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里通常的写作指导都是先命题.提要求;再以例文引路,提供范本;然后使学生进入写作状态。写出作文,最后是教师批改作文并进行讲评。在这里,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命题和讲评两个环节这样做,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收效似乎不大。而学生最感困惑的写作过程,教师则往往指导乏术,只能袖手旁观。  相似文献   

2.
大学语所选的课表面上看似乎都是学作品,其实不少篇章本质上是应用,所以大学语的体教学成果可以为应用写作课所利用。即使是在非应用体教学中,其所重点训练的分类能力、概括能力、甚至言的运用能力的教学成果也是应用写作课应该利用的,所以应用写作课应注意充分利用大学语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3.
罗亦萍 《新作文》2004,(9):31-31
翻开有关作教学的书籍,不难发现,教师写作下水作已成为一种时尚,似乎正引领着作教学新的潮流。但是为了教好作,语教师一定得有过硬的写作基本功吗?  相似文献   

4.
《开国大典》一文很难读,老师叫有一定朗读能力的席晓璐来读,读完后让我们提提意见。程大江给席晓璐提了意见,但他也不能用自己的感情读出来。于是,老师微笑着问:“哪位同学能把这段话有感情地读出来?”过了半晌也没人敢举手,教室里鸦雀无声。我用心试着读了一下,感觉挺不错,但就是没勇气举手。我内心矛盾极了,怕读不好,怕难堪,怕失面子。我想象着同学们嘲笑我的情景,顿时觉得浑身不舒服,脸都发热。我以推眼镜为掩饰,把手举起又放下,放下又举起……反反复复不知如何是好。这时,老师似乎发现了我,故意说:“同学们,今天怎…  相似文献   

5.
正每一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成长背景、生活环境,都有他自己的个性特点、性格气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所以写作指导时,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特质,挖掘他们独特的思维视角,使其用自己的观察和体会来写作。我们呼唤真诚用心的写作,我们期待他们以一颗童心来写作,让字里行间流淌着童年的纯真与活泼。现在,很多学生一提写作文,就呈现痛苦的神情,似乎对  相似文献   

6.
课堂上提问为什么没人举手?为什么回答问题似乎总是那几个学生?为什么有的学生从来不举手?不举手是教师教学方法的问题,还是学生素质的问题?本期会聚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共六位教师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中学的文学写作教学颇多非议,这倒是一件幸事,至少说明人们对它的关注程度。然而,中学的应用写作教学面临着同样的境遇,却得不到同样的待遇。它仿佛身处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无人理会。为什么应用写作那么重要却没人重视?怎样使应用写作在中学热起来?这想必是具有远虑的写作教育者经常思考并试图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的早教观     
在北美,幼儿早期教育似乎大都是家长自己在做。我也是这样的。以前孩子的奶奶住在我家时,经常抱怨周围看不到人:平时上班时间没人也罢了,怎么到了周末,还是没人?把我和先生都逗乐了:老太太,想看人还不容易?走,咱们到户外去!美国人酷爱户外活动,到了周末,家里可  相似文献   

9.
作家     
责任编辑/隋晓辉什么样的人,堪称作家?当然不是行万里路的人,否则旅行社导游都是小说家。也不是查根问底的人,不然资料搜集员早已动笔创作。更不是对社会阴暗面有了解的人,不见得社会工作者均可兼职写作。读万卷书也不行,文学博士比小说家多。想像力丰富只能做发明家。时间充裕、生活优悠的人?不不不,那是阔太太们,不是写作人。热情澎湃?恐怕是恋爱专家。条理分明,一定是管理人才。天才?从没听说过谁7岁动笔写起长篇小说来,但7岁上台演奏小提琴者不胜枚举。运气也?那些人早中了六合彩。不怕辛苦,耐得寂寞?闺中怨妇似乎做得更好。一字不提,引…  相似文献   

10.
金雪芬 《考试周刊》2011,(54):67-69
"言"和"意"的矛盾统一关系是言语的基本矛盾,是语文学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言"和"意"存在一定的动态转化关系。"意"是个性化"激情"阅读的根本,它既是阅读的前期准备,又是阅读的主要目的,还为写作的蓄"意"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同样,"意"是写作的"催情剂",没有"意",谈不上"言"。只重视"言"而忽视"意",无异于舍本逐末。个性化"激情"阅读与"催情"写作两者并举,方能实现"言"和"意"的高度统一,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减负提质"。  相似文献   

11.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目前,文言文的写作在媒体上已基本绝迹,而教学中也仅限于文言文的阅读及欣赏。关于文言和白话孰优孰劣的争论,最近几年来似乎有升温的趋势。争论的焦点主要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中小学生还要不要学习文言文?二是怎样看待学生用文言写作的问题。该文就上还第一个层面的问题发表意见,认为:从民族文化的传承、白话文的学习和写作、文言文对提高修养及陶冶性情等方面的作用看,中小学生应该学习文言文。  相似文献   

12.
艺术创作必须出新,出新是艺术创作的生命。用这样的标准来要求中学生的写作,似乎也很有道理。写作嘛,固然是在用心灵说话,但总归要说得新鲜一点儿,否则读者打不起精神来读,那还有什么意思。然而,作为学习写作的中学生所写的作文,究竟要出新到什么程度呢?这恐怕该得有个度才行。中学生作文,  相似文献   

13.
关于写作时间曹植的《洛神赋》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中的代表作品。作者在赋的正文之前,有这样一段表明写作用意的序文: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日宓妃。”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从这段文字看,它将本篇的写作时间和意图似乎已经说清楚了。但是,事情并不这样简单。  相似文献   

14.
写作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写作课应该怎样教才能收到实效?这看起来似乎是写作教学的基本问题,却是写作教师们的最大困惑。本文试图针对写作课教学的现状谈一谈我们的认识和在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做法,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5.
研读课标,我们不难发现,在义务教育阶段被称作“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和“口语交际”的目标与内容,在高中必修课中则被称为“表达与交流”。这种变化,仅仅是为了在形式上与“阅读与鉴赏”的对应?另一方面,高中课标在对“写作”的描述上,既不像义务教育那样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而且所用文字篇幅也明显偏少,似乎有弱化“写作”的倾向。这是否意味着高中语文在有意淡化“写作”?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6.
哑巴     
哑巴是怎么哑的?没人知道。人们只知道他不但哑,而且聋。哑巴有多大年纪?没人知道。人们只能从那模样穿着上猜想他大约三十出头,或许更年轻些。哑巴原先是做什么的?没人知道。人们只知道他如今在  相似文献   

17.
生日蛋糕     
月亮孤零零地挂在天上,我孤独地坐在窗前,月亮的银光,照在我脸上,似乎把我的心照得更酸更痛。我的嘴里咸咸的,是泪吗?我怎么会哭了呢?因为没人送我礼物,忘记今天是我的生日了吗?  相似文献   

18.
叶老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这句话似乎已经深入人心,也经常被人们引用来,引用去,好像它能包治百病,但很少有人拿这个“例子”用来指导写作。一提阅读与写作,人们还是习惯把它俩分属于两个阵营。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倾向于认为阅读为写作提供素材,解决写作时的无米之炊问题。  相似文献   

19.
费辉 《河南教育》2005,(10):22-22
疏于写作,是一些中学生的通病,或曰无甚可写,或曰心有言而难成文。每次写作,或随心草就以敷衍了事,或剽窃他人文章以哗众取宠,情文并茂者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随处可见,也经常出现在文章当中。观察和描写植物,是小学生学习写作,练好写作基本功的一项重要内容。怎样观察和描写植物呢?下面提几点建议,供家长辅导孩子写作时参考。一、认真仔细,有顺序地观察植物什么是观察呢?“观”就是看,“察”就是调查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