的友情在大人们的干预下,不得不画上句号。老师、父母眼里的好学生其实就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他们认  相似文献   

17.
唐老鸭信箱     
《小学生导读》2013,(1):30-30
舒城县城关二小汪文珺同学:妈妈特别在意我的学习成绩,搞得我很紧张。 唐老鸭叔叔:父母关心孩子的成长,可谓用心良苦,这你应该理解。但过分看重学习成绩,就有些片面了。孩子的成长是多方面的,文化课成绩只是其一,现在倡导素质教育,要求小学阶段不按分数排名,其用意就是要全面培养孩子,而不能仅限于分数。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供孩子上学是家长最舍得花钱的事,孩子的未来是家长考虑最多的事,孩子“不成才”是家长最没面子的事,逼孩子学习也是家长最苦恼的事。都说孩子苦、孩子累,其实家长最苦也最累。应试教育不敢不抓,素质教育不敢不随。不抓,怕孩子升不了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没有一个好前程;抓紧了,又怕孩子吃不消。不随,怕孩子跟不上时代步伐;随,怕孩子分散精力,影响考试成绩。毫无疑问,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二难境地不仅困扰着学校、老师,而且也为难着家长。  相似文献   

19.
营造和谐课堂,凸显人文化教学——新课改下的教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和生存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深谙社会沧桑的人们把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孩子的学业成绩几乎是每个家庭中的头等大事,素质教育搞了这么多年,可是好像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提不上去,谁也不认这个理儿。在家长和老师眼里,学生到学校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要求少年儿童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既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 ,又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性、坚强的意志力和完整的行为能力、高尚的道德水平。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我国 ,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家庭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从孩子出生之日起就开始了 ,家长是孩子长期的、全方位的教师 ,家庭教育没有时间限制和教学分工 ,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孩子在家庭中所受的教育是做人的开始 ,家庭教育对孩子素质的形成和今后的发展起着直接的作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