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凌 《职业圈》2008,(19):86-86
笔者有很多企业界的朋友。 最近,常有猎头公司找笔者探寻行业前几名企业管理者的名字。开始笔者还侃侃而谈,后来发现不她有一个笔者熟悉的国企老总不久前已成为某跨国公司的区域经理。笔者马上意识到,外企全面进入中国后,国外公司与中国企业的第一个竞争就是人力资本的竞争,是企业制度的相互较量,而现在猎头公司已经在挖国企的人力资本了。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从经济学的“资本投资回报”和“人”的管理两个角度分析,将企业中的人看作是一种“资本”。企业需要根据动态变化的人力资本市场情况和资本投资收益率等信息,对这种资本进行投资与管理,及时调整人力资本管理措旋,以确保获得长期的价值回报。该理论的提出预示着人力资源管理将进入人力资本管理阶段,“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而成为企业创造利润的重要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3.
冯光涛 《职业圈》2012,(23):150-150
近几年来,国有企业大量高素质人才流动到私营企业,形成单方面的人才流动即人力资本流失,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以人为本”、“人本管理”经常可闻可见,但又有多少智者能者真正理解了其本质内涵昵?人本管理,在极力推崇利润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企业财务目标的今天,似乎被理解成了尽可能地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开发人力资源和重视运用人力资本。照此说法,它充其量不过是社会组织实现其自身功利目标的一种“现代化”的手段,而组织中的“人”并未摆脱其仅仅作为一种资源或人力资本存在的地位。在此过程中,说得“不文明点”。人只是一种创造财富的高级工具。  相似文献   

5.
李春 《职业圈》2011,(18):97-97
近些年来,“以人为本”、“人本管理”经常可闻可见,但又有多少智者能者真正理解了其本质内涵昵?人本管理,在极力推崇利润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企业财务目标的今天,似乎被理解成了尽可能地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开发人力资源和重视运用人力资本。照此说法,它充其量不过是社会组织实现其自身功利目标的一种“现代化”的手段,而组织中的“人”并未摆脱其仅仅作为一种资源或人力资本存在的地位。在此过程中,说得“不文明点”。人只是一种创造财富的高级工具。  相似文献   

6.
我国当代图书的定价模式 一、成本定价模式。成本定价的图书价格沿用的公式为:图书价格=生产成本+发行折扣+利润+税金。 成本定价模式的缺陷:成本定价模式不能反映图书印数,因为图书印数是图书行业的成本和利润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成本定价模式无法反映人力资本所形成的无形资产在图书价值形成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畅 《职业圈》2011,(26):129-129
我国当代图书的定价模式 一、成本定价模式。成本定价的图书价格沿用的公式为:图书价格=生产成本+发行折扣+利润+税金。 成本定价模式的缺陷:成本定价模式不能反映图书印数,因为图书印数是图书行业的成本和利润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成本定价模式无法反映人力资本所形成的无形资产在图书价值形成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高级的商品,作为这种特殊商品的所有者,企业家也需要通过让渡其人力资本的使用价值获得报酬来实现其价值.所以要想最有效充分实现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就要对企业家人力资本进行合理定价.企业家人力资本科学定价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文章探析了企业家人力资本定价的原则,以期在实践中能更好地为企业家人力资本定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郭红艺 《职业圈》2008,(11):62-63
人力资本是企业乃至国家发展崛起的重要因素。我国部分企业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流失是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应研究企业人力资本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发挥激励和约束功能,理解和包容企业人才,用感情留人。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实证研究,旨在分析长春市独立学院教师人力资本提升的障碍.首先考察了长春市独立学院教师人力资本的状况,然后分析了长春市独立学院教师人力资本存在的问题,最后以组织的社会资本为视角进行研究,剖析了长春市独立学院的社会资本状况是制约教师人力资本提升的障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人力资源逐渐提升为第一资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与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人力资本”理论是密不可分的。正是“人力资本”理论的重大发现,才使公共部门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关键人才的概念 知名的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斯科特·斯耐尔(Scott A.Snell)教授在通过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根据人力资本的价值性和特殊性对人才进行分层分类,分为:关键人才、独特人才、通用型人才和辅助型人才四类.在这四类人才中,关键人才具有学习与创新、适应市场的战略能力的人力资本具有学习与创新、适应市场的战略能力的人力资本,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投资及风险概述 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就是以人为投资对象,以获得未来收益为目的的企业投资行为。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包括教育投资、培训投资、劳动力流动投资、卫生保健投资等方面。人力资本投资作为投资的一种,也要求获得相应的收益,而且,这个收益要大于投入的资本,否则,人力资本投资将会面临很大的风险。所谓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是指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后所获收益的不确定性。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性不仅表现在投资决策时,还表现在实施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换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关注的焦点,由于施工企业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如何由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换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对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施工企业如何由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2009年陕西省入户调查数据,通过非参数检验,模拟出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总量及其构成.通过数据说明了陕西省的人力资本较低,没有完成从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本大省的转变.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供电公司如何才能借助人力资源来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发展力,是关系到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可以提高组织绩效,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俱鸣 《职业圈》2013,(24):101-101
清华大学教授、经济学魏杰目前提出人力资本经营是企业经营的另一种境界,且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既不是一个概念,也不是一个范畴。而当前企业对于人的管理和认识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最初的简单“人事管理”。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人力资源”,再到目前逐渐升温的“人力资本”经营,每次理论上的突破和实实在在的变革,都体现了企业管理的逐步人性化,更体现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迫切愿望。本文将重点分析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的对接,以及如何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人力资本经营。  相似文献   

18.
王楠 《职业圈》2008,(2):55-56
由于现行管理机制的束缚,电力企业中,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人力资本的投资与保障体系,人才闲置、人才压抑成为普遍现象,不少企业员工会被各种外部条件吸引而辞职,造成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流失。文章由此对电力行业如何吸纳和留住有效人才进行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9.
滕兰芳 《职业圈》2011,(10):70-71
“高唯一性,高贡献”的员工,由于掌握了公司特殊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面宽、经验丰富、培养周期长。他们的去留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他们是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本,也是企业需要留住的重点人才,留住这部分人对企业来说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技型企业从战略的高度,通过人才链前伸,选择最具提升潜质的人才作为资本进行经营,企业为其提供资本增值的制度保障、激励机制和职业通道,并对人力资本团队进行分层经营。人力资本个体在企业的投资经营下和不断实现其自我价值需求的过程中,以相对于投资额较高的回报率为企业的发展不断提供知识支持和人才保证;分层经营的人力资本团队,其对企业投资的回报率将远高于个体回报率的简单叠加。这种分层经营的人力资本团队称之为企业的核心价值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