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只要活着就能进行训练,只要坚持训练就会有效果,只要有效果就有可能康复!” 叶华强老师是中国老年学学会科学养生专业委员会研究员、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民族传统体育分会理事、福州市老年大学养生保健学会秘书长,在传统健身、养生和康复训练方面有独到研究,创编有易筋经健身操、易筋经五印健身操、易筋经眼保健操、易筋经全肺呼吸保健操、预防骨质疏松保健操以及易筋经康复训练基本方法等一系列健身方法。福建电视台、福州电视台、《海峡都市报》曾先后对叶老师进行专访报道。本刊自2003年以来曾连续多年刊登叶老师的健身与康复训练方法,许多读者从中受益。现本刊特开辟康复训练专栏,邀请叶华强老师继续为本刊读者提供健身和康复训练指导。  相似文献   

2.
<正> 科学选材是培养优秀羽毛球选手的重要环节,材料选对了训练起来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训练到高层次的队员就更可看出该队员是否有那种获世界冠军的素质和气质,没有的就很难上得去,有的只要有好教练加上运动员努力就可达到高水平,可见科学选材是很重要的。我想谈谈自己对科学选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400米这个项目是一项“长距离”的短跑项目,是一项无氧占大比例,有氧占小比例的混氧型的短跑项目。因而有很多人都谈400米而色变,其实只要在平时的训练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各项具有400米项目特点的体能和技术的训练,就能有效地达到提高400米成绩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陈湘 《健与美》2023,(11):151-157
<正>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你总是有大量的时间去训练。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并不是总能确保充足的训练时间。不过,只要采用本文介绍的训练策略,你只需花平时一半的时间,就能获得同样好的训练效果。本文介绍的针对各个身体部位的训练计划核心是采用循环的方式来做训练动作,两个训练动作之间的休息时间要尽可能得短,以便提高训练强度,确保你能在短短30分钟之内,对目标肌群的刺激达到平时1小时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5.
教练岛     
《健与美》2020,(3):176-176
问:可以不做有氧训练只做无氧训练,通过高蛋白低碳水低脂肪的饮食减脂吗?答:完全可以。一提到减脂,很多人就会首先想到有氧训练,也就是要花更多时间在固定自行车、跑步机、台阶机上。不幸的是,很多人并不喜欢有氧训练,他们做力量训练时毫无怨言,但一提到有氧训练就发怵。实际上,只要合理安排,力量训练也能达到很好的减脂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过 《中华武术》2006,(11):44-46
100米跑项目的生理表现为无氧代谢,负有大量的氧债,属于“极限强度”运动。只要在平时的训练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各项具有100米项目特点的体能和技术训练.就能有效地达到提高100米成绩的效果。 100米训练就围绕着步长与步频两个关键词来进行。以下是本人对农村中学高三年级参加体育专业考试的学生100米训练的具体措施训练,时间七个半月。 把七个半月分成四个阶段:准备期,冬训期,考前强化期,考前调整期。各个阶段的训练周期以一周为单位。  相似文献   

7.
乒乓球比赛在很大程度上是速度之比。比赛中只要速度上占优势,从而能给自己创造出进攻机会,就能跑到位,击球时感觉顺手,也能用打球速度上的优势扭转被动局面。这种乒乓球技术上所需要的速度素质,要求我们在儿童训练阶段认真培养和训练。我在训练儿童乒乓球运动员开始时就走过弯路。当时为了要回合,凑数量,就不管击球速度快慢,也不看运动员脚步移动没有,击球重心有没有交换,更不看运动员击球位置,只要你能打上就行。所以那时训练打球速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皮划艇激流项目力量训练的设备仍是杠铃一类的器械,杠铃虽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器械,但在训练学界被认为是不符合专项力量训练要求的训练器材。研究表明,只要有有效的测试监控手段,教练员同样能够正确地评价力量训练效果,提高力量训练效率。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要通过自行研制简单实用的训练测试设备及其力量训练效果评价体系,对皮划艇激流国家队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的测试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一、一般身体训练 1、一般发展性的训练 在训练中对一般身体素质的训练。应是对全部肌肉群其作用的训练,在基本部分的训练之后。采用柔韧性和伸展性相结合的训练,这种训练是发展机体肌肉群的训练,为的是对机体的肌肉群达到明显的作用。不论某肌肉群的力量如何低下,只要对他的发展有明确的经常性的训练.就会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乒乓世界》2010,(9):28-28
实习生小惠曾经是北京队中的一员,虽然在那里没有训练多久。这次我邀请她跟我一起去北京队采访,重回故地,我问小惠有什么感觉,小惠说以前只要来北京队训练,看到先农坛体育场里面高高架起的聚光灯就紧张。  相似文献   

11.
在整个运动训练过程中,决定运动成绩的因素很多,而其中训练的效果,即平时所说的有效训练行为,对运动成绩的提高和优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决定训练效果的因素很多,如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是否恰当、运动量和强度的大小搭配是否合适、负荷与恢复的安排是否合理等,但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常常被忽视的因素,那就是训练的质量。经过多年运动实践的检验与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讲,训练质量是决定训练效果高低和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多年来,由于思想观念以及对运动训练内在核心的理解不够深入全面等因素,在我国田径的训练中,一直存在着重训练数量,轻训练质量的现象;对于通过多年训练实践总结出来的“三从一大”的科学训练原则,也在相当长的时间中误认为“大”是核心和关键。因此,在训练中有些人就“大”字当头,不断追求训练课次的增加、训练时间的延长,只要运动员训练的连续性好,完成的课次多,训练量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就觉得练得好,心里就感到踏实。但实际上,在一味追求“大”的训练过程中,如果忽略了运动训练中最重要的东西——训练质量,就恰恰丢失了最本质的东西,从而把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无效劳动”上。 衡量训练质量的因素有许多,但就田径项目的...  相似文献   

12.
田径运动训练并非简单的跑、跳、投,它需要多学科知识的渗透。教练员不能忽视训练计划的安排。训练过程中怎样让队员很好地完成训练计划并非简单之举,这就要求教练员有能力发现队员本身所具备的能力大小和心理反映,让队员在完成一次次小目标的同时体验到成功感.并对下一目标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能实现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训练科学和训练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训练的意义认识更加清楚,过去人们习惯地认为训练、比赛主要消耗身体能量,只要有良好的运动素质和熟练的技术,在比赛中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而现在科学证明,在训练和比赛中不仅消耗身体能量,而且也消耗心理能量。平时没有良好的心理训练,即使得到  相似文献   

14.
一、端正思想,提高认识 体育特长生中大多数参加过省级以上的比赛,并且还取得过较好的运动成绩,但他们文化成绩普遍较差,究其原因,跟他们自身产生的对文化课学习重视不够、松懈、懒惰的思想有关,以为只要训练好就能出人头地,只要夺取金牌就前程似锦,平常只注重运动训练,不重视文化课学习,  相似文献   

15.
李阳  茉莉人 《健与美》2020,(2):28-31
如果说练胸和背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见到效果,那么手臂可能要捷足先登了。锻炼手臂不会有太多的障碍,只要环境允许做“推”和“拉”的动作,就可以锻炼到手臂。臂肌和小腿肌都是身体中耐力水平比较高的肌肉,除了通过不断解锁动作来突破,你还需要突破训练量以及训练强度。  相似文献   

16.
课余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运动训练的基础环节,尽管在现阶段课余训练的开展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我们针对问题找出相应的办法措施,课余训练就会开展的更好。  相似文献   

17.
一、平时注重的起跑训练 800米起跑后考生为了抢占有利的位置,相互拥挤到一起,例如推倒的、踩伤的、踩掉鞋的现象屡有发生,笔者认为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应注重起跑训练。让考生要有清醒的头脑,适时加速、拉开距离,人多拥挤时适当减速或快速加速超越拥挤。只要教练员、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重视起跑训一练,类似的事件也就不会发生了。  相似文献   

18.
跳水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分析及训练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进行训练的实践表明,心理训练能有效地发挥运动员的最佳水平,只要找到了每个队员的心理特征、个性,调整好兴奋点,就能促进技术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在教练员的众多智能因素中,学者们普遍认为:教育学知识素养是教练员智能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我国竞技运动训练,受经验型训练的消极影响较深,长期把运动训练当作单纯技术性的工作,认为只要教练员掌握高水平的专项技术,就能训练出优秀运动员来,忽视对教练员提出具备教育学知识素养的要求。而对于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教育学问题,有的茫无所知,有的束手无策,以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动训练的质量和效果。本文拟从教育理论的角度,谈谈教练员具备  相似文献   

20.
国家速滑队自1986年11月以来,应用引进的YSI—L23到乳酸分析仪测定血乳酸值,并用以控制冰上训练强度,测定竞赛中不同项目的乳酸值,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们认为,这种仪器是目前我国应用于监测和评定竞赛训练和机能较为先进的科学仪器之一。测定方法简便,信息反馈快,受到教练员、运动员和医务人员的欢迎。只要在实践中能够正确熟练地使用,就能在指导科学化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