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张恨水《水浒人物论赞》是针对《水浒》七十回本的评论著作,在话语形式上,张恨水的论赞对金圣叹的《水浒》评点话语有着自觉的继承,在评论方法、评点理论以及某些观点上对金圣叹的《水浒》评点均有所超越。  相似文献   

2.
自胡适和鲁迅认为金圣叹以八股文的作法评点小说后,这便成为一种定评。但从金圣叹本人学习举业以及其接触《水浒》的过程人手,再仔细探究金圣叹的自我表述,实际上,其不是以时文的眼光去评点《水浒》,而是试图以评点《水浒》的眼光去阅读时文。而《水浒》评点中时文作法的加入应是金圣叹应对新的读者时所采取的一种策略。胡适和鲁迅对于金圣叹的论述都与他们所处的历史情境有关,并非严谨的学术观点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张恨水自少年时代就接触了国学名著《水浒》,他收藏了很多版本的《水浒》,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创作出《水浒人物论赞》、《水浒别传》、《水浒新传》等“水浒”系列作品,从而丰富与发展了梁山泊英雄好汉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金圣叹用"画"来评点《水浒》,既与中国文论与画论相融合的文学批评史有关,又与明中后期时代氛围有关。从金圣叹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以及"水浒"意与象的关系中,可以看出金圣叹将"画"、"水浒"、"自身"三者同构在一起,这也是其用"画"评点《水浒》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金圣叹因评点《水浒》而蜚声文坛,但对于他评点《水浒》的是非功过,学术界至今仍众说不一。下面我仅就金评《水浒》中的弦外之音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一“夜寒薄醉摇柔翰,语不惊人也便休”。这是金评七十回本《水浒》用来结束全书的两首诗的最后两句,实际上这是金圣叹评点《水浒》结束时痛苦心情的表白。这说明在明末“开门视天,云墨如磐”的黑暗时代,在厂、卫特务横行天下,文网密布,“张口犯刑律”的“寒夜”,评点《水浒》,不得不用曲笔来  相似文献   

6.
王望如评点《水浒》,从前学界研究甚少,重视程度不够。王望如对《水浒》的思想意义、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重要问题,都在评点中作了很深入细致的探讨,其中有很多论述非常精辟,这对我们研究和阅读《水浒》都有重要的启示、借鉴意义。王评并非仅就《水浒》而论《水浒》,而是经常联系社会现实,拓展了《水浒》评点的内容。王评虽然深受金圣叹评点《水浒》的影响,但对《水浒》同样有着自己的独到领悟和见解,对金评既有所匡正,也有所超越,成为《水浒》评点园囿中又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7.
王望如评点《水浒》,从前学界研究甚少,重视程度不够。王望如对《水浒》的思想意义、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重要问题,都在评点中作了很深入细致的探讨,其中有很多论述非常精辟,这对我们研究和阅读《水浒》都有重要的启示、借鉴意义。王评并非仅就《水浒》而论《水浒》,而是经常联系社会现实,拓展了《水浒》评点的内容。王评虽然深受金圣叹评点《水浒》的影响,但对《水浒》同样有着自己的独到领悟和见解,对金评既有所匡正,也有所超越,成为《水浒》评点园囿中又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8.
王祥富 《学语文》2007,(3):42-42
评点是我国传统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著名的评点有《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毛泽东点〈二十四史〉》等,评指评论,这种评论是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结构、语言和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特点用简明凝练的话语,画龙点晴式地略加评议,它记录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理  相似文献   

9.
对小说采用评点的形式进行评论,这是我国独特的一种文艺批评方式。首先起来开创明清两代评点小说之风的是明代的李贽。他对《水浒传》的评点给后世带来很大的影响,效法者纷纷而起,于是形成了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所谓小说评点派。明清两代的小说评点家中,除李贽外,较有影响的还有金圣叹(评点《水浒》),张竹坡(评点《金瓶梅》)和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人。这些评点家通过作序、写读法、评批和圈点等方式,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学术界对金圣叹的研究先是集中于对其政治思想的评断,即他腰斩《水浒》、对《西厢记》中情欲的大力歌颂,以及《杜诗解》中所表现的忠君思想研究,判断其究竟是反动文人还是民主斗士。继而,鉴于金圣叹对《水浒》、《西厢》的评解形成了小说、戏曲评点的完备格式,又对金圣叹的小说、戏曲理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总结,而对于金圣叹的诗歌理论,较少  相似文献   

11.
金圣叹的评点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典小说、戏剧之有评点,不始于金圣叹;但因金圣叹之评点《水浒》、《西厢》,从而确定了评点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并由此出现了一个队伍庞大的评点派.从明末清初直到晚清,始终不衰,正如廖燕在《金圣叹先生传》中所说: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又刘廷玑在《在园杂志》中也说:杭永年仿金圣叹笔法,批《三国演义》,似(?)效颦……《金瓶梅》以淫说法,彭城张竹坡为之先总大纲,次则逐卷逐段分注批点,可以继武圣叹.所以,将金圣叹誉为评点派的奠基人,那是毫不夸张的.  相似文献   

12.
一“评点”法是我国古代评论文学作品的特殊的方法,具有以少总多、灵活醒目的特点和探微提要、指点门径的好处。明代李贽评点《水浒》,清人金圣叹除评点《水浒》、《西厢》外,还有《评注才子古文》、《选批唐诗》等。吴楚材、吴调侯编的《古文观止》,也是采用评点的方法。这些评点本子中不乏独到的见解,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它们以其深刻的思想、巧妙的构思、优美的语言在古代文坛树起了丰碑,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教好学好这些传统名篇,不但可以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开扩眼界,打好古文阅读的基础,而且还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供  相似文献   

13.
中国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水浒》、《西游》和《红楼》,由于其本身异常丰富复杂,所以各自成为了一门专门学问。综述这四部名著的研究历史及研究的主要问题,不仅可以加深对这四部书的认识与理解,而且对当前的古典文学研究及文艺创作是有借鉴意义的。一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各有其漫长的研究历史。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主要是明清时代一些古典评点家的“评点”,如李贽、叶昼、冯梦龙对古典小说美学的研究,如金圣叹对《水浒》、毛宗岗对《三国》、脂砚斋对《红楼》的评论。从思想  相似文献   

14.
人人称《智取生辰纲》(下简称《智取》)写得好,然未必人人能确言其妙处。今人对《智取》作艺术鉴赏,其见解未必有多少能超过四百年前的《水浒》评点家金圣叹。读《智取》是一种艺术享受,读金圣叹评点本《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金圣叹移此书第一回作“楔子”。下引字出此不注),又何尝不是一种艺术享受?金圣叹评点的形式有回评、眉批、夹批三种。金圣叹对此回总的艺术评价是:“耐庵妙笔”“独有千古”。这一艺术评价,建立于准确精妙的评点之上,显出其独特的、然而又是令人信服的美学鉴赏眼光。  相似文献   

15.
中国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水浒》、《西游》和《红楼》,由于其本身异常丰富复杂,所以各自成为了一门专门学问.综述这四部名著的研究历史及研究的主要问题,不仅可以加深对这四部书的认识与理解,而且对当前的古典文学研究及文艺创作是有借鉴意义的.一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各有其漫长的研究历史.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主要是明清时代一些古典评点家的"评点",如李贽、叶昼、冯梦龙对古典小说美学的研究,如金圣叹对《水浒》、毛宗岗对《三国》、脂砚斋对《红楼》的评论.从思想内容看,这些古典评点家较多的是以忠、孝、节、义的观念和信条,作为评点标准的;艺术方面,也作了多方面的具有开拓意义的探索.但这种评点或  相似文献   

16.
语用学是西方新兴的一门学科,它最早由美国哲学家莫里斯在1938年出版的《符号理论基础》一书中提出。虽说这一理论被引进我国只是近十年来的事,但在我国,能够运用语用法则来分析理解话语,却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在评点《水浒》时对人物话语所作的具体分析,就向我们提供了有力的例证。认真发掘、总结这份珍贵遗产,将会有助于我国自身语用学的历史研究。本文试图对金评《水浒》的语用分析作一番描述和介绍,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金圣叹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以“六才子书”的形式评论经典作品,将《史记》列为“第三才子书”.通过分析金圣叹对《史记》的文学性评论,能够体会到《史记》结构的精严、文辞的精妙、情感的精深,同时,在金氏理论的指导下,阅读者可从宏观、微观、作者论赞等方面深刻理解文本内涵,对阅读《史记》大有启发.  相似文献   

18.
金圣叹将《水浒传》改为七十回本,使金批《水浒》成为又一片新的文学意境,又一组新的艺术形象。这是对《水浒传》的再创作,是借古讽今、以史为鉴精神的深化和延伸,是对孔子删《诗经》、编《春秋》之史学观、文学观的继承和发展。金圣叹批评《水浒传》又是艺术欣赏的过程,其中有审美的愉悦,也有理论的思索。金圣叹将自己对《水浒传》的独特感受传达给了读者,使金批《水浒》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评点式批评文体的样范。  相似文献   

19.
金圣叹在评点《水浒》时寄寓了他的理想人格,他痛恨虚伪,尊从诚实,但他又不是绝对地评价人物优劣,而是把人置于现实生活中来评论的,如他把宋江当作“假人”,把李逵当作“真人”,但假人也有假的必要,“真人”也有真的缺陷,因此,武松既堂堂正正,又善于应对,成为金圣叹最理想的人格,称之为“天人”。  相似文献   

20.
金圣叹是我国古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尤其在评点之学上有着常人无法达到的高度。他不仅善于对诗歌、小说与戏曲之评点,如其对杜诗、《水浒》和《西厢》的评点,还善于对古文的评点,如对《才子古文》的选批。他的评点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便在于能够与作者及其作品中人物进行精神交流,使自己成为其知音。本文拟就他们之间精神交流得以顺畅实现的原因及交流之实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