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青年教师的成长,是教育的未来所在、期望所至。因此,可采用“目标启动,规划专业发展;理论促动,导航专业发展;骨干带动,引领专业发展;培训推动,促进专业发展;激励驱动,推动专业发展;关心感动,支撑专业发展”来赋能青年教师,推动其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2.
为破解教师老龄化问题,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出台各种措施激发教师动力、提升教师能力。一是通过开展师德教育、制定个人规划等方式,唤醒教师成长动力;二是通过组织专业阅读、开展“青蓝工程”等方式,厚植教师内在实力;三是通过开展常态教研、“五课”展示等方式,夯实教师专业能力;四是通过开展多元评价、突出过程性评价和团队评价,激发教师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3.
绍兴市柯桥区在基于素养提升的青年教师成长区域实践中,建构了“共建共享共成长”的幼儿园城乡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形成了“青檬”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体系和“理论学习—教学实践—反思评价”三方闭环开展的“青檬”研修基本路径,创新了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也促进了城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4.
在多元发展的时代,青年教师在专业发展上需要路径导航,以制定清晰的成长规划.通过访谈厦门一中六位一线的名师专家,梳理归纳出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保持热爱,坚守初心;勤奋踏实,厚积薄发;规划职业,目标引领;心态积极,迎接挑战.分类梳理总结访谈材料,构建中学数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导航路径,基于此,规划五种具体的专业成长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中职学校教师需要通过专业发展成为具有较高理论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上进行探索实践:通过实施“GPS+AC”目标导向型分层分类培训,激活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通过示范教学、产教融合、以赛赋能,推动“双师型”教师成长,增强教师实践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教研发展,建立教师协同发展的共同体,提升教师教研能力;构建“学、教、技、研”四位一体的增值性评价体系,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成长中关键性改变的发生不仅来自教师的个人体验,也深受社会评价的影响。通过选取20位名师对他们的成长事件进行分析,发现这种关键性改变往往以职业危机和工作的转调为诱因,通过科研实践、名师引领和受教经历的推动,最终通过实践推广和教学荣誉展现出来。在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因层面,教师对自身经历的发掘和整合能力、直观化地运用理论的能力和以实践推广作为专业反思的动力对促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改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校青年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应树立的五个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青年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政府和高校应通过相关的政策与措施,为他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高校青年教师个人更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以谋求发展,在专业发展中应牢固树立职业角色意识、主动发展意识、实践意识、教学学术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正确把握发展方向,始终保持发展动力,以加快自己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8.
马彩芳 《江苏教育》2023,(15):60-63+69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基于实践导向,构建青年教师培养体系,组建教师成长联盟“青年教师成长营”,建设专业成长的五大场域,实践五大项目工程,为青年教师打造专业发展支持环境,引领青年教师实现跨越式成长。  相似文献   

9.
<正>我园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青年教师成为园本研修的主体。“主动发展”是指青年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能够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树立自主提升专业素养的意识,推动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我园尝试改善园本研修现状,提高青年教师园本研修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在园内形成主动发展的氛围。同时,尝试总结园本研修组织形式和管理经验,有效提升园本研修质量,最终帮助和支持青年教师走向专业自觉和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青年教师队伍的壮大,对其培养已成为教师队伍建设中一个现实课题,成为学校内涵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而急迫的任务。学校管理者必须树立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决定学校内涵,关系学校兴衰的理念,把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作为学校每一个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具体操作中,首先要分析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状况,确定其成长奋斗目标,激励青年教师自我发展、自觉成长。还要认真规划,确定了实现成长目标的步骤和路线,把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速度。其次要做到制度规范,措施得力,确保规划落实到位,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再次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真正强有力的、持续不断的、有针对性的"引领",促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相似文献   

11.
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当前教师个人以及教育主管部门一直思考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合理规划专业发展,找准发力点,内外力相结合,助推青年教师成长。  相似文献   

12.
民办幼儿园往往以青年教师居多,存在年纪轻、经验少、流动性大等问题.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整体提高师资水平成为民办幼儿园提高社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通过个人规划与园本培训的有机结合能有效地加快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具体措施是:自我剖析,合理定位;分解目标,逐步达成;实践反思,修正调整;定时总结,分享经验.  相似文献   

13.
张年雄 《福建教育》2023,(41):13-14
<正>福州第三中学(以下简称“福州三中”)于2020年6月19日成立教育集团,包含7所成员校,其中福州三中西湖校区、滨海校区、晋安校区为同一法人单位。滨海和晋安两个校区均创办于2019年9月,教师平均年龄为28岁。青年教师的职后培养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福州三中通过成立教育集团青年教师发展委员会,推动各校区教师的实践交流与系统培训;实施青年教师“春笋培养计划”,让青年教师找到专业成长的途径与目标。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改革在全国各类型高校产生广泛影响,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课程”“思政”融合难问题成为改革痛点,相关研究尚未充分开展。基于课程场视角的研究发现,课程思政实践处于心理场和环境场两大场域之中,其动力是多元的。破解“课程”“思政”融合难,应从促进环境场和心理场的和谐互动着手,其有效途径就是以课程思政促进专业与课程规划,引导师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目标相吻合;遵循教研评价规律,创新课程思政评价机制;以课程思政反哺教师教学,推动教师形成专业自觉;深化对课程思政本质的认识,引领师生实现价值寻根与价值自觉。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二中学重视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认真抓好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和课外辅导等基本环节.坚持对教学工作进行阶段性的分析和总结,结合各年级具体情况突出教学目标管理。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学科组特色,学校组织开展“特色教研展示周”、一级教师“五个一”教学评比、青年教师“津华杯”专业技能大赛等活动。学校还通过组织全校教师到杜郎口中学学访和参加论坛、实践交流活动推动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6.
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成长。而学校要在依靠老教师“看家”,靠中年教师“当家”的同时,更要依靠青年教师来“发家”,这是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所在。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始终以青年教师成长为着力点,以创新学习组织为切入点,以丰富学习内涵为突破口,力促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并成才,走上了学校发展的快车道。一、创新学习组织,激活成长动力1.组建学习团队。要最大效能地实现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我们必须依靠一支专业团队,以专业团队为学习单位的组织,是改进教师教学行为、加速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  相似文献   

17.
一、引导教师确立提升规划,明确专业素养提升目标1.愿景引领,激发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意识。我园主要从幼儿园发展愿景引领的角度进行切入,使每位青年教师都萌发职业愿景,从认同到跟随,从跟随到付出,努力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双发展。通过借助对愿景的学习、分析与讨论,幼儿园注重引导青年教师进行五步规划,即"自我评估与分析、环境分析、确定教师职业生涯目标、制订行动计划与措施、幼儿园政策保障",使发展成为青年教师的自我意愿和动力。  相似文献   

18.
青年教师是学校不断向前发展的中坚力量。要使青年教师不断成长,就要尊重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律,构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平台,创新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机制,使青年教师的成长步入正确轨道。文章从实践的角度,探究新时期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诸多影响因素和内在规律,把握青年教师的成长动向,进而探讨如何采取有效途径和方法来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9.
王飞  金胜利 《教师》2014,(32):100-102
教师评价按评价目的可分为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奖惩性教师评价以奖惩为目的,它不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一个好的教师评价制度,除了要保持青年教师外在的绩效压力,还要给予青年教师内在激励,促进其专业成长和发展。发展性教师评价以评价促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以期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企业、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构建教师专业成长机制,要突出高职院校的特色,立意高远,“蓄之以势”;要强化目标引领,为教师提供“用武之地”,拓展发展空间,激发内在动力.“励之以用”;要建立约束与自我约束、约束与破旧立新相结合的约束机制,“导之以渠”;要注重评价的反馈和激励作用,综合运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见成效,“成之以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