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课改高考语文试题在继承传统高考语文试题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着两个方面的明确发展:阅读文本和题目的人文内涵更丰厚;写作题目更平实,鼓励自主表达更明确。这两方面的变化,对语文备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对考生的更高要求,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阅读题目的发展,要求考生从根本上充实自己的人文内涵积淀;写作题目的发展,要求考生从根本上提升自己感悟生活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高考渐近,该如何准备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辅导考生的经验和以往成功考生的切身体会,建议考生根据各个考试题型做针对性的准备。1.“单项填空”题在备考“单项填空”题时,不易采用题海战术,但对做过的一些题目,特别是做错的题,要认真分析,找出出错原因。对简单的题要总结规律,对难题要记牢。千万不要在难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回避难偏窄怪题。要重视与语境、时态、动词短语相关的题目。  相似文献   

3.
认识类试题是指由题目本身提供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就这一材料中的现象、事件或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认识的试题。“认识”类试题在高考中频频出现,绝不是偶然的,这是因为它体现了当今教育改革中新课标理念的要求,也是当今高考改革的方向。因此,认真研读“认识”类试题,对复习备考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玉代 《生物学教学》2008,33(12):37-38
高考结束后,教师们都会习惯性地问考生这样一个问题:“今年理综生物试题难不难?”,考生大都回答:“不难,就是觉得遗传题有点特别。”究竟“特别”在哪里?考生为什么这样认为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化学总复习时间紧,任务 重,所以必须科学地安 排好复习时间,恰当地运用有效的 复习方法,考生在复习中要正确地 处理好考试大纲、课本、各类题目 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高考试题的 考查离不开“双基”,考生能力的提 高也就离不开“双基”知识,因此, 高三总复习要在抓“双基”上狠下 功夫,特别要注重从多角度、全方 位地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同时注 重训练对知识再造、处理和加工的  相似文献   

6.
2005年高考全国卷Ⅰ第37题第(4)小题是开放性试题的一个范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开放性试题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试题设问的开放性。试题的设问是:“简要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给考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它不仅要求考生谈自己对民族主义的表层认识,而且要求考生对其“历史作用”进行理性思考。考生可以结合平时对民族主义知识的了解和理解,特别是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重视对考生模型建构能力的考查,不仅相关题目数量多、分值大,而且每年最后一题都考查考生的模型建构能力,2019年依然如此.1、2019年北京高考中典型试题2019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体现了“价值引领,素养导向”的命题理念,其中也重点考查了考生的模型建构能力.下面以北京高考理综卷相关试题为例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8.
20 0 1年全国高考数学试卷 (以下简称“试卷”) ,总体上给人以“平凡”的感觉 ,但仔细品味 ,其中不乏闪光点 .闪光点之一 :平凡本身就是一个亮点试卷中 ,新颖别致、堪称经典的题目不多 ,有争议的题目也很少 .似乎没有了往日的神秘 ,取而代之的是“平凡” .因此 ,试题更加贴近了考生 ,贴近了高中数学教学 .读罢 ,确有“回归自然”之感 ,深受广大一线教师及考生的欢迎 .闪光点之二 :文、理区别增大笔者对近四年全国高考数学试卷的文理区别进行了统计分析 ,得出今年的试卷文理区别部分无论是题目数量还是分数均比前三年翻一番以上 ,区别分数高…  相似文献   

9.
综观2014年高考数学江苏卷试题(以下简称高考数学卷):(1)立足基础。较往年难度降低,注重考教一致,完全克服了试题奥赛化倾向。试题难易搭配合理,难题入口宽、思路多、深入难,有利于考生渐入佳境,发挥水平。有一定数量的考生压轴题得满分,出现了多年未见的全卷满分,但区分度不降反升,而且是在更高层次上的更细档次的区分。(2)突出能力。一些题目背景新颖,立意高远,突出考查考生的学习潜能、在陌生情境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解答压轴题需要数学“构造”,对考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有较高的要求。(3)体现发展。一些题目思路多样,答案不一,甚至有待进一步探索,给考生自主选择与创造性发挥以较大空间。  相似文献   

10.
国家教委考试中心认定: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中,学术性论文的简答题“历来是起拉开考生分数距离作用的题目。”事实正是如此,它是考生最感头痛的高难试题,当然也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学和复习中一个要特别抓紧的重点。近几年,对这种题型特点的研究正引起广泛注意,本文即对其中一个导向性的新特点——“互补兼容”作一些探索,以期抛砖引玉。这里所说的“互补”,就是一个问题须从不同角度、在多个层面上连续开掘;所谓“兼容”,就是一个完整的答案须是“二元综合”。我们且从近两年高考语文试卷选题说起。先看95卷。解第26题有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1.
邹樱老师认为,“影响历史学科试题难度的主要因素并不是很多教师所简单认为的新设问、新情景或新材料这些试题的外在包装,而是考生对基本史实、基本历史概念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基本历史思维能力和素养”。如何从关注题目形式深入到题目考核的实质内容,如何结合高考试题进行教学辅导,提高高三一轮复习的教学质量和效率?笔者试以“古代中国经济”中“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性认识。  相似文献   

12.
从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政治学科主观性试题来看,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进行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而“意义”类题目在高考中又是经常出现的一类题型。这类题型看似容易,但从每年高考试题答卷的分析结果来看,绝大多数考生的得分徘  相似文献   

13.
<正>“神经调节”是高考山东卷生物学试题重点考查的知识之一。高考试题往往基于中学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设置题目情境,并在其中加入常规认识之外的新内容,以打破考生固有的认知体系,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科学思维能力,题目难度较大,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解题时可以通过构建模型的方式厘清题目情境给出的信息,建立解决问题的清晰思路。下面以2023年高考山东卷生物学第16题为例,分析如何通过构建模型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常识计算题是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具体应用,它要求考生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经济学问题,通过数学公理化方法的严格性、简洁性与一般性,提高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性及分析水平。这类试题既考查经济常识的基本原理,又考查考生的数学转换计算能力,特别是条件变换后对问题指向的迅速反应能力。符合新课程改革注重综合能力考查的要求,所以。经济学计算题成了近几年高考试题的“长青树”,当然,也成了考生获得高分的“拦路虎”。如何让考生突破这一难题呢?笔者以2009年高考政治试巷中经济学计算题为例,探索解答这类题目的基本思维流程,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吴文尧 《中学教研》2014,(12):19-21
1从一道高考试题谈起2014年浙江省数学高考结束后,绝大多数考生觉得试题太难了,有许多高中数学教师也认为它是浙江省近5年数学高考试题中最难的一套试题.事实上,其中的解答题没有特别难的地方,考生感到难的主要原因是有几道选择题和填空题不是很“厚道”,其中的第10题(选择题压轴题)成了许多考生的“滑铁卢”,有的考生花费了很多时间,但是答案还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全国高考数学命题坚持“三个有助于”的原则,在充分考查学生“三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加强了对考生综合能力、运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类型多样化,能力型题目占有较大的比例。纵观考生的答题情况,可以看出一些考生失分的共性问题,下面是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以期对2006年的高考考生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每年高考的语文试题都有小变化,今年变化最“大”的莫过于作文。在高考舞台上退隐多年的材料作文今年“卷土重来”,特别是全国卷。许多考生缺乏准备,应对乏术,以致考后“反应不良”,情绪低落。这是因为部分学校教师忽略了材料作文的训练。既然已经“卷土重来”,材料作文便不会“轻易”退出高考舞台。因此,认真应对乃明智之举。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明显不同在于——在材料作文中,命题者没有提供给考生一个明确的话题。考生必须在命题者提供的材料中凭借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提炼、概括出一个明确的主旨,在此基础上,才能进入话题作文的写…  相似文献   

18.
在当下高中语文测评中,考生的读题能力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分析相关试题,梳理题目变化的特点,探究高考语文测评的走势;进而提出读通、读懂、读透三大策略,即拆解题目组成要点、理解题目情境要素和明确题目单元学习任务的要求。从“读题”切入,贯通“教—学—评”,有效提高考生答题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19.
杂采生辉     
商考语上海卷审题专家:高考作题应当是开放性的.能够让考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叉不能考前让考生“精题”有备而来,因而题目越采越难出。我们命题组准备了好多题目。为何选“杂”?最主要的是猜不到. 今年由于“非典”疫情,不少老师在复习时引导学生准备了这方面材料,命题组有意回避,就是体现了高考公正公平的原则。当然,也有考生会转弯抹角联系“非典”。“杂”的今义很多,可打开学生思想的天地.引导学生知识面广,活学,关心社会、生活。 作题的提示语简明扼要,引导学生尽快入题.[编按]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全国高考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瞿振元在济南2002年“3 X”高考备考研讨会上说,2001年的高考有些题目在难度上相对容易了一些,考生总分上600的明显增多,今年,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高考试题的难度要增加,拉开考生分数距离。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