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简称“丝路”)建设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战略需求, 提出“丝 路”智库网络与协同平台一体化支撑框架,包括智库网络与人才计划、协同创新平台与信息化 科研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和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通过分析,提出若干科技支撑计划建议: 依托 中科院科技人才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 成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科学家联盟”, 建立和发展 “丝路”国际智库网络; 依托地学领域 e-science 科研环境和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 提出“丝路”国际科研协同创新平台框架, 建立和发展包括数据共享、协同交流、在线研讨、即 时通讯等在内的信息化科研环境; 针对智库科学决策的需求, 提出“丝路”重大问题决策支持 系统, 建立和发展面向 PRED 的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工具库等支撑系统; 提出“丝路”科技 人才计划和国际合作计划,促进本区域的能力建设,提高本区域的科技支撑力量,增加本区域 的研究基础,为长期有效支撑“丝路”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2.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简称"丝路")是关乎我国对外开放长远大计和造福沿线人民福祉的重大战略部署,保障互联互通重大工程建设与安全是基本前提。"丝路"沿线地区广阔的地域范围、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得重大工程建设与安全保障面临众多的技术挑战,亟需科技创新支撑解决现实难题。建议实施"中科院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工程建设与安全科技支撑计划",围绕互联互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绿色经济与生态安全、跨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治3大科技需求,率先启动一批科技示范项目,加强"丝路"科研平台建设和国际合作研究,积极开展"丝路"重大工程与安全科技咨询,建成"丝路"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  相似文献   

3.
"丝路"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战略任务。这一战略构想的实现亟需科技创新的支撑。文章从科技创新在"丝路"建设中的重要性、中科院的定位和优势出发,提出科技是"丝路"建设的重要动力,中科院具有科技支撑"丝路"建设的强大科技实力和综合优势。文章重点提出了加快制定并实施"丝路"科技基础性工作、高新技术产业、重大工程建设与安全、国际智库网络与协同创新平台和人文交流、数字"丝路"与信息化5项"丝路"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并提出5个方面的具体实施建议,即组织实施"丝路"战略先导科技专项、加快推进"率先行动"计划、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加强国际合作和加强智库建设。  相似文献   

4.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简称“丝路”)是关乎我国对外开放长远大计和 造福沿线人民福祉的重大战略部署,保障互联互通重大工程建设与安全是基本前 提。“丝路”沿线地区广阔的地域范围 、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得重大工程建设与安全 保障面临众多的技术挑战, 亟需科技创新支撑解决现实难题。 建议实施“中科院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工程建设与安全科技支撑计划 ”, 围绕互联互通重大基础设 施建设、绿色经济与生态安全、跨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治 3 大科技需求, 率先启动一批科技示范项目 , 加强“丝路”科研平台建设和国际合作研究, 积极开 展“丝路”重大工程与安全科技咨询,建成“丝路”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  相似文献   

5.
“丝路”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战略任务。 这一战略构 想的实现亟需科技创新的支撑。 文章从科技创新在“丝路”建设中的重 要性、中科院的定位和优势出发, 提出科技是“丝路”建设的重要动力, 中 科院具有科技支撑“丝路”建设的强大科技实力和综合优势。 文章重点 提出了加快制定并实施“丝路”科技基础性工作、高新技术产业、重大工 程建设与安全、国际智库网络与协同创新平台和人文交流、数字“丝路” 与信息化 5 项“丝路”科技支撑行动计划 , 并提出 5 个方面的具体实施建 议, 即组织实施“丝路”战略先导科技专项、加快推进“率先行动”计划、加 强科研平台建设、加强国际合作和加强智库建设。  相似文献   

6.
文章概述了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下简称"丝路")沿线国家长期良好的国际科技合作基础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丝路"建设面临着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跨国自然灾害监测与治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丝路"影响、贫困成因与国际扶贫、国际科学家协同创新研究及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等重大科学问题,提出了"丝路"沿线国家广泛开展国际基础科技合作,推进"丝路"持续发展科学计划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概述了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下简称“丝路”)沿线国家长期良好的国际 科技合作基础和存在的问题, 总结了“丝路”建设面临着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水土资源可持续 利用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跨国自然灾害监测与治理、全球气候变化对 “丝路”影响、贫困成因与国际扶贫、国际科学家协同创新研究及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等重大科 学问题, 提出了“丝路”沿线国家广泛开展国际基础科技合作, 推进“丝路”持续发展科学计划 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丝绸之路经济带"(简称"丝路")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对于沿线国家甚至是全球发展意义重大。大数据时代下,"丝路"的建设必须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加快和提升跨境合作的效率和水平,培育区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丝路"建设的信息化需求,提出了由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丝路"和大数据计算分析中心3个层次构成的"丝路"信息化建设总体架构。建议尽快启动"数字丝绸之路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及重大应用示范科技支撑计划"。  相似文献   

9.
“丝绸之路经济带”(简称“丝路”)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 大走廊, 对于沿线国家甚至是全球发展意义重大。 大数据时代下,“丝路”的建设 必须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丰富的信息资源, 加快和提升跨境合作的效率和水 平, 培育区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 文章首先分析了“丝 路”建设的信息化需求,提出了由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丝路”和大数据计算分析 中心 3 个层次构成的“丝路”信息化建设总体架构。 建议尽快启动“数字丝绸之路 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及重大应用示范科技支撑计划”。  相似文献   

10.
人才合作是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在于科技人才协同,探明三地科技人才数量及均衡程度是人才合作的前提。文中主要就京津冀地区科技人才进行数量化研究,提出京津冀科技人才分布模型,并从影响科技人才数量的2个主要因素:经济发展状况、科技研究环境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采用2003—2014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经济发展状况、科技研究环境对区域科技人才数量的影响显著,验证了提出模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实施背景下提出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交汇点,具有和东部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基础和社会活动环境,也具有自己特色的产业发展基础、科技发展优势与创新发展潜力,要根据自己的战略发展基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区域科技创新能力。青海省要立足于自身的区位特征、基础优势,结合青海省其他国家战略的发展布局,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本研究从总体思路和具体策略两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青海省利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引领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格局与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弘扬古丝路文明先进文化,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生态文明,是协调丝路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格局的基础上,总结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提出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跨国共建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土壤、植被等重要生态要素存在明显的地带性梯度变化规律,生态背景总体较为脆弱,大气和水环境污染存在跨界传输的通道,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实施,沿线地区人类活动将明显加剧,工业化、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将明显增强,部分地区脆弱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威胁不容忽视,需要各国积极行动,共同构建丝路生态文明。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的整体性和跨国迁移性特征,应尽快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合作机制,在共同应对全球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协同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沙漠化和荒漠化治理技术联合创新,加强水资源科学配置高效利用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合作,共同应对长距离污染物传输问题等领域率先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13.
分析长江经济带GDP与各项创新指标的相关性及其程度;阐述科技创新现状:科技创新要素分布不均、科技创新主体较多、科技创新专利水平有待提高等。基于因子分析法测算长江经济带创新能力,得出长江经济带区域间协同创新能力发展不平衡的结论;运用DEA的BC2模型计算出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得出区域间创新效率差异显著的结论;使用DEA超效率模型进一步计算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的超效率状态,并对各地区超效率值进行比较和分类。最后,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发展的建议:保护专利知识产权;加强高端科技人才培养;构建创新主体联合有效信息平台;促进绿色创新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促进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协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对"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的分析,借鉴国际知名智库管理经验,立足中国科协自身特点,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的建议.一是明确智库发展战略目标和定位,从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学术支撑三个方面夯实智库建设基础.二是形成智库核心产品,畅通智库影响渠道,提升智库影响力.三是建议实施养"心"工程、强"翼"工程和链"家"工程,协同推进中国科协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战略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共建"一带一路"也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共同愿景,为沿线国家深化互利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赢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中科院配合"一带一路"战略,结合自身科技创新工作特点,启动了一系列开拓性工作,其中包括针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需求,凝练科教合作计划,推进与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相关国家科研和学术机构的务实合作,为所在国培养科技人才,提高其科研和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共同发展。文章以中科院与斯里兰卡有关部门和机构合作共建"中斯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科教中心"为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6.
青年科研队伍是最具创新活力的生力军,是开展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攻关的主力军,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坚力量。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迫切需要加强青年科研队伍建设,切实建立有效激发青年科研人员创新创造能力、活力和动力的人才发展环境。文章在分析重大科技成果产出过程中青年科研队伍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科学院青年科技人才自主培养主干计划"青年创新促进会"的经验成效;从多措并举加强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营造青年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制度环境,以及打造多样性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平台3个方面,提出科技自立自强时代背景下优化我国青年科研队伍发展的系统性思路,建议进一步优化推广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发展共同体建设,加快促进青年科技人才跨学科合作,实现交叉融合创新。  相似文献   

17.
科技平台建设,对增强科研院所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研水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养科技人才,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环境支撑。本文结合科技平台建设方面的实践,就科技平台建设对促进科研院所快速发展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提出了"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大量的创新创业为依托,同时也应该重视发挥华人华侨科技人才的优势作用。吸引华人华侨科技人才回国服务和为国服务,应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业、科研环境以及充分的生活保障。通过对天津市高新区留学生创业园区的实地调研与访谈,本研究提出建立以"双赢"为核心思想的"科技侨务战略",逐步建立并完善华人华侨科技人才引进机制、人才创业机制、人才科研机制以及人才生活保障机制,从而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分析面向智库建设的图书馆数据共享空间的创新服务,提出面向智库的图书馆数据共享空间 的框架体系和服务模式,为我国图书馆以更深层的数据服务支持智库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在梳理和 评述国内外图书馆数据共享空间现状的基础上,剖析美国芝加哥大学数据科学中心的基因组数据共享空间案例, 分析引进国外数据共享空间模式后面向智库建设的图书馆数据服务的新变化,并提出具体建设建议。【结果/结论】 研究认为图书馆数据共享空间模式为智库提供数据服务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实践价值,最后提出面向智库建设的 图书馆数据共享空间服务的框架体系及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战略使智库产业迎来了历史性机遇,统战智库更要以专业化的智库战略作为主要定位,并协同各民主党派的力量,围绕"一带一路"战略思想开展多层次前瞻性研究,在强调"一带一路"建设要发挥智库作用的同时,构建统一战线智库网络协同创新平台,以保障科技决策的重要地位,统一战线智库建设将成为中国特色智库的一个重要专业智库,在我国智库建设和统战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