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北平松坡图书馆简介 在中国图书馆近代史上,曾有过一家名为"松坡图书馆"的纪念性图书馆.该馆分南北两馆,南面的松坡图书馆办在湖南邵阳,北面的松坡图书馆办在北平,即本文所称的北平松坡图书馆.松坡图书馆是为纪念护国战争著名将领蔡锷及其在云南起义中死难的烈士而设立的,馆名以"松坡"命名,是因蔡锷字松坡.  相似文献   

2.
张德华 《湖北档案》2013,(10):39-40
1937年7月,北平沦陷。当时沈兼士除了担任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的职务外.还担任了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馆长的职务。从北平沦陷的翌日起,沈兼士即辞去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馆长职务,不再去故宫博物院了。  相似文献   

3.
国立北平图书馆(以下简称北平图书馆)是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现收藏革命历史文献近两万件,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文献.七七事变爆发后,以袁同礼[1]为代表的一代国图人受国民政府教育部之令,奔赴西南地区开展图书馆业务,征集抗战史料,参与战时服务,也是在这一时期北平图书馆开始较大规模地征集中国共产党文献,这些文献奠定了国图收藏革命历史文献的基础.国图档案中保存了当时北平图书馆与中国共产党往来的若干信函,从这些信函中可见北平图书馆对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献的征集历程.  相似文献   

4.
对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沈兼士在抗战期间日伪沦陷区的表现,历来存在不同的声音,如葛胜华在《鲁迅的三位酒友》一文中认为他在抗战期间,出版了《辛巳文录》,是为日伪“粉饰太平”,有媚日之嫌. 1937年7月,北平沦陷.当时沈兼士除了担任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的职务外,还担任了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馆长的职务.从北平沦陷的翌日起,他即辞去后一职务,不再去故宫博物院了.敌伪当时组织了一个所谓的“治安维持会”,分管文教的汉奸周养庵是其老友,他特意来拜访沈兼士,希望他继续担任文献馆馆长一职,而且开出优厚的待遇条件,但沈兼士拍案拒绝,愤怒地把他轰出去了,表示宁可饿死也不为日本人做事.辞去此项工作,他的工资仅剩下辅仁大学一处了.沈兼士家丁多,儿子沈观患肺结核,经济十分困难.当时物价飞涨,不久长女沈萃、次女沈泰不得不辍学,沈观不久也死了,不得已只有托北平图书馆馆长赵万里,把家里的一部分藏书卖给北平图书馆.读书人卖书,实属忍痛割爱的无奈之举.  相似文献   

5.
殷洪 《图书馆杂志》2000,19(3):42-42,33
1 城市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建设之现状城市图书馆包括省级市馆、地级市馆、县级市馆及区级馆。由于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的限制,城市图书馆一般很少采购外文文献尤其是原版文献。除省级市馆有可能选购部分原版文献外,地市级及以下级图书馆几乎是无力购置的。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地市级及以下城市图书馆今后在文献资源建设中将  相似文献   

6.
著名哲学家冯文潜在担任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与天津历史博物馆馆长期间,重视中外典籍文献的收藏,推动了两馆业务与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当今高校图书馆与博物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带来启示:高校图书馆与博物馆均应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推进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优化采购经费配置,合理采访文献;加强馆际合作,打破机构的界限与限制;充分挖掘文献、文物内涵,实现典籍文献的阅读推广,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建立地区性馆际协作网络的构想李燕于莹(大连市图书馆)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在国外,以1893年德国皇家图书馆开始同各大学图书馆互借图书为标志〔1〕,图书馆间的合作迄今已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北平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前身)于...  相似文献   

8.
民营馆配商占据馆配市场的大半江山,在图书馆藏书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图书馆获取文献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影响藏书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民营馆配商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有利于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上未雨绸缪、科学应对。该文分析了金融危机下馆配市场的发展变化,剖析了民营馆配商在图书馆藏书体系中的地位、面临的困境及对馆藏书建设的潜在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图书馆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甲骨文、敦煌文书和明清档案三项重大发现,极大地丰富和拓宽了历史学的研究领域,引起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这里发表的赫尔曼·考斯特著《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简介》一文,译自北平天主教大学东方研究杂志(Monvmenta Serica)1936年第二卷第1期,它记录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前身——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的状况,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侧面。当然,由于文化的差异,作者文中某些内容与事实有所出入,编译者已在文中夹注说明,文后为原作者注。现予发表,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教育部高校图工委事实数据库中各馆自报数据,选取2015年度高校图书馆年度经费数据进行分析.图书馆年度经费包括文献资源购置费、文献资源加工费、设备资产购置费、设备设施维护费、办公费等,除此之外,笔者还使用了生均文献资源购置费作为衡量高校图书馆经费的一项指标.文献资源购置费是高校图书馆年度经费支出的主要部分,馆均值为4 825 438元,占比超过80%.而文献资源加工费在高校图书馆年度经费支出中仅占1.1%,占比明显偏低.高校图书馆办公经费馆均值为146 488元,占比接近2.5%,表明办公经费在合理支出范围内.高校图书馆间应当通过区域集资购买利用率低的文献资源,增强非书资料购置费的比例,要重视文献加工费所占比重,高校图工委应建立各图书馆扫描数字化资源的云检索平台.  相似文献   

11.
藏书的聚散是中国藏书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卢木斋是清末民初著名藏书家、实业家、教育家,一生致力于兴学办馆。北平私立木斋图书馆是他独资兴建,以家藏为基础,最能体现收藏特色和藏书价值的图书馆。其藏书不仅保存了众多珍稀版本,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的状况。研究北平私立木斋图书馆的藏书特色和价值,可以提供更广泛的应用价值。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12.
于震寰早年在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图书馆、国立北平图书馆、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国立中央图书馆等处服务多年,后长期工作于美国汉和图书馆,直至1973年退休.在国内期间,他历任中华图书馆协会总事务所书记、执行委员会常任书记、事务所常务干事等职,长期负责处理协会的日常事务.工作之余,他或翻译或著述,介绍国外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研究,研究中国图书馆史和印刷史、目录索引、图书分编等,颇有建树.  相似文献   

13.
文章梳理李芳馥在文华图书科、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院、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研究院的求学经历,在国立北平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国立北平图书馆上海办事处、沪江书院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处的工作履历,在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图书博物馆学系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兼任教职的经过。李芳馥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中美图书馆界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4.
李颖 《新世纪图书馆》2014,(5):79-80,83
周叔弢是我国著名的古籍文物收藏家,他捐赠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的七百余种善本书,多为宋元刻本和明清抄本,大多购自公私大藏书家及书估.  相似文献   

15.
孙述万,1925年毕业于华中大学文华图书科,曾任湖北省立图书馆馆长、厦门大学图书馆主任、浙江大学文理学院图书馆主任、国立北平图书馆期刊组及西文采访组组长、西南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等职。文章聚焦图书馆人孙述万,从家人回忆说起,以留存手写履历、友人来往书信、旧时照片和工作聘书等档案材料为线索,梳理考究孙述万生平和足迹,重点回顾他轮换多馆、辗转各地的图书馆从业经历,总结孙述万对中国图书馆学事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范腾端是在国立北平图书馆金石部工作最久的馆员,其擅篆隶,有邓石如之风,一生以碑刻、墓志拓片编目为主要工作.关于他的生平资料非常少见,其所编之目录,亦多属集体作品.由其所编的4种金石目录《国子监碑目》《馆藏李唐墓志目》《国立北平图书馆藏碑目墓志类》《国立北平图书馆藏云南碑目初编》在今天仍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西京杂记》《续巳编》为明代隆庆年间刊行的文言小说,题杨穆、郎瑛著。目前可知此二书最早见于《类编古今名贤汇语》丛书,后又被节录、收入《说郛续》。明后期特别是入清以来,《说郛续》本被诸家书志沿录、注引不辍,然此二书之性质实大有问题。笔者今据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本《今贤汇说》《类编古今名贤汇语》,考证《西京杂记》《续巳编》为伪书。希望可以订正相关著录。  相似文献   

18.
国际组织与外国政府出版物组是国家图书馆一个集采访、编目、阅览、典藏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组.论文通过对近十年来国际组织与外国政府出物组的自动化建设进程做一个回顾和总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整个国家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历程.  相似文献   

19.
顾廷龙与《合众图书馆丛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介绍了合众图书馆的建立,《合众图书馆丛书》的编辑刊印,以及顾廷龙先生编辑《合众图书馆丛书》的功绩与贡献。  相似文献   

20.
郑振铎热爱图书馆事业。他既是暨南大学图书馆馆长,又是文化部副部长。本文从图书馆实践和理论的视角,论述了他的图书采访观、藏书利用观,服务和科研观、目录索引观,以彰显他为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