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毛泽东诗词具有无穷的诗味、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典型性;在毛泽东诗词“富有诗意的裁判”中,可以见出诗人多么了不起的革命精神和审美力度。毛泽东诗词高超的艺术成就是诗人高度重视形象思维和深谙艺术创作规律的文艺审美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尚炜 《襄樊学院学报》2013,(9):83-84,88
《毛泽东的诗路人生》按照毛泽东同志诗词创作的大致时间顺序,从各个历史时期毛泽东同志生活的地域为径线,创作的诗词作品为纬线,探寻作为诗人毛泽东的心灵史和感情史。着力捕捉诗人毛泽东在诗海遨游时的思想和感情跳动的浪花,竭力去触摸诗人超凡崇高的内心世界,去寻溯诗人人格意志发生、发展而至结局为主线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的历史渊源,去探究那些深藏在诗人诗词中的更坚实、沉重而动人的东西,并如同追踪伟人的足迹所深切体验的那样,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政治因素新年画得到空前发展,而中国画却进入了历史的沉寂时期。以傅抱石为主的国画家们根据毛泽东诗词之意,沿着革命的足迹对景写生,开辟了毛泽东诗意山水画创作,并且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表现题材和表现方法,为中国画的发展找到了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左玉灿 《文教资料》2011,(24):20-22
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同志在特定年代的文学结晶。它体现了毛泽东同志的极高的文学造诣,并且毛泽东诗词的思想内容、语言艺术、风格特色、表现手法等都对当代诗歌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毛泽东充分地观察和艺术地把握了生活的辩证法,达到了艺术的集中,显示出高深的艺术能力。毛泽东同志娴熟自如地运用了艺术的辩证手法创作诗词,使之展现出在艺术构思、作品意境及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诗词除了具有中国古典诗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及表达上的抒情美、精炼美、音乐美等美学特点的共性外,还有其思维空间三维合一、人格蕴含壮丽崇高、生命根须继承庄苏、历史源流推陈出新等独到的特征.他从天地人三维空间的角度辩证地表现世界;其诗词偏于豪放,不废婉约,继承豪放派庄子、苏轼的风格;他继承创新,在诗词创作上开一代先河,成为"现代诗词派"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6.
意象是创作主体通过艺术思维创作的包融主体思想意蕴的艺术形象,月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在月意象中,诗人表现出对人事际遇的感喟,对历史变迁的反思,对离愁别恨的倾诉,对永恒与短暂、宇宙与人生的求索,对理想人格的构建以及对精神家园、诗意人生的追求.月亮,被一代又一代诗人吟咏探求,承载着深刻的文化意蕴与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作为革命家诗人,“才华信美多娇” (柳亚子语),是公认的诗词大家。毛泽东同所有的伟大诗人一样,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他一贯主张“诗要改,不但要请人改,而且主要靠自己改”(《毛泽东与梅白谈诗》),他的诗词作品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诗词博大精深的内容,奇妙精到的艺术,被世人称为天工,视为绝伦,而作为这两方面完美结合与具体体现的审美意境,更富有总结传统、开辟新境的独特创造。研究毛泽东诗词的审美意境,对于了解毛泽东的创作生活和审美追求,对于认识中国传统美学的精神实质和现实生命,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博大深远雄浑的意境形态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深入探讨了意境创造与人格修养的关系后总结说:“这种微妙境界的实现,端赖艺术家平素的精神涵养,天机的培植,在活泼泼时心灵飞跃而又凝神寂照的体验中突然地成就。”在他看来,一切艺术境界的产生及其品位高低,都决定于艺术家自身的人格修养。结合中国艺术的创作实践,宗先生的这个结论是极富见地的。作为诗人的毛泽东,其胸怀的宽广,意志的刚强,气魄的宏壮,已为每一个赏读他的诗词的人所强烈感受,诗人将这个光亮隽洁的心灵世界,真实地投射在自然景物和人间世相等审美对象中,由这些具体生动的审美形态所构成的情感投影系统即意境,也必然是博大、深远而雄浑刚健的。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诗化结晶,是毛泽东个人心路的诗意浓缩,是毛泽东思想的独特文本。既要研究毛泽东诗词的精神内涵,也要研究毛泽东诗词的创作分期。毛泽东诗词创作分期大致有两大高潮、三阶段、四阶段、六阶段、七阶段等论说。从"内圣外王"这一政治哲学视角可将毛泽东诗词划分为五阶段。  相似文献   

10.
意境美,构成毛泽东诗词的一个显著特征,而意境美的实现,离不开一系列修辞格的运用.诗人毛泽东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而不落俗套,从而创造了诗词的独特意境.在翻译的过程当中,修辞信息一旦丢失,原作的审美信息就会受到削弱,原文的风格也会受到扭曲.因此,修辞格的翻译,至关重要.本文对毛泽东诗词中互文、设问、指代等三种修辞格的英译,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1947年转战陕北时期创作的两首五律《张冠道中》和《喜闻捷报》,经考证,所据抄件系按手稿照录。诗中所写地名、史实、景物等,真实反映了作者当年的经历。两诗的格律风格符合作者写旧体诗词的实况,特别是两诗用湖南方音押韵更体现了作者写旧体诗词的一大特点。总之,《毛泽东诗词集》收入的上述两首五律绝非伪作。  相似文献   

12.
辛弃疾以词名家,其诗歌却因诗集亡佚而多不被重视。其诗歌主题表现为个人感愤、闲适自得、参悟人生三个方面;与主题相对应,其诗歌风格也呈现出雄迈峭劲与婉曲反迭兼容、朴拙厚重与清新隽永并蓄、偏重理趣与说教直白共存三种风格。  相似文献   

13.
论诗哲杜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甫的诗歌对社会、人生、自然、宇宙的哲理表现,达到了中国诗歌史上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杜诗中的哲理,有以议论和警句的形式表现的,更多是寄寓在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物象与事象的生动描绘之中。这些作品是诗情、画意与理趣三者完美的结合。大变动的时代背景、杜甫以儒为主兼收佛道的思想、颠沛流离的人生体验,以及他对曲尽物理的自觉追求,是杜诗丰富深刻的哲理意蕴生成的原因。杜甫哲理诗对宋诗理趣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是宋诗理趣的开山祖师。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基本上继承的是“诗言志”的优良传统,其诗词大都属于抒情言志之作。但是,通过对抒情言志所用日月流转、冬去夏来、虫鱼律动等自然意象的挖掘,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深处,具有一个心物交融、心物一体的“天人合一”情结。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基本上继承的是“诗言志”的优良传统,其诗词大都属于抒情言志之作,但是,通过对抒情言志所用日月流转、冬去夏来、虫鱼律动等自然意象的挖掘,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深处,具有一个心物交融、心物一体的“天人合一”情结。  相似文献   

16.
以哲理思辨入诗是苏轼诗歌颇具个性的艺术特征.苏诗的哲理思辨涉及宇宙自然,更主要表现于对社会人生的体验,其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迫切的现实需要.一方面是对人生困境的体验,一方面是对这种困境的超越,使苏诗的哲理思辨上升到更高的境界.诗的哲理趋归显示了苏诗意蕴深化的艺术倾向.从史诗发展的流程来看,苏诗的哲理思辨突破唐诗情景交融的艺术范式,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拓展了诗歌的表现天地.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诗词虽继承了中国传统旧体诗词的韵律节奏,但却是以现代审美意识去观照现代人的人生体验。这种处于旧诗与新诗之间相互包容中的渐变,正是毛泽东诗词现代性的表现。也是毛泽东诗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18.
马燕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4):137-138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一位继承诗歌传统的现代诗人,他的诗歌语言采用新英格兰人使用的日常口语,朴实无华,简洁明快。同时,诗人在简单朴素的语言中寄寓了深意,传达了真实的情感和思想。弗罗斯特的诗歌描绘了大量的自然意象,情景清新优美;隐喻和象征等创作技巧的使用增添了诗歌的哲理和智慧,使它们有了双重或多重的阐释。  相似文献   

19.
浅析约翰·邓恩玄学诗中奇喻的哲学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艺复兴时期的玄学派诗人在英语诗歌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他们的诗歌最突出的特征便是善于运用富于哲学意味而发人深省的奇思妙喻,而约翰·邓恩更是把奇喻发挥得淋漓尽致.围绕邓恩最具代表性的奇喻"圆规","跳蚤"和"太阳"三个意象,可以分析约翰·邓恩的玄学诗中奇喻的哲学意味.  相似文献   

20.
论艾青诗歌创作艺术的独特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论述了艾青的诗以充满个性化的歌唱而卓然成家 ,并认为他的诗 ,是将深沉与奔放 ,雄伟与细腻 ,抒情与哲理 ,朴实与绮丽熔铸为一体 ,形成了他诗歌独特的艺术美 ,使他的诗作能与徐志摩、戴望舒、郭沫若等诗人相媲美于中国诗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