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运用醋酸镁比色法对膨化炮制前后的何首乌中的蒽醌成分进行含量测定。考察膨化炮制对何首乌中蒽醌含量的影响。[方法]膨化炮制前后的何首乌分别经直接超声处理、酸水解后超声处理,以1,8-二羟基蒽醌为考察指标,分别测定膨化前后游离蒽醌、结合蒽醌含量。[结果]膨化后何首乌中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都有所下降,但结合蒽醌要比游离下降更明显。[结论]以何首乌中蒽醌含量作参考,挤压膨化适合何首乌炮制加工。  相似文献   

2.
采取不同方法提取芦荟中蒽醌类化合物,并利用不同光谱法测定芦荟中总蒽醌及游离、结合蒽醌的含量,从而进行了比较和探讨.本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回收率均令人满意,且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3.
探讨不同产地巴戟(MOH)天主要有效成分含量间的关系及其护肝作用,采用方法为凯氏定氮法;索氏脂肪抽提称量法;苯酚-硫酸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常规石蜡切片法,所得结果:巴戟天样品的总蛋白质量分数为15.99%~18.41%,粗脂肪为0.93%~7.27%。多糖为2.65%~4.73%,蒽醌含量(OD498值)为0.024~0.070;巴戟天汤药可减轻CCl4对肝的损伤,实验表明不同产地巴戟天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巴戟天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选择新鲜芦荟为研究对象,运用超声波萃取法提取芦荟中的防晒成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芦荟不同生长部位的紫外吸收光谱图.通过分析比较最大波长值以及光谱图中吸收峰的吸光度情况,了解芦荟本体中蒽醌类物质的分布情况.实验测得:生长时间较短的芦荟叶皮中,蒽醌类物质含量较高;同株芦荟中,蒽醌类物质主要集中在叶皮的尖端与边缘部分.此外,不同品种的芦荟本体中,蒽醌类物质的具体成分及含量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决明子中蒽醌和多糖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用比色法测定决明子不同炮制品中蒽醌和多糖的含量。结果:决明子不同炮制品中蒽醌和多糖的含量有差异,醋泡品能提高决明子总蒽醌的含量,清炒品能提高决明子多糖的含量。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决明子中蒽醌和多糖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3种芦荟蒽醌类物质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库拉索芦荟、中华芦荟和木立芦荟为实验材料,运用紫外光谱分析及薄层层析等方法,潮定并比较了它们叶内蒽醌类次生代谢物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芦荟幼叶中芦荟素和芦荟大黄素含量均高于成熟叶,木立芦荟蒽醌类物质种类最多,其幼叶芦荟素和芦茎大黄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不同煎煮方法对大黄汤剂中蒽醌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正交实验考察煎煮温度、煎煮时间、煎煮次数、水量等因素对大黄汤剂中总蒽醌类的影响,获得了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煎煮温度对总蒽醌有显著影响,煎煮时间对结合蒽醌有一定影响,煎煮次数和水量对总蒽醌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最佳条件为,煎煮温度不宜太高,一般以80摄氏度为宜。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0分钟为好。通过使用最佳的煎煮方法,从而获得更多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8.
大竹蛏软体部分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大竹蛏软体部分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大竹蛏软体部分干物质中水解氨基酸总量为81.213%,其中必需氨基酸为27.221%,占氨基酸总量的33.518%;游离氨基酸中6种呈味氨基酸含量丰富,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81.09%;大竹蛏软体部分限制氨基酸为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49.88。认为大竹蛏是一种营养价值和养殖价值都较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决明子蛋白质和蒽醌苷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与相关酶及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选用长期皮下注射D-半乳糖形成的衰老小鼠模型。结果:三等分辐射式迷宫(即Y-迷宫)及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测试,证实决明子蛋白质和蒽醌苷对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决明子蛋白质和蒽醌苷可显著降低衰老小鼠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提高脑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水平和减少肝组织中脂褐素(LF)含量。决明子蛋白质尚能显著降低衰老小鼠脑组织中单胺氧化酶(MAO)含量。结论:决明子蛋白质和蒽醌苷具有抗衰老及促进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黄素 (emodin)化学名为 1,3,8-三羟基 - 6甲基蒽醌 (1,3,8-trihydroxy - 6methylanthraquinone) ,分子量为 2 70 .2 3。其化学结构属于羟基蒽醌类。大黄素为大黄的有效成分之一[1] ,并且在正品大黄中的游离蒽醌中占的比例较大 (掌叶大黄Rpalmatum中占0 .0 1% ,唐古特大黄Rpalmatumvartanguticum ,药用大黄Rofficinale中均占 0 .0 96 % )。国内外文献有关大黄的报道很多 ,作用极其广泛。现将大黄素作用总结如下。1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1.1 泻下作用 大鼠及豚鼠实验表明[2 ] ,大黄素有类似乙酰胆碱的作用 ,并可被阿托品所对抗。大黄素与作…  相似文献   

11.
不同提取方法对艾叶挥发油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提取方法对艾叶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方法从艾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和有机溶剂萃取的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有些差异.[结论]水蒸气蒸馏法为提取挥发油的较理想的方法,有机溶液萃取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校对学生的处罚行为。在法律上如何定性?司法救济途径又如何?一些学者提出:高校的管理行为是一种特别关系的管理行为。但对于如何特别。特别在哪里,法律定性如何?持暖昧态度。本文现仅就这些问题从法律角度做一些肤浅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关于建立和健全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控制,这是学术界长期以来讨论的热点问题。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行政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行政权力中最显著的一部分,它是行政主体提高行政效率之必需的权限,与此同时,行政自由裁量权也存在容易被滥用的风险,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必须加强学术研究,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是高校政治理论课中的核心课程。如何讲好这门课?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尝试,采用自制课件与教学录像片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优化了教材内容,活跃了课堂教学;促进了教学相长,调动了“教” 与“学” 的积极性;革新了教学模式,拓展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有效提升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水平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两种方法提取生姜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用水蒸汽蒸馏萃取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姜科植物生姜中的挥发性物质,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分别分离并确定出28种和22种化学成分,分别占总挥发油总检出量的98.24%和97.99%。结果表明:生姜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萜类化合物β-水芹烯、茨烯、冰片、柠檬醛、姜烯等.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研究了甘肃产甘草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对挥发油成分及含量进行了定性、相对定量分析测定.以甘草的粒度、蒸馏时间、温度、料液比为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进行了成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甘草挥发油含有132种成分,以酸类、醇类和烷烃类化合物为主,以及少量的脂类和烯烃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 HS-SPME)技术提取干、鲜杏花的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比较分析干、鲜杏花的香气成分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鲜杏花中鉴定出2种挥发组分,占总挥发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的95.09%,苯甲醛占总挥发组分的93.55%;干杏花中鉴定出20种挥发组分,占总挥发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的92.17%,其中苯甲醛占总挥发组分的25.07%.可见干、鲜杏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均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三种方法提取八角茴香精油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角茴香精油及其单体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食品防腐领域.本文采用三种方法提取八角茴香精油,比较得出最优提取方法,并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作为供试菌种,对精油的抗菌效果、精油抗菌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八角茴香精油的最佳条件为:原料粉碎程度40目,料液比为1∶10,蒸馏2h,得率为9.194%;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八角茴香精油的最佳条件为:压力为2000PSI、温度为30℃、萃取2.5h,得率为4.5%.乙醇回流法提取八角茴香精油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10(g/mL),回流次数为3,回流时间为3h,得率最高可达34.52%;乙醇浸提法提取八角茴香精油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0(g/mL),浸提时间3h,粉碎程度60目,最高得率为20.38%.精油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酵母.  相似文献   

19.
演讲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现实性的艺术,它借助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手段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其中英语演讲更具有特殊性。加强语音教学,严把演讲材料关,注重赛前辅导,引起听众共鸣是提高英语演讲水平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20.
民事诉讼是以解决纠纷为目的的活动。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彼此在诉讼中的地位,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民事诉讼的体制性问题。如何调整法院与当事人在诉讼中的诉讼关系,是每一个国家民事诉讼法必须解决并加以规定的基本内容。民事诉讼的辩论原则、处分原则以及诚实信用原则,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法院与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