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对话”代替“讲授”是教学方法的伟大变革,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入学的角度看,二者的观念相左。讲授教法得以成立的前提在于人是理性的存在物。人是物,是动物,是有理性的动物,但人并非生而具有理性。只有接受教育,人的理性才会由可能变成现实。教育是人理性化的过程,教育本身仅仅遵从理性的规律。离开理性,教育无从谈起;但是,只有理性的教育或者理性占绝对优先地位的教育则过分狭隘。  相似文献   

2.
人的精神(意识)由理性、情感、意志三个部分组成。人作为精神存在物,也就是说,人是理性、情感、意志动物的统一体。一、人是理性动物。主要体现在:人是自觉的动物;人是能动的动物;人是有理想的动物。二、人是情感动物。情感对于人的作用有: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调节人的活动方式;制约人的能力的发挥;协调人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三、人是意志动物。意志对于人的作用有:对认识活动的调控;对实践活动的调控;对情感生活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1.人既是政治动物,同时又是理性动物.作为政治动物的人的美德就是行德,作为理性动物的人的美德就是知德.  相似文献   

4.
从人性的角度看,道德根源于作为理性动物和社会动物的人的内在需要体系协调统一与全面实现的必然要求。纯粹道德是抽去了各种个体差异的“普遍人”概念的基础上得出的。它是道德普遍性的依据,也是衡量各种社会道德合理性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5.
唐金龙 《师道》2004,(2):40-40
作为“万物灵长”的人,有些时候不一定比动物聪明。所以,请动物给我们上课,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认清自我,克服自身缺陷,真正以“人”的姿态去理性地创造生活。  相似文献   

6.
人的本质是什么?历代的哲学家从不同的观点和角度出发,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多种回答。有说:人是理性的动物。又有说: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力图从一种与前人不同的角度对人的本质进行动态的诠释,提出了一种新的回答:人是符号动物。  相似文献   

7.
教科研断想     
人天生是一种感性的动物。教育是把理性科学、合理地掺和进感性的行为。感性与理性的完美融合,才使我们人具有了崇高的志向,创造的激情,温暖的爱心,宽广的胸怀。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人是理性的动物."其实,人的理性在于人有修养、有思想、有智慧.人之为人,因理性、有修养、有思想、有智慧而与别的动物相比显得无比的高贵和伟大.  相似文献   

9.
教育即启蒙人成为理性的自由人,本文通过分析教育即启蒙,理性自由人中理性与自由的关系,进而从教育需要信仰、知识教育在启蒙教育中的正确地位、教育过程中是谁在启蒙谁三个方面尝试探讨如何通过教育启蒙培养理性自由人的问题,得出教育是通过知识启蒙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发生变化,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使之从自然的自在存在变成社会化的自为存在的人,成为真正的理性自由人。  相似文献   

10.
从人类第一次把目光由宇宙转向人的内心起,人文主义便作为一种思潮、一种哲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苏格拉底到现代西方人文思潮,人长久地注视着自己。但是这种目光的角度在19世纪中叶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人性中理性与意志的地位置换了,理性的人变成了意志的人,理性的世界变成了意志的世界。这个变化是由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完成的,最后经过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发展才形成一种对传统文化具有极大冲击力的新的人文思潮,它对那个时代及现代文化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以致不了解这个变化便无法理解整个现代西方人文思潮。  相似文献   

11.
康德认为,“人,总之一切理性动物,是作为目的本身而存在的,并不是仅仅作为手段给某个意志使用的,我们必须在一切行动中,不管这行动是对他自己的,还是对其他理性动物的,永远把他当作目的看待。”人是目的本身,具有个性独立性,能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有个人的权利、欲望、地位、价值和尊严。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人一旦成为人,从根本上讲他就处于和自然界相对立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非理性主义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理性主义的论点确实击中了片面的抽象理性主义的缺陷和不足,对于从整体上把握人的本质和生存状态,对于全面认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指出旧理性主义的片面性和缺陷是一回事,彻底否定理性主义则是另外一回事。认识到片面理性主义贬抑非理性因素的错误性,并不是贬低理性的理由;认识到人并非完全是理性的,并不是说人在本质上是非理性动物的理由;认识到理性自我解构,也不是否定理性自我肯定的建构功能和代表人类精神发展趋向的理由。我们需要全面的理论分析,而不是用一种极端对抗另一种极端,用一种片面取代另一种片面。  相似文献   

13.
“人是目的”是康德伦理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构成了整个伦理学系统的基础,是他的伦理学中最具进步性和现实性的成果之一。人是唯一具有理性的动物,理性决定了人之为人和人的道德价值,因此人是最神圣的。理性以自身为目的,而人作为理性存在者,本身就构成了自身的目的,但是康德并没有完全否定人作为手段的一方面,他用意志自律来达到了两者的统一。人的意志自律,也就是自由,自由是人的本质,人有了自由才使道德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人是一种有理性、有信仰的动物,这就告诉我们,人生的成长和发展应该在珍爱生命、发展理性和超越自我等方面下工夫,应注意处理好人的动物性、理性和超越性之间的关系,追求崇高,活出人生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人是一种有理性、有信仰的动物,这就告诉我们,人生的成长和发展应该在珍爱生命、发展理性和超越自我等方面下工夫,应注意处理好人的动物性、理性和超越性之间的关系,追求崇高,活出人生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理性是西方文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和重要传统。人是感性的动物,更是理性的生灵,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的情感和欲望,更在于人的智慧和理性。文学即人学,西方文学以探讨人和人生见长。西方文学史就是一部人的精神发展史,一部关于人的欲望与理性不断反拨与调整的历史,一部不断探索人的善境的历史。本文试图对从古希腊罗马文学到古典主义文学理性观念的发展中,探析西方文学人的观念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7.
教育交往:人性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往行为主要是一种相互理解,人是具有自然性(或称动物性)和文化 性的动物,也是理性和非理性、自由和自律的动物。教师在师生交往中正确处理好人性的矛盾性:理解学生但不降低要求;树立威信但不乏平等;教师对学生理性地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加强心灵的沟通;把握好“对称”与“补充”的“度”。  相似文献   

18.
面对大自然,面对动物世界,热爱生命的人,善视生命的人,会从中悟出许多生活的哲理。我们从中外浩如烟海的名著中选取了一组有关动物理性思考的片断,献给善于思索,积极探索作文成功之路的中学生们。  相似文献   

19.
少年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过程称为“社会化”。也就是说,一个人刚出生时可以说是“动物人”,正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才慢慢从“动物人”变成“社会人”。美国精神病学会给少年儿童制定的“社会化”诊断标准很有参考价值: (1)至少有一个同龄的朋友,并且友谊至少维持6个月。  相似文献   

20.
设计恰到好处的审美化的课文导入方案很重要,它能让学生从对事物美的形象的初步感知开始,从导语中获得愉悦的体验,产生初步的美感,然后逐步上升到理性阶段。教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一文,为创设美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设计这样的导语:著名作家冯骥才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骥才回答:“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