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学真  张俊 《教书育人》2011,(15):34-35
一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主要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对农科专业学位和全日制农学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补充和完善,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为了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优秀农科大学毕业生的成才经验 ,进一步探讨新时期农科大学生的成才规律 ,为新世纪农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我们作为中华农科教基金课题组的成员 ,对改革开放以来全国 43所高等农业院校上万名优秀农科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 ,并从中筛选出93位优秀人才进行专题研究。从他们的成长中 ,可以总结出许多规律性的东西 ,从而对新时期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一、当代优秀农科大学毕业生的成才特点1 时代的同步性。当代优秀农科大学毕业生是在一个特定的年代即改革开放时代中成长起来的 ,他们的成长与这个…  相似文献   

3.
国外高等农业教育支撑农业发展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高等农业教育重视调整培养目标,培养农科学生职业“态度”,根据农业生产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强化实践教学。多层次、多形式培养农业人才,实行教学、科研与技术推广相结合。研究国外高等农业教育支撑农业发展的机制,对于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长江大学1998-2008年共11届农科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湖北省农科毕业生到农口就业比例低,到县及县以下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毕业生少,湖北农口吸纳毕业生能力弱。国家关于农业的相关政策和传统"农"的观念是影响农科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魏毅 《江西教育》2002,(18):17-17
近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江西农大已正式获得农业推广、兽医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这标志着该校在主动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突出学科特色优势,不断提升办学层次方面取得的一项重要进展,也是我省专业学位教育和专业学位工作在农科专业中的不断延伸、拓展。全国农业推广、兽医硕士专业学位设置和教育正式实施于2000年。农业推广(含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推广等)硕士专业学位与相应学科的农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侧重于应用,主要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兽医硕士专业学位主要面向动物医疗、动物检疫…  相似文献   

6.
农科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其主要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科大学毕业生就业从计划分配转入市场调节 ,产生一系列不能忽视又不能回避的问题 :比如 ,毕业生从农业岗位领域转入非农业岗位领域 ,造成人才资源浪费和流失 ;而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 ,实现现代化又缺少高层次专业人才。因此 ,周密调查研究农科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和问题 ,深刻分析其原因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对减少农业教育资源浪费 ,防止农业人才资源大规模的流失 ,推动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一、农科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在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农科大学毕业…  相似文献   

7.
职业课程标准与东南大学农科君秉文主任商榷.君之意.农科一部份.谓宜侧重于专门与小学.摘录原函如下『……文对于吾国农业教育问题.深信就现时吾国农业上之需要而言.首在提倡各省设立强有力之农科大学.其人才.其经费.能为一省农业解决困难问题.及发明新种子与新方法者为最少限度.次在注重于全国乡村小学中附设农科.其事业首在办理农业补习学校.或冬季农业讲习会等.次则于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业院校毕学生基层就业状况不容乐观,这其中既有毕业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基层人才就业市场环境的原因。在基层就业市场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政策调节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对"基层就业"的区域范围、行业范围明确界定,提供毕业生基层就业成长所需的发展空间和组织保证,加大对农业院校毕业生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线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科类在校生的国家奖、助学金比例等,以此吸引更多优秀毕业生面向"三农",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是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的教育改革,是传统“应试教育”向思想道德素质、科技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艺术修养并举的综合素质型教育的转变,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目前,许多学者把素质教育中与创造、创新教育相关的教育活动界定为“创新教育”,这表明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因此,农科大学开展素质教育是培养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创新教育是培养农业科技技术创新人才的关键。笔者认为:农科大学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人才应该做好“五个结合”、“三项”措施,实现农科大学培养农业创新人才的目标。一、农科…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需要现代大学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农科大学是农业科技和农业人才输出的主阵地。农科大学的科技人才兼有大学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双重角色,现行教师评价实践体系,归纳为"岗位基础性评价"和"个人发展性评价"两部分构成,且存在尊崇"大学属性",评价体系特色不"农"的困境。通过追溯中国高等农科教育思想的起源,阐明农科大学"农"的传统和遵循,切实提升科技人才"获得感"的意义和价值。首次把"获得感"分成"制度获得感"和"专长获得感"两种类型,提出农科大学教师评价体系改革的方向,应力求把农业科技人才的"专长获得感"转化成"制度获得感"。  相似文献   

11.
农业技术推广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高等农业院校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文章基于SWOT视角下,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时内在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外在面临的机遇及威胁,并立足政府与高等农业院校双重角度,提出促进高等农业院校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农业技术推广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针对农村信息技术手段的现状,采用农民承受能力的信息技术手段,制作适合农民知识水平的推广内容,可以极大的扩大农业技术推广的范围,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农科高级专门人才在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培养农科专门人才,将科研成果和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过程中起着主导者和开拓者的作用。因此探讨农科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途径对合理分配农业教育投资,健全农业教育体系关系极大。为了探讨农科高级专门人才合理培养途径提供客观的依据,我们必须弄清楚农科高级专门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获取途径。1986年  相似文献   

14.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人才的需求与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为适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完善我国农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而设立的新型学位类型。1999年5月1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农业推广(暂用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2000年6月正式成立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00年10月首次招生就实行全国联考,2001年5月录取工作结束,我国首批1611名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进入了课程学习和培养环节,掀开了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新的篇章。 一、对设置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的反应 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15.
农业技术推广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甘肃省通渭县平襄镇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进行调查,定量分析农业技术推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平襄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严重,老龄化问题突出;农业技术专业推广人员缺乏;耕地零碎分散程度严重;政府农业技术引进较为迟缓,缺乏专业的宣传指导,农业技术普及不到位,实际效果不佳;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缺乏。据此,从人才、资金、政府引领、推广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实用型、多样化技能的农学专业的学生在农业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加强学生与农村农业的联系,“农业技术推广学”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加强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改革教学方法、促进科研成果的创新应用是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学重要的步骤。农业技术推广学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推动下,更加有利于促进农学专业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理性回归的浙江省农科专业免学费政策,具有优化农科专业生源质量,缓解学生学费压力,促进基层农业人才培养等积极作用。但是,单纯的免学费政策,难以吸引到优质生源;对受益群体的区别对待,不利于农科专业大学生成长成才;人才培养规格的缺位,不利于政策目标实现;长效激励机制的缺失,难以引导农科毕业生真正流向基层农口岗位。因此,要通过完善政策设计,扩大受益范围,优化招生方式,加强校地协作,整体提高基层农业人才待遇等方式来优化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8.
农业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职业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高中等职业院校包括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国家培养了500多万高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他们大多数在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和管理工作,有的在农村自主创业,领办企业,成为创业型人才和农村实用型人才,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农业职业院校和广大农业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对新形势,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了农业职业教育的新跨越。突出地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办学理念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办学,在加强学历教育的同时,注重职业技能培训;在加强农业职业教育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拓展专业领域;在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毕业生受到了社会欢迎。二是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职业院校积极发挥自身技术和人才优势,在农村基层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与企业联合开发教学实训基地等,对促进农业科研、教育与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三是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据统计,2005年全国农业职业院校学历教育在校生达50多万人,年招生数超过20万(不包括农广校的招生和非学历教育情况)。可以说,农业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全国职业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农业博士是面向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而设置的高级专业学位,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律、趋势和人才培养能力看,我国已具有开展此项工作的良好基础。新农科建设的核心思想是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开展农业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是完善农科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需要,也是接轨农业教育国际化的高要求,对建设中国特色的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战略意义。我国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良好的发展基础和资源积累,农学博士学位授权点较为完善的发展布局,均为农业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提供了可行条件。未来,农业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强调学术研究与职业导向并重、专业性与应用性共生、跨学科学习与创新能力训练两手抓。  相似文献   

20.
农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三农”问题成为国人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三农”服务的农科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理所当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尤其在高校全面扩招,毕业生数量大幅攀升之际,农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空间更加复杂,在就业环境、就业去向、就业政策等方面出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一、当前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营方式转变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有了很大转变,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地调整,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是畜牧产业的兴起,畜牧类毕业生供不应求;二是餐桌革命,无公害蔬菜、反季节蔬菜和特色蔬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