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杏利  钟庆伦 《内江科技》2011,32(11):26-27
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运用语用学中的诸多理论如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言语行为理论、指示语以及预设等分析了言语幽默的制笑机制本文则从何文忠教段的幽默原则切入。通过对热播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中人物对白的分析,探讨了幽默原则的会话分析中的掌管范围,并在与其它语用原则的对比中,指明了幽默原则可以对言语幽默的制笑机制做出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2.
张燕  张发祥 《内江科技》2008,29(2):15-16
本文探讨了交际代码模式和格赖斯的交际理论,认为代码模式对交际的解释过于简单,格赖斯的会话蕴涵理论提出了交际推理模式,但对交际的解释过于片面,与此相比,关联理论提出了交际的关联性原则,分析了交际的推理过程,对交际的解释更具有普遍性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3.
吴雁 《知识窗》2012,(3X):4-6
本文以格赖斯(H.P.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理论为指导,探析社会等级关系和差异对交际者在日常言语交际中是否违反格赖斯会话合作原则以及违反合作原则的主要话语选择指向,旨在讨论和分析现代社会人际等级关系对言语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言语幽默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交际手段,因此幽默言语研究具有很大的语用学价值。从语用学角度看,幽默的产生有一定的规律,语用原则与英语幽默的产生有着内在的联系。对此有所了解有助于深刻理解英语幽默这一语言现象,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本文在关联理论框架下,通过语境效果,结合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对英语幽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相似文献   

5.
高玉霞 《科技风》2014,(7):186-186
幽默效果的产生,不仅在于语言的组织运用,更重要的是依靠相应语境、会话含义与合作原则的应用。本文从会话含义与合作原则方面分析幽默如何产生。在实践中,人们理解和赞赏幽默经过,就是推理会话涵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格赖斯提出了会话含意理论,认为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谈话双方必须共同遵守合作原则;但在实际交际中,说话人常常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以产生某种会话含意。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理解原文中的会话含意,并把它传递给读者。通过分析《红楼梦》中一些对话的翻译,来解释译者是如何把原文中的会话含意传递给读者的。  相似文献   

7.
言语交际是一种认知活动.言语行为理论是要解释说话人如何通过"言"而这到"行"的目的,合作原则在于解释说话人如何表达含蓄意义.二者都是用来研究人类言语交际的.将从这两个角度来分析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并用三堂课中的对话来说明认知在言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是美国哲学家格莱斯首先提出的,它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话含义"理论以其新颖重要的内容引起了哲学界﹑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会话含义展开论述,并且结合交际中实例,论证了会话含义在交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韦莉 《科教文汇》2008,(26):235-235
“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是美国哲学家格菜斯首先提出的,它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话含义”理论以其新颖重要的内容引起了哲学界、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会话含义展开论述,并且结合交际中实例,论证了会话含义在交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随处可见反语这种不和谐的语言现象,它具有特殊的交际效果。近几十年来反语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是语言学界的理论层出不穷。本文作者从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出发,将反语进行分类,并使用关联原则解释反语的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试析会话中刻意曲解的语用理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翠萍 《内江科技》2007,28(11):22-22,45
刻意曲解是从听话人角度去理解说话人的话语,故意对对方话语作出歪曲理解的现象。刻意曲解在会话中通常作为一种语用策略来使用,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刻意曲解会产生会话含义,因此有必要对它的会话含义进行推导。本文从合作原则、间接言语行为、面子理论和顺应论等多个角度对刻意曲解的语用理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陈昂 《科教文汇》2009,(4):239-239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人们语言交际中需要遵守的语用原则。合作原则可以使人们的言语交际顺利进行。礼貌原则则解释了人们为什么在说话的时候有时候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本文论述了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以及它们在人们言语交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语用预设是人们日常话语交际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从语用预设的特点着手,结合语境和会话含义推导理论,分析了语用预设在话语交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创造出的幽默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4.
格莱斯1967年在他的著作《逻辑与会话》中提出了合作原则,着重论述了其主要内容和制约会话含义产生的过程。笔者以后宫热剧《甄嬛传》为例,借助格莱斯的“合作原则”来进一步剖析后宫佳丽之间言语交际背后暗含的微妙但却尖锐的自保心理特征,以及违背合作原则的话语体系发出的意义,并由此导出被理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小品《扶不扶》中的夸张修辞的言语幽默为数据进行及物性分析,并阐明及物性与幽默产生机制之间的关系,揭示小品的深刻主题。同时论证及物性理论分析小品言语幽默的可释性与理据性。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6,(9)
众所周知学术界对幽默话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语法和结构主义等视角,但是认知的方面较为贫乏。文章以认知语言学的框架理论为理据,对英语言语幽默的生成分析和解读,指出在幽默的交际过程中,言语者的认知框架会发生不一致的现象,转换认知框架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快,人们的压力大,幽默能帮助人们用笑声缓解身心的压力。幽默的产生一方面离不开语言本身内在规则的制约;另一方面离不开使用语言的具体的语境,而对语境的研究正是语用学研究的目的。合作原则是语用学的重要课题或基石,也是对理解言语幽默性起重要作用的方面。本文用这种语用学理论阐释幽默产生的原因,并假以实例,目的在于探讨合作原则与幽默的关系,提升理解和欣赏幽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言学界对言语交际的研究中,照应关系的认识是个核心因素.所以如何认识和研究照应关系在篇章生成中的重要作用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认知角度对言语交际中间接照应的过程做以探讨,论证可及性对英汉照应的影响并结合心理空间理论对间接照应进行阐述,以期揭示照应和言语交际关联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高原 《科教文汇》2009,(4):250-250,265
本文以言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语well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分析了它在会话中的语用功能。借助语料,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well的语用功能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归纳和添加;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well一词在言语交际中的实际作用,以便于我们能更好地把握和使用这一话语标记语。  相似文献   

20.
文章详细介绍了从会话分析角度对机构性谈话开展实证研究的方法和层次。从会话分析角度对机构性谈话进行探讨可以从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词汇选择、话轮设计、序列组织、谈话的整体结构,以及谈话的社会认知和社会关系(Paul Drew&John Heritage,1992)。这些内容的开展与实现是交际者通过采用常见的会话手段实现的,比如,话轮转换、话语修正、言语反馈,等等。总的来说,从会话分析角度开展对于机构性谈话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人类会话机制的运作,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社会机构和交际身份在序列组织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