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为探讨台湾技职教育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背景的关系,笔者以1951~2002年台湾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与相关文献数据为依据,经过审慎比对、交互分析,发现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国民年所得、国民储蓄率、国民生活水平、社会价值观及政府教育政策,似乎都存在某种程度的关联性.援引台湾技职教育发展的经验,或许有助于其他地区或国家预测其技职教育发展的趋势,俾为制定技职教育政策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朝阳区委、区政府针对教育多元化的现实,结合本区区情,提出了"创一流教育"的战略目标,确立了坚持"融通职成教育、突破现有体制、深化教育改革、率先实现一流"的思路:从现在起的5至10年内,形成适应未来区域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与朝阳区职成教育在北京市的地位相匹配的办学规模、教育水平、办学实力和办学效益,满足职业学校学生就业与升学需要、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以及市民接受多种教育的需求,使社会全员素质不断提高,完成终身教育体系中的教育任务.作为一名职成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搞好职成教育工作,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努力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进步,成职教育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将成职教育的特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定义成职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与地方社会及国家建设相联系.将人本主义与集体主义相融合,形成中国成职教育的特色,使成职教育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中坚力量,填补经济发展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统筹力度,围绕职成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这一中心任务,在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引导职业学校按产业的要求面向市场开放办学、加强成人教育培训基地网络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些成绩,形成了职成教育与开放型经济互为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5.
职教经费紧缺,学生无实习场地,这是许多职业技术学校常遇到的难题。然而,全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的南昌包装职业中学走产教结合、厂校结合、以职养职之路,逐步形成了教学、实习、生产经营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一、适应当地经济建设需要培养适用人才 一所职业学校能不能办好,关键的一条,必须适应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南昌包装职业中学正是根据南昌地区包装行业比较落后,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现状,开设了工艺美术、包装装潢、室内装饰、包装印刷等七个社会急需的专业,填补了我省包装职业技术教育的空白,培养了一批从事包装设计和包装教育的人才。设置专业后,  相似文献   

6.
《职教论坛》2004,(2S):51-52
当前,面对企业和市场的需求,职业学校的职能正以单一的学历教育,逐步向职前、职后教育延伸,逐步实现职业学校教育功能和经济产业功能的战略性统一,逐步成为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枢纽。为了实现中国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向社会、企业输送上岗顶用的实用型人才,推动社会经济的腾飞,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与  相似文献   

7.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基本原理之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它作为改造现代社会强有力的手段,提高社会生产的重要方法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总则第五条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结合内容、形式和特点.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时期.经济发展正由第一经济转型(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内向经济向外向经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变)逐步向第二经济转型(从增加资源和人力投入、外延发展生产力模式向提高技术、资金集约度、内涵发展生产力模式的转变)过渡,由初等发展经济逐步向中等发展经济前  相似文献   

8.
当前,面对企业和市场的需求,职业学校的职能正以单一的学历教育,逐步向职前、职后教育延伸,逐步实现职业学校教育功能和经济产业功能的战略性统一,逐步成为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枢纽.为了实现中国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向社会、企业输送上岗顶用的实用型人才,推动社会经济的腾飞,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与培训模式的改革已成必然,且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一、背景随着教育终身化和全民化的提出以及社会对劳动者要求的提高,职业教育的发展日益迅猛。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越来越多样化,不同专业对同一门学科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不同。职业学校就读学生越来越多,而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这势必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也要不断创新。而事实上,一部分职  相似文献   

10.
当前,思想认识、教育理念、办学模式以及设施、师资方面的问题制约了我国农民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发展。为此,必须进一步提高与统一认识,使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相结合,树立新教育观念,及时调整培养目标,走社会化经营的办学之路,探索推动农民职继教育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台湾技职教育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前言 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过程犹如一部台湾经济发展史.台湾光复初期,百废待兴,教育也是延续旧制,技职教育仍在萌芽阶段,当时的技职教育体系仅止于高级职业学校(类似大陆学制的职业高中).其课程内容仍然依照日治时代传承下来的"综合职业型"课程,学习范围过于宽广,实习操作的时数不足,学生不能专精,高职学生没有进修通道,是以全部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内涵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教师专业化为目标的教师教育制度,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与终身化相结合、教师专业性和学科学术性相结合为基本特征的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师教育模式。现代教师教育制度的建立必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为最终评估标准。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和教师教育市场观的理念之上。  相似文献   

13.
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与台湾社会的变迁,关系密切。社会的变迁导致技职教育的改变与发展;反之,技职教育的发展亦带动了整体社会的进步,二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可以说,技职教育的实施对台湾经济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技职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推手,也是经济发展的尖兵,二者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台湾技职教育发展及其社会经济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1~2002年间,台湾技职教育学校体系、课程系统、项目经费、入学方式发生重要变革.汇集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与相关文献资料,经过比对、交互分析,发现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劳动人力结构、民众年所得、民众储蓄率、民众生活水准、社会价值观及教育政策存在某种程度的关联性,据此可以诠释台湾技职教育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5.
从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趋势来看,知识经济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职业教育必须做出战略性调整。一、必须由狭义的职业教育观向大职教观、终身教育观转变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往往将职业教育理解为中等阶段职业学校的学历教育,大职教观则认为职业教育纵向上包括高、中、初级教育;横向上包括职校学历教育、各类培训、继续教育、普教中的职教因素等;时间上包括职前、职中和职后教育;空间上与经济、社会、市场紧密联系,其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水平上适度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能适应终身教育的要求。这样就给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一个基本原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一贯的指导方针。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都已经并将继续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以巨大的作用。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我国教育工作指导方针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无可非议的,问题是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正确理解。综观我国历次的教育方针的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解也不同,或者是教育为工农服务、教育为经济建设服  相似文献   

17.
<正> 岗职培训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体现。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这不仅是给我国整个教育事业指明的改革方向,也是职工教育的改革方  相似文献   

18.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台湾的技职教育形成了以就业为主、升学为辅的多层次职教体系,它包括高职、综合高中、专科学校(五专、二专)、技术学院、科技大学(四技、二技)。从上世纪的70年代到20世纪末的30年间,是台湾技职教育的全盛时期,高职(即高级职业学校,属于高中阶段职业技术教育,相当于大陆的中等职业学校,它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修业年限一般为三年)与高中的学生数比例曾经达到七比三,高职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基层技术人才,是创造台湾经济奇迹、使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的重要功臣之一。同一时期,五专、二专、技术学院也因产业及人…  相似文献   

19.
在知识经济大潮推动下,全国高校都在探索产学研相结合。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等职业学校,社会职责要求他们比普通高校更需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高等职业学校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明确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全方位服务的方向高等职业学校是地方政府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目的而兴办的地方大学。要求高等职业学校必须置身于经济建设主战场,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全方位服务。社会定位决定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他们是所在地区人才培养与技术培训基地、科学…  相似文献   

20.
党和国家作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振兴经济,关键在科技,基础在教育。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担负着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合格劳动者和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的重要责任。马克思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而当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真正实行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时候,产出的不仅是人才,还有人才所创造的财富。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出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根据社会生产和劳动分工的学说,及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分析,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大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且断定:“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马克思的论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中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出生产力”的理论基础。 列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出生产力”的思想。他于1897年在《民粹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