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慧  杨可 《河南教育》2023,(5):31-33
红色基因教育与“三全育人”体系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红色基因教育融入高校“三全育人”体系在丰富高校教育资源、筑牢学生精神之基、促进红色基因的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红色基因教育与高校“三全育人”体系的深度融合,要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方面切入,促进红色基因教育的有效融入,绽放红色基因的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是传统文化发展的灵魂,是我国革命先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将它传承好和发扬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高校图书馆是收藏红色文化资源的阵地之一,把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中,是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最有效的途径,因此,通过网络信息调查国内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的研究文献并进行梳理,进一步分析高校图书馆开展红色文化育人的优势,从而提出一些把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的有效路径,为红色文化育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校红色经典音乐的传承与教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经典音乐是历史的记载,是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本文根据目前红色经典音乐的现状,结合遵义本地区红色音乐资源,从七个方面提出色经典音乐融入高校音乐课程的一些有效措施,并注意到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能促进红色文化传承、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育内容,又能增强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作用。深入挖掘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并将其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以“融入”的必备条件,构建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和评价效果创新的“融入”基本模式,从而提升以文化人、以史育人、以史鉴人的红色文化育人效果,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重要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相通。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具有深化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现实价值。高校应坚持主动契合、因地制宜、注重实践、方式创新的实施原则,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育人资源,构建全员“以红育人”模式,打造全过程红色育人格局,营造红色文化全方位育人体系,最终实现红色文化与高校育人工作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6.
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迫切要求,更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但在实践中,高校思政教育仍然面临对红色文化存在价值认知偏差、思政教育和红色文化互相脱节、对红色文化开发利用不够充分、学生受网络文化冲击比较强烈等困境。对此,高校必须突出价值引领,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模式,全方位推进红色文化育人,进一步拓展红色文化育人途径,切实传承好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7.
姚媛  赵昕  朱羚 《文教资料》2020,(7):91-92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针对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立足本校、连云港本地红色资源,因地制宜、顺势而为,进行“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培育时代新人”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主旨和途径是:打造红色德育品牌、开展红色志愿活动、吹响红色宣传号角,发挥红色班集体示范功能,指导红色团队志愿服务,强化理论宣讲团队导向功能,在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中培养有理想、有信仰、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有效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考虑到各高校办学历史长短不一,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对跨文化教育有迫切需求等因素,此育人模式还有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红色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通过分析红色基因传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探究如何将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思政课有效融合,进一步提升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9.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形成的伟大精神及物质载体.将红色资源融入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是传承红色基因和促进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举措.文章以红旗渠精神为例,就其在顶层设计上如何融入高校人才培养进行了三个维度的分析.一是要将红色资源融入学校的育人目标定位,建立理念引领机制;二是要将红色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氛围营造机制;三是要将红色资源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好规划落实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而红色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丰富其教育内容,也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高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重庆交通大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不断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新内涵,创新红色育人的新途径,逐步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红色育人之路。  相似文献   

11.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为实现民族解放与独立、国家富强发展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科学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不断凝聚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精神形态。新时代,红色文化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传承价值,将其融入高校大思政育人工作,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心,使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分析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育人工作的价值意蕴,阐述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育人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12.
红色基因是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形成和培育出来的优秀革命传统和优秀革命文化,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作为高校立德树人和红色基因传承的主阵地,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主导的作用。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课堂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存在室内课堂教学引导力不够、社会实践课堂实效性不强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传承红色基因的主渠道作用,就要将"社会大课堂"和"室内小课堂"相结合,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将红色基因传承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化具有多元育人价值,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高校有必要结合新技术新手段将红色文化纳入课程体系,开展红色育人,利用新媒体平台抢占红色文化网络宣传阵地。高校、地方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协同合作力度,建设红色文化育人基地,形成高校、政府和社会三位一体红色教育模式,使大学生了解红色文化,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大思政课”视域下红色资源育人是当前立德树人重要的时代课题。深入探索回答这一课题,有助于赓续红色血脉,整合优质资源,培育塑造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红色资源融入“大思政课”要突出重点,着重将红色资源展陈的历史成就、呈现的英雄形象、蕴含的建党精神、绘就的精神谱系融入“大思政课”,在重点融入中深化“大思政课”育人。新时代,要加强红色资源的科学保护,深化红色资源的系统研究,打造红色资源的精品展陈,拓展红色资源的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高红色资源的育人实效,传承好红色基因,确保时代新人茁壮成长,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充分利用发掘红色资源,对高校全面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三全育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互联网具有及时性、开放性、多维性等特点,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文章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立足高校互联网平台,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为守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增强育人实效,引导新时代大学生自觉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研究黄冈红色文化资源坚定理想信念的导向功能、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涵养功能、传承民族精神的渗透功能、锤炼道德品质的塑造功能等育人功能,为高校育人工作注入新鲜活力。坚持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把黄冈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强化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过程。开发利用红色场馆,深挖历史文物背后的英烈事迹,突出红色文化场馆育人功能;广泛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建设高校红色精神家园,探索红色文化活动育人路径;整合各种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化网络育人平台,营造校园红色文化良好氛围。借助黄冈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很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西华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级教学团队以中央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传承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大背景,立足西华师范大学长期利用川东北红色文化资源创新高校育人模式的区位优势和传统优势,以思想政治教育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为平台,以四川省教改重点项目为支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全面提升高校育人质量为关键,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充分利用川东北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9.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枢纽。将红色基因融入高职院校育人体系,有利于传承民族精神、树立信念导向、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高职院校要健全红色基因育人制度体系,创新红色基因育人模式,开发红色基因育人课程及教材,加强红色基因育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红色基因育人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20.
陈娇 《亚太教育》2019,(8):31-32
红色文化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高校要传承红色精神、培育校园红色文化,必须深入挖掘地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本文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为例,探索将重庆地域红色基因注入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校园红色文化课堂阵地、班团阵地、学生活动阵地、新媒体阵地以及社会实践阵地的“五位一体”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