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课程贴近学生生活,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在实际教学中,注意用生活与物理知识的联系导入新课,使课程导入自然有趣;课堂教学活动应注重联系学生生活,使学生在熟知的生活经验中获取知识;学生作业应当个性化和生活化,做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2.
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物理现象,物理教学与生活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物理知识指导生活实践,生活中的情景又能帮助促进物理教学,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物理情境。  相似文献   

3.
<正>物理学是自然科学,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物理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认识及探索客观世界的能力、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也是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较强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挖掘生活中的物理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物理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把握自然原则,让知识的传授与学生能力的提升及素养的形成相辅相成。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物理教学应遵循的自然法则,充分展示物理教学与自然之间的紧密关系,促进物理教学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4.
“从生活走向物理”是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实施中要体现这一理念就必须科学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把对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用于初中物理教学应注意“广泛联系、恰当使用,纠正错误、深化认识,一例多用、多维透视,合理筛选、满足教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课程不是孤立的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不能把学生与生活割裂开来,而应使学生与生活有机融合。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学生生活"语文化"两个方面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做到与生活融合。  相似文献   

6.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物理知识从生活中来,并应用于社会生活;注重学科探究,提倡教学、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物理教学评价实践表明,初中物理教学评价应遵循以下2个标准。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的物理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很多的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为此,教学中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物理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让生活中的物理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我们的物理课堂,使物理学习变得更具体、生动、直观,让学生感悟与发现物理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物理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能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失误联系起来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内容,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研究的对象,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学生普遍认为物理计算题难学.解决教学这一难题应做到以下三点,一要消除学生认为物理难学的思想;二要让学生理解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三要善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联系生活中的实际的例子来进行教学,使原本比较抽象的物理教学内容变得十分具体、形象,容易理解。因此,教学时要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导入新课;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析疑解惑;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理解知识的催化剂;联系生活实际,让物理知识在课外拓展中延伸。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向生活回归.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然而,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仍然存在严重脱离学生生活的现象: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经验脱节,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价值.因此,学生难以通过物理学习获得愉悦体验和成功感悟,学生课堂生活单调、机械,索然无味,学生对学习物理提不起兴趣.现提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是指初中物理教学要主动联系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11.
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同时又与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相b.物理教师在具体操作时,主要应做到物理问粤乒活化、物理探究生活化、渗透STS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觉得学习物理有用,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从生活经验引入新的物理概念就比较自然、直观,学生能比较轻松地接受.1 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入物理概念,必须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时应首先把学生带到生活经验中“漫游”,唤起学生已有的感性知识,再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其本质属性,形  相似文献   

13.
罗会琴 《铜仁学院学报》2007,1(4):105-106,125
物理教学应明确素质教育目标,转化学生学习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发掘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物理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物理新课程理念中讲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立足于学生的现有知识经验,在物理课堂中充分创设生活化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将生活现象与高中物理教学进行融合,可使教学过程更生动、形象,并可有效锻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将生活现象与物理教学相融合时应注意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经验列举了一些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向生活回归.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然而,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仍然存在严重脱离学生生活的现象: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经验脱节,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价值.因此,学生难以通过物理学习获得愉悦体验和成功感悟,学生课堂生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但如何将这些生活经验融入到物理学习中,很多学生并不擅长。新课改背景下的物理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解决物理难题的思维与能力,助力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应用物理。  相似文献   

18.
刘林 《承德师专学报》2003,23(2):106-107
"研究性学习"是物理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物理研究性学习活动很多,但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学生实践经验积累较少,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等因素给教学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如何在物理习题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是很好的研究课题.物理习题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选择习题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验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公认的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群,普遍对理论文化课的学习存在种种困难,在物理教学中应做到因材施教,寓思想教育于物理教学中,使学生想学,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易学;转换教学角色,变厌学为乐学。  相似文献   

20.
张美霞 《考试周刊》2013,(39):78-7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学生生活与数学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让生活经验数学化,让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有着无穷魅力。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挖掘生活资源,激发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发展思维能力;再现生活情境,感受数学魅力;解决生活问题,体验数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