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是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的一首著名民歌和叙事诗,后经文人加工润色,收入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木兰诗》是古代劳动人民自己创作的不朽诗篇,是一首表现古代英雄妇女形象的巾帼赞歌,它和《孔雀东南飞》齐名,被誉为乐府诗的“双璧”,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长诗生动地叙述了木兰女扮  相似文献   

2.
东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历来脍炙人口,流传久远,不仅因为它具有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还因为它成功地塑造了罗敷这个美丽、勤劳、勇敢、坚贞的女性艺术形象,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陌上桑》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美的形象的描绘,罗敷正是他们公认的美的化身。  相似文献   

3.
《孔雀东南飞》以“化鸟”的方式结局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本是悲剧结局,却最终通过“化鸟”得以团圆;作为一首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其中也蕴涵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文章试图从大团圆角度、悲剧角度、民间角度,这三方面探讨《孔雀东南飞》的结局。  相似文献   

4.
新编语文课本高中第五册《孔雀东南飞》的预习提示中说,刘兰芝身上“集中表现了古代劳动妇女的优秀品质和不幸命运”。这一观点很值得磋商。首先必须解决刘兰芝是不是古代劳动妇女的问题。接下来的问题便是古代劳动妇女的优秀品质与不幸命运是否集中表现在刘兰芝身上。本文就前一问题谈谈浅见。我认为刘兰芝不是古代劳动妇女,而是贵族妇女。因为: 一、自东汉后,尤其是魏文帝完九品中正法后,门第的高下区分甚严,婚姻更讲究门当户对了。因为对贵族来说,“婚姻是一种政治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决不是个人的意愿”(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刘兰芝“先  相似文献   

5.
《孔雀东南飞》是一场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很好看的戏。当然,它最初是一首杰出的叙事长诗。但为什么偏偏它在广大老百姓中流传很广呢?读过这首诗后,笔者开始领悟到,不仅仅因为它有比较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更主要的是因为这首诗融入了诗意美与悲剧美,  相似文献   

6.
刘兰芝是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倾注全力塑造的主要形象。千百年来人们同情赞美刘兰芝,不仅因为她身上集中了我国古代妇女的许多优秀品质,更主要的是因为她身上体现出人性美、人格美。正如一美学家在其专著中指出的那样:“美与伦理学难分难解”,“中国以人格的完美为最高境界”(周来祥《论中国古典文学》)。此论正中鹄  相似文献   

7.
李娜 《现代语文》2005,(6):35-36
刘兰芝是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倾注全力塑造的主要形象。千百年来人们同情赞美刘兰芝,不仅因为她身上集中了我国古代妇女的许多优秀品质,更主要的是因为她身上体现出人性美、人格美。正如一美学家在其专著中指出的那样:“美与伦理学难分难解”,“中国以人格的完美为最高境界”(周来祥《论中国古典文学》)。此论正中鹄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是产生在汉末建安中的一首优秀民歌。它通过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悲惨故事,深刻地揭露、控诉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本质,反映了广大人民争取婚姻自由的强烈愿望,表达了广大人民对封建压迫的憎恨和反抗。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很高的。这是我国古代人民自己创作的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民文学,在文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孔雀东南飞》的艺术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全诗以五言形式展现了动人的情节和一系列栩栩如生、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孔雀东南飞》作为名篇,其表现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诗中的人物对话、人物行动刻画描写,将作品推到了极致,令人叹为观止。《孔雀东南飞》没有李白作品的飘逸豪放,没有陶潜作品的悠然自得,但它以独有的艺术效果,流传至今。《孔雀东南飞》中  相似文献   

10.
杨筱君 《成才之路》2013,(23):65-66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其中塑造的刘兰芝这一形象更为人津津乐道。她集合了中国古代女性所有的美德,是"美"之化身。  相似文献   

11.
《陌上桑》是汉乐府民歌中的一枝奇葩,千百年来它之所以为人们传颂,是因为作者以积极浪漫、理想夸张的艺术笔触塑造了劳动人民自己的光辉女性形象——罗敷。她生活之境美、佩戴之器美、衣着之饰美,体型美、容貌美,而且具有热爱劳  相似文献   

12.
邢旺昌 《现代语文》2007,(7):104-104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木兰诗》中的木兰、《窦娥冤》中的窦娥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多见的光辉的女性形象。在她们身上,除了蕴涵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意义之外,还表达了古代人民群众对女性性格理想化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3.
看到有关爱情的电影和戏曲的上演,我不禁想起中学里有关爱情的传统性教材,如《孔雀东南飞》等,却仍在被禁锢之列。《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杰出的长篇叙事诗。它描写、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这对青年夫妇追求婚姻自由,忠于爱情,宁死不屈的反封迠精神,它继承了汉乐府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4.
《孔雀东南飞》是一场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很好看的戏。当然,它最初是一首杰出的叙事长诗。但为什么偏偏它在广大老百姓中流传很广呢?读过这首诗后,笔者开始领悟到,不仅仅因为它有比较引人人胜的故事情节,更主要的是因为这首诗融入了诗意美与悲剧美,反映了古往今来的人们的一种深层心理,即对美好纯洁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长城古老雄伟,举世闻名,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崇山峻岭之间,它像一条巨龙盘旋着,翻滚着。它的存在凝结着千千万万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观之一”。——《长城》  相似文献   

16.
郭健敏 《现代语文》2006,(9):117-118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中的一首叙事长诗,它和《木兰诗》被合称为我国古代诗歌的“双壁”,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好评,特别是由于两首古诗都以女性为题材,成功地塑造了性格鲜活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不幸、抗争以及女性的机智、胜利,更是为人津津乐道。本要关注的却是《孔雀东南飞》中的男主人公——焦仲卿,一个封建婚姻中的悲剧角色,一个常被人忽视和“误解”的人物。  相似文献   

17.
《孔雀东南飞》的预习提示中说,刘兰芝身上“集中表现了古代劳动妇女的优秀品质和不幸命运”,这一观点很值得磋商。首先必须解决刘兰芝是不是古代劳动妇女的问题,接下来的问题便是古代劳动妇女的优秀品质与不幸命运是否集中表现在刘兰芝身上。本文就前一问题谈谈浅见,我认为刘兰芝不是古代劳动妇女,而是贵族妇女。一、自东汉后,尤其是魏文帝定九品中正法后,门第的高下区分甚严,婚姻更讲究门当户对,因为对贵族来说,“婚姻是一种政治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决不是个人的意愿。”(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刘兰芝“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由是看来,她应是朱门闺秀了;“碧玉小家女“是“不敢攀德贵”的。  相似文献   

18.
走马灯亦称转灯,是我国民间彩灯的一种独特的形式,它的制作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在宋代时就已较为盛行),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因为走马灯是根据热空气上升产生推力的原理制成的,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完《热空气》一课后,作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延  相似文献   

19.
任秋凌 《课外阅读》2010,(10):52-53
一.案例过程 高职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是古诗学习,开学第一周我带领学生学习中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相似文献   

20.
<正>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当然也创造了艺术,创造了美。从古代的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故宫的博物院的艺术美,到现在我们身边教室的美、校园的美、现代建筑的美……这些通过劳动技术取得的成就都体现了创造性劳动技术的崇高与永恒,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由此看来,美术教育与劳动技术教育本来就应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利用欣赏课——感受劳动创造美马克思说过:"劳动创造了美。"麦浪滚滚、阡陌纵横的田野,这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