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哲学辞典和哲学教材认为客观真理就是真理的客观性,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因而客观真理又指真理本身,把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及客观真理看作同一的范畴.这种观点包含许多逻辑上的矛盾,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实际上,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及客观真理有着各自特定的涵义.客观真理是指客观存在,真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而真理的客观性只是真理一方面的属性.  相似文献   

2.
究竟什么是客观真理?理论界众说纷纭。本文试图通过对“客观真理”几种较流行观点的剖析,以进一步促进学术界对真理问题研究和探讨的深入。 1、认为客观真理就是客观世界、客观事物或客观规律。如,有的学者主张把客观真理直接定义为“客观事实或客观的发展规律”。 按照这种说法,客观真理就是客观事物或客观规律。这种表述显然是不确切的。首先,真理是认识论范畴。反映和被反映不能等同,“我们表象的对象和我们的表象有区别”。其次,客观事实本身无所谓真假。真假只是人的认识的属性,只有客观事物反映到人的思维中,形成观点、意见等等时,才谈得上真假,才有真假的分别。最后,把客观真理定义为客观事物或客观规律,没有什么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如果说,真理或客观真理就是客观世界、客观事物或客观规律本身,那么,人们对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就显得多余了。因为,客观世界、客观事物或客观规律在没有人的时侯就存在着,并且是作为真理而存在。何需人们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于献出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客观真理”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客观真理?理论界众说纷经。近年来《汉中师范学院学报》发表了几篇这方面的争论文章读后颇受启发。本文试图通过对“客观真理”几种较流行观点的评析,以进一步促进学术界对真理问题研究和探讨的深入。一、认为客观真理就是客观世界、客观事物或客观规律。如,有的学者主张把客观真理直接定义为“客观事实或客观的发展规律”①。按照这种说法,客观真理就是客观事物或客观规律。这种表述显然是不确切的。首先,真理是认识论范畴。反映和被反映不能等同,“我们表象的对象和我们的表象有区别”②。其次,客观事实本身无所谓真假。真假…  相似文献   

4.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对与绝对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教学和研究中,一直没有解决。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应从列宁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思路着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包括列宁在内。都没有在客观真理的意义上承认绝对真理,任何客观真理都只能是相对真理,而不能既是相对真理又是绝对真理。“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命题,是列宁在比较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以后提出的,是为了划清两种发展观的界限,而不能把同一性和斗争性与有条件和无条件或静止与运动简单对照起来理解。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列宁的真理观是直觉主义的真理观”的观点。文章认为,列宁与恩格斯一样,既承认绝对真理,又认为真理具有相对性,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列宁并没有把客观事实当成客观真理,没有把客观真理与客观世界真观同一,而是认为要想达到客观真理、要想认识客观世界,要经由一段复杂的认识进程,要经由实践。文章最后认为:列宁的真理观非但不是直觉反映论,而是深刻的、辩证的、唯物的;不但没有返朴归真,而是把辩证唯物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李校利同志在其《“客观真理说”的内在矛盾》(《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流行于我国哲学界的“客观真理说”是出于对列宁论断的片面的误解。是用被反映的客观来证明作为反映的客观,从而将主观认识与客观存在、真理与客体相等同,把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相混淆,将真理实体化、本体化,完全是在本体论意义下谈论真理,否认了真理是主观认识的范畴,排除了真理的认识论意义,在某种意义上是与实践标准相矛盾的,并且不能合理地说明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据此,李校利同志提出要“放弃‘客观真理说’”,认为“放弃…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真理?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或者说,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首先,真理是一种认识,它和谬误一样,同属于认识论中的范畴,是主观概念。其次,并不是任何一种认识都能称为真理,只有正确反映了客观实在的认识才能称为真理。人们有时把它称为客观真理,乃是为了突出它所反映的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所以,真理、客观真理和正确认识是同一概念。在日常生活用语中,用来表现认识成果的,有观点、理论、学说等名词。因之,正确观点、正确理论、正确学说  相似文献   

8.
真理问题是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对波普尔的“真理观”作一初步的探讨。一、关于客观真理的问题列宁说:“有没有客观真理?就是说,在人的表象中能否有不依赖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又说:“当一名唯物主义者,就要承认感官给我们揭示的客观真理。”波普尔认为,“真理是与事实相符合,”“就是它与事实一致。”这一观点大体上与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列宁的真理观是直觉主义的真理观”的观点。文章认为,列宁与恩格斯一样,既承认绝对真理、又认为真理具有相对性,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列宁并没有把客观事实当成客观真理,没有把客观真理与客观世界直观同一,而是认为要想达到客观真理、要想认识客观世界、要经由一段复杂的认识过程、要经由实践。文章最后认为,列宁的真理观非但不是直觉反映论,而是深刻的、辩证的、唯物的;不但没有返朴归真,而是把辩证唯物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关于教育价值取向的理论思考—— 我们对大学生的价值教育一直在两个问题上进行探索。一个问题是教育内容上的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的关系,另一个问题是教育内容上的真理过程论与终极真理论或真理一次完成论的对立。客观真理这个问题在我们的价值教育中比较注意,就目前历史阶段所  相似文献   

11.
真理论有别于本体论,真理没有本体论意义,给予真理以本体论意义将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把真理定义为客观真理和具体真理的统一,存在许多逻辑问题。真理只能被定义为认识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认识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相似文献   

12.
<正> 目前国内哲学界对于真理的定义大体有三种意见:一是传统的观点,认为“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二是现行高等院校哲学教学大纲的观点,认为“真理是指正确地反映在人的意识里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三是还有的同志认为真理一词“是有两种含义的:一种是客观真理,那是指客观世界及其规律;一种是主观真理,那是指人的正确认识,即科学真理”。(以下简称两种含义说)我们赞  相似文献   

13.
目前通行的哲学教科书及理论界存在的“真理或客观真理”、“客观真理或真理的客观性”的提法是一种不科学的“等同论”。“真理”、“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是三个不同的哲学范畴,不宜简单地以“或”字相连使用,否则,造成概念混乱,从而致使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范畴本体论化。为了避免“或论”现象带来的逻辑错误.本文建议停止使用“客观真理”概念。  相似文献   

14.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大纲》对我们的进修和教学帮助很大。但在“真理”一章中,我们对“客观真理”、“相对真理”、“绝对真理”等概念有一点看法,提出来和同志们一起讨论。一、不必用“客观真理”这个概念。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产物,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如果没有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也就没有认识,也就没有真理。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具体的。对真理的具体属性作具体分析,应该成为讨论真理有无阶级性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 (一)真理论有两大问题:一是主观真理和客观真理的问题;二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唯物地又辩证地回答了这两大问题,指出凡真理都是客观的,相对的,又是绝对的。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这是一切真理共同的,普遍的和本质的属性。至于真理的阶级性问题,根本不是真理的普遍属性,而只是某些真理的特殊属性。因此,马、恩、列、斯和毛泽东同志都从来没有作出“真理有阶级性”或“真理无阶级性”的普遍性结论。坚持具体真理具体分析,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严格科学态度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真理问题一直是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从根本上驱散了笼罩在真理观上的迷雾,露出了真理的真面目,原来真理只能是客观的。但旧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真理是客观的,这已为人们所公认。可是,该如何理解客观真理呢?至今仍在争论。有同志提出:“真理的客观内容就是存在于人类经验之外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就这个论断中,把真理的客观内容和客观存在对举看,二者似有区别;但就使用了“就是”二字看,二者又似乎无差別了。如果去掉其中  相似文献   

17.
很久以来,“客观真理”这一提法广为流行,无论是在哲学教科书中,还是在报刊文章中,一般都是把“客观真理”当成“真理”的同义语,认为这个提法是个“经典命题”,它揭示了真理的最本质特征,和唯心主义的“主观真理论”从根本上划清了界限;认为“客观真理”的含义既包括其内容的客观性,也包括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的客观性,等等。对于这些见解,也曾有人提出疑议。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研究》1980年第3期上就有一篇  相似文献   

18.
客观真理及其基础上的真理之一元论,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一个基本观点。近几年理论界颇为流行的“真理元多论”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其政治目的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因此,坚持客观真理,清除“真理多元论”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客观真理即真理是意识对客观存在的真实反映,其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从静态看,客观真理即相对真理,从动态看,客观真理即绝对真理,客观真理不是客观存在,列宁关于客观真理的观点是一元的。  相似文献   

20.
绝对真理是辩证地理解真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只要人们承认有客观真理,就必然要承认有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和客观真理是同一个真理,并非指不同的真理。绝对真理同时具有相对的性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也是同一个真理,是真理内在矛盾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