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近年来,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类构性"正在受到学界关注。日本文化的诸多范畴的背后广泛存在着一种类构性,这种类构性可以用"超语境识解"这种概念模型加以描述,它是这些范畴的潜在动因,并导致学界围绕其中的部分范畴争论许久、莫衷一是。这些范畴及相关争论包括日本文化的形式至上性、集团主义说与个人主义说之间的争论、"甘え"、看似矛盾的行为模式,以及"和魂洋才"与"中体西用"的结果为何不同等。  相似文献   

2.
"内外有别"是日本文化的中心特征之一。从传统的日式住宅建筑到日本社会的人际、风俗、文化、语言等,随处可见"内外有别"的思想痕迹。"内外有别"的观念贯穿日本人的思维、心理,对日本人的行为模式、语言文化等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从语言的角度出发,分析日语在语体、语法、词汇等各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内外有别"的思想观念,考察日本文化的这一中心特征。  相似文献   

3.
日本平安时代文化繁荣发展,前期仍盛行"唐风文化",中后期"国风文化"得到推崇与发展。在"国风文化"发展时期,日本并非完全摒弃"唐风文化",纯粹地发展"国风文化",而是在吸收与消化"唐风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富有日本人审美意识及符合日本人需求的"国风文化"。  相似文献   

4.
2004年"十一"长假刚过,新阳路小学突然迎来一位登门造访的客人——南宁市教育局夏建军局长,原来他是亲自来寻找一位在公车上给他让座而没有留下姓名的小学生。凭借"12岁,在新阳路小学上学"的简单线索,夏局长终于找到了这位"小雷锋",他就是我校六年级的陈欢同学。夏局长表扬了陈欢文明礼让、助人为乐的行为,向他赠送了科普书籍,  相似文献   

5.
邢泽  尚志芳 《考试周刊》2014,(44):37-37
本文就"和"背景文化在日本"道歉文化"、日本多元文化并存性、日本茶道文化特征等相关层面上的体现进行分析和论证,得出日本社会构造及日本国民性格文化均是在"和"精神构架下形成和固化的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6.
"日语敬语五分法"是日本文化审议会于2007年2月发布的日语敬语分类新规定。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指导,把"日语敬语五分法"这一整体理论话语作为分析单位,考察其"言内行为"与"言外行为",旨在明确其发布动机,为我国日语敬语教育如何应对这一敬语新规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国,给老人让座是公认的美德,而在日本却不是这样,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让座"之类的小事,与其说它是一种美德,不如说它是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心灵技巧"。凡是去过日本的人,都会赞赏日本人的礼貌。笔者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具有大国情怀的骄傲的中国人,第一次来日本时,在大街上东张西望了一番之后,脱口对我说道:"瞧瞧这长相!整条街上看来看去,只有两个美  相似文献   

8.
日本前近代政要尽量减少与中国间落差式政治接触的思想和行动,展开于其努力实现"自中心化"目标的历史过程中。其由对华请封向自我册封的逐渐过渡直至近代以降的唯我独尊实践,凸显了东亚两极难以并立格局下日本政治不易改变的价值取向,也在文化基因的层面上反复播放了日本文化"原型"底部的执拗低音。然而,作为该"原型"背后之"原型","夏商古道"或许还曾为日本国家的性格塑造赋予过不容忽视的文化规定。日本后来所发动的军政行动虽不能说完全左右于斯,但"小日本"、"大日本"和"国际日本"的演变扩张轨迹,却凸显了这个国家对"神力"和"武力"的过度依赖和宗教偏执情结,也昭示了中国的商周合璧和合璧所必需的"中道"原则对矫正日本"固有"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400年前即明清以来,日本海盗经常烧杀抢掠,侵扰我国沿海各地。当时人们称日本海盗为"倭寇",是因为他们长得矮小丑陋,行为实比盗匪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予此名之。可到了近代,人们却将日本侵略者称为"鬼子",何也?话说中日甲午海战前夕,清廷委派一位大臣出使日本。当时日本不但要在世人面前炫耀武力,还妄想在文化上玷污中国。当记者聚齐之时,日方突然提了一个风马牛不  相似文献   

10.
日本人使用"支那"一词称谓中国,民间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差异.无论是在古代还是近代,日本民间使用"支那"一词称谓中国,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日本人"崇尚、学习强者,蔑视、欺负弱者"文化特征的体现.民国时期,日本政府使用"支那"一词称谓中国,则是一种政治行为,有着更直接的政治目的,且表现出多变的态度和立场,是其实用主义侵华政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間”这个词在日本语中出现的频率极高,日本人的“間”意识表现在日本人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間”意识是由日本独特的自然环境这一客观因素,与日本人的“耻感文化”这一主观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間"这个词在日奉语中出现的频率极高,日本人的"間"意识表现在日本人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間"意识是由日本独特的自然环境这一客观因素,与日本人的"耻感文化"这一主观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劓女"是《后汉书·西羌传》中与无弋爰剑同时出现的一位西羌始祖,其相关史事除在《后汉书·西羌传》中草草一笔之外,其他古籍史料中皆不见,并且其史事记载本身存在诸多歧义。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考证,认为"劓女"是范晔独撰之结果。  相似文献   

14.
美国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其文化名著《菊与刀》中把日本社会的文化定义为一种"耻感文化",把西方社会的文化定义为"罪感文化"。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罪感文化"强调自律,"耻感文化"强调他律。实际上这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对"罪"的概念认识的不同,而造成的理解误区。把日本文化定性为"耻感文化",否定了日本人的罪感意识。确切地说日本文化兼具"耻"与"罪"文化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必经的中间阶段,同时,我国已取得的现代化建设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与“总体小康社会”相比,是更全面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新世纪之初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座椅是影响汽车安全性的重要部件,汽车座椅安全性设计的目标就是尽可能避免座椅安全功能失效情况的发生。在讨论汽车座椅安全性设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有限无法在座椅安全性设计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座椅安全性设计的一般过程,对汽车座椅的安全性设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盛莉 《教育学报》2006,2(3):55-58
“人格面具”是荣格心理学概念之一,它揭示了人们的表现行为和真实自我之间的不一致性,认为要全面发展人格的多个方面,防止面具人格的单一发展。“人格面具”进入社会关系并为某种从众的社会心理所推波助澜,引发了“虚假认同”道德问题。因而,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对人的德性的培养必须要研究“人格面具”现象的心理学生发机制,增强受教育者的抗诱惑能力,及时发现和补救“虚假认同”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亚洲最大的电影市场,日本电影的发展总是能够引起亚洲地区的普遍关注并引领电影发展的潮流。新旧世纪之交,日本电影中出现了一种无国界世界公民的思想倾向,著名电影学者四方田犬彦将其称之为“无国界流派”。它在电影中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无家可归的漂流感”、“寻找自我的旅程”和“少数民旅寻求身份的认同”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on/off one's/the radar screen”一语在一般我们所接触到的中外词典中还查不到,本文展现了它的很多用法并探讨了它的译法,填补了词典的一个空白。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日本"耻"文化的由来及发展进行分析,论述了受"耻"文化影响出现的自杀现象,认为日本人的自杀与"耻"文化有关,是受"耻"文化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种极端处理方式,"耻"文化是日本人自杀的一种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