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让员工参与到服务创新过程中是研究人员和服务企业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而自我领导有利于员工创造力的发挥,因此本文对375名服务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了自我领导、自我效能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自我效能在自我领导和员工创新行为间的中介作用.结构方程分析结果表明,自我领导能够显著地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两个维度——创新构想的产生和创新构想的执行,自我效能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领导以自我效能为中介间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而且这种中介作用是通过自我效能完全中介于自我领导与创新构想的产生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孔祥西  王新新  刘德文 《软科学》2020,34(1):97-102
以社会学习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顾客参与对员工创新行为的驱动机理,并研究创造性自我效能和内部动机在两者关系中发挥的作用。基于297份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有效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等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发现:顾客参与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造性自我效能和内部动机在两者关系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且创造性自我效能的单独中介效应高于内部动机。  相似文献   

3.
工作动机对个人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小君  张国梁 《软科学》2007,21(6):124-127
通过对391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对个人创新行为和工作动机进行了结构检验,并考察了工作动机对个人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内部动机是促进个人创新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同时对创新构想产生和创新构想执行产生正向影响;外部动机只在创新构想的执行阶段产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员工建言行为能推动组织学习和创新,改善团队和组织决策;同时,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促进他们职业生涯的长期发展。但现实中,员工面对组织中的问题常常"沉默不语"。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与动机协同理论,探讨双元领导通过员工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对建言行为的影响,以及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协同效应,揭示了双元领导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双元领导正向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员工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在双元领导与建言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同时,员工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存在协同效应,即外部动机正向调节内部动机与建言行为的关系,内部动机正向调节外部动机与建言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最近,领导幽默的研究在西方学界开始兴起,部分学者尝试运用组织管理和心理学领域的成熟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有关领导幽默如何影响个体的创新行为,现有研究并未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基于自我效能理论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通过365对直接领导与下属两个时点的配对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领导幽默对员工的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在二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个体的外向性不仅正向调节了领导幽默与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之间的关系,还进一步调节领导幽默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间接路径。  相似文献   

6.
李志宏  朱桃  罗芳 《科学学研究》2010,28(6):894-901
知识经济时代,良好的组织气氛对企业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具有积极影响,当前组织气氛对知识共享行为的直接作用已经得到学者的普遍认同,但其中的影响机理尚需深入探讨,为此,以华南地区200名IT企业研发人员为样本,对组织气氛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组织知识共享气氛(友好关系、创新、公平)不仅对知识共享行为有直接的显著正向影响,还通过影响自我效能、结果预期进而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间接的影响;自我效能对结果预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果预期对组织知识共享气氛无显著正向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了促进组织知识共享行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究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是回答"如何激发员工创新行为"问题的新视角。本文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在创新自我效能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中引入了成就动机与工作卷入两个变量,构建了创新自我效能感通过成就动机和工作卷入的中介作用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理论假设模型。通过对企业员工的大样本问卷调查,利用478份有效问卷实证检验了理论假设模型,结果发现:创新自我效能感不仅对员工创新行为有直接影响,还通过成就动机和工作卷入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这是中国情景下的开拓性研究,揭开了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这一"黑箱"。  相似文献   

8.
杨晶照  杨东涛  孙倩景 《科研管理》2012,33(9):123-129,153
员工创新行为的实现需要环境的支持与个体的努力,文章根据计划行动理论,以个体创新信念为中介,研究组织文化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首先借助内部整合和外部适应两个维度,将组织文化分为高聚合型、市场导向型、中庸型和层级型等四种不同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和分析不同类型的组织文化,通过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以企业为调查样本,取得有效问卷497套,采用回归与方差分析方法对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组织文化与员工创新行为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在两者关系中起中介效应;且不同类型的组织文化对员工的创新行为和创造力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逄键涛  温珂 《科研管理》2017,38(1):12-20
主动性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是创新微观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均未探讨其作用机制。文章基于认知-动机理论,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企业247名员工为被试样本,对员工创新行为(EIB)、主动性人格(PP)、创新自我效能感(ISE)、创新结果预期(IOE)4个变量进行了实证研究,探究了主动性人格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以上4个变量之间呈显著相关性,PP通过ISE和IOE的多重中介效应间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10.
以AMO理论为基础探讨违命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模式,采用回归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491份科技型企业新生代员工问卷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对其违命创新行为有正向影响,员工自恋主义倾向对其违命创新行为不存在显著影响,员工工作自主性对其违命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触发员工违命创新行为的前因构型有两类,即"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工作自主性"和"工作自主性×自恋主义倾向",其中机会要素是关键因素,工作自主性在能力要素、动机要素和机会要素三者的协同效应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研究得到的主要管理启示包括:给予员工更多的工作自主权;重视培养和提升员工的创造力自我效能;正确认识员工的自恋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