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乘法分配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的运算定律知识,建立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对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实现知识的结构化有很大帮助。教师从德育、智育、美育三个维度深挖教材信息,并进行整体化处理,遵循“数学思考—数学创造—数学欣赏—数学应用”的模式设计并实施了“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利用数学文化搭桥,聚焦核心素养和四基四能,提升了活动探究的“含金量”,切实激活并保持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实现了知识的结构化。  相似文献   

2.
结构化学习是指学习时在过程和目标上有明确的结构,它是依托知识整体单元发生和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够彰显学生的学习过程,强化主动知识建构与方法迁移,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结构化教学.整合新旧知识,实现知识系统化;以生为本,实现知识结构化;科学练习,实现思维结构化.通过结构化学习,让学生认清数学本质,使学生变成知识能力的主要建构者,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结构化教学能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结构化育人功能,能充分彰显数学学科的结构化育人价值。实施结构化教学,既要立足于数学学科“类”的知识建构,又要立足于学生“联”的认知统整,更要致力于学生“变”的思维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经历对数学知识的解构、建构、重构的过程,引导学生在结构化的学习中将知识融通、转化。通过结构化教学,教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王文忠 《教育》2024,(10):72-74
<正>小学数学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但仅仅传授知识并不足以确保学生对数学的深入理解与应用。而结构化教学作为一种全面、系统的教学方式,能够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构化评价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中心,其目的是通过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方式、学习动机等方面的调查,观察学生根据课程要求解决问题、完成课题等的能力,从而判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基于此,本文将以连续、关联和循环三项指标为基础,探讨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评价方法,以期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与学生结构化学习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程志伟 《教师》2010,(5):109-110
当今数学课堂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化”缺失的问题.导致数学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缺乏方向性和系统性。教师应该通过集体备课等方式,建构自身的知识系统,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中知识的结构化.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6.
数学总复习中的“四要四忌”刘北荣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要求,一是温故知新,使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弥补自己在知识与能力上的缺陷;二是使已学的知识加以系统化、结构化,使其形成知识网络,增强知识运用的能力。实践使我体会到:在总复习时应注意做到“四要”和“四忌...  相似文献   

7.
曾嘉欣 《新教师》2023,(2):65-66
数学是具有结构化特点的学科,结构化教学可把知识内容进行梳理、串联、整合,形成完善的数学知识结构和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平均分”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探究在结构化视域下帮助学生在高点认识本体知识,全局性地把握知识结构,让“平均分”的种子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8.
在“结构化视角”下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形成结构化的知识。文章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作业设计要求、结构化视角下对作业设计的方式方法、结构化视角下的作业设计等角度出发进行了探究,主张作业设计要体现学习方法的结构化、知识过程的结构化、学生特点的结构化、知识融合的结构化,提倡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徐永华 《天津教育》2023,(29):35-37
<正>“三自一导”模式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对话、自然生长。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充分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发挥独立思维能力,探究课堂知识,培养良好的独立学习能力。而结构化教学是指打破学生零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系统、有组织、有规划地进行知识总结、理解与运用。教师可以将“三自一导”模式充分运用于结构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灵活多样的思维能力,充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  相似文献   

10.
一节完整的复习课,其教学目的一般有三个方面,即梳理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终指向的是结构化的深度理解和数学素养的提升。指向结构化的深度复习,要一以贯之地融入数学思想进行知识统整,重建知识体系;进行技能统整,上串下联地多层次设计练习题组。在整体的视野下,既关注知识的梳理和归纳,又关注技能的习得,以及思维习惯、学科素养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毛国凤 《时代教育》2012,(22):107-108
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是要塑造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使之具有不断吸收新数学知识的能力和知识的自我生成能力。学生头脑中须有组织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才可能使已有的知识成为结构化知识,才能在长时记忆中便于激活和提取,并与新学习的数学内容建立自然的、内在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着力于帮助学生构建数学能力体系,形成结构化认识,促进学生走向整体关联的深度意义建构、灵活迁移应用和系统框架思维。开展数学结构化教学,需要教师从学理分析、学情调研、学材开发、学程设计、学评调节这五个方面着手,引导学生建构个性化的、结构化的知识系统,形成"带得走"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学结构化教学旨在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模块化整合,帮助学生梳理数学知识结构,架构起良好的认知框架,形成结构化的学习方式,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以“幂函数”为例展开结构化分析,从知识的萌芽点、新旧知识联系、新知探究、巩固练习和归纳概括五个环节,以及知识结构、认知结构、思想方法结构和教学过程结构四个维度展开讨论,探索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结构化教学设计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4.
<正>《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的一项重要变革,是以结构化的方式(如主题、项目、任务等)设计课程内容。结构化就是关于结构的建构过程。小学数学单元习题的结构化设计,应立足核心概念,统筹单元习题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建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强调单元习题的整体性、关联性、迁移性,关注数学本质,关注通性通法,发展核心素养。那么如何基于单元核心概念科学合理地确定单元习题目标?如何围绕素养导向的育人目标结构化设计单元习题内容?如何基于实践优化单元习题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5.
正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对数学的认知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曹才翰指出:"只有当学生获得了结构化的知识时,才能对知识形成深刻的、真正的理解。"数学教学要立足于数学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具体地说,教师要用整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一般观念”引领,关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从整体视角建立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结构化教学、体系化研究,发挥数学内在的力量,发展学生数学思维与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提出,应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结构化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视角,在低年级数学结构化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儿童视角,立足儿童的数学现实、儿童的数学理解,立足数学知识的一致性、整体性,让儿童、数学都在场。  相似文献   

18.
郭帅 《天津教育》2023,(30):31-33
<正>数学是一门结构性和关联性很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如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感觉到生动有趣,以及如何将碎片式分布的知识内容统整为整体性的知识结构是所有数学教师追求的目标,结构化教学应运而生。而怎样在教学中加强数学结构化教学,打造生态课堂模式,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则成了每一位教师共同面对的挑战。人头脑中的知识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过,有的人头脑中的知识混乱不堪,而有的人则井然有序。  相似文献   

19.
林阿显 《亚太教育》2023,(2):103-10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其中一条有效的路径就是进行结构化教学。以“数与运算”主题教学为例,在结构化教学中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一是基于本质一致性,促进知识结构化;二是立足方法一致性,促进过程结构化;三是体会思想一致性,促进思维结构化;四是感悟经验一致性,促进活动经验结构化。无论是从知识到方法,还是从思想到经验,多样的结构化教学,体现了新时代教学发展要求,不仅为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新变化,也为学生减负增效、提升数学核心素养注入了新动力。  相似文献   

20.
初中数学复习课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种课型,有效的复习课不仅能帮助学生回顾知识,更能帮助其建构相关联数学知识的结构化体系,形成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本文主要探究复习课“非线性”思维课堂教学的策略,旨在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