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世界宗教研究》杂志社编审黄夏年等策划组稿的“中国佛教学者论文集”,由宝庆寺资助,从2003年至今,已出版八辑46本,因其作者大都为当今研究佛教有代表性的学者,故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国家宗教局《中国宗教》杂志曾专门评价介绍此套论文集。福建广播电视大学闽台文化研究所何绵山教授应约撰写的新作...  相似文献   

2.
何绵山老师主持的福建社会科学院海峡文化研究中心课题《闽台佛教亲缘》结题后,被列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并作为《闽台关系研究丛书》的一种,最近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台湾与祖国的文化亲缘关系,最先、最直接的就体现在台湾与福建的关系。而闽台佛教关系是闽台文化亲缘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闽台佛教一脉相承,密不可分,高僧大德,同出一门。可谓:两岸共烧一炷香,闽台同念一本经。但长期以来,对闽台佛教亲缘关系的研究一直较为薄弱。何绵山先生这部近三十万字专著的出版,及时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台湾的建筑,以传统民居和宗教寺庙最为有特点,究其源头,大都得自于福建的传承。但在台湾文化研究中,由于到实地考察调研的困难,对台湾建筑文化的研究长期较为薄弱。何绵山先生近年来常到台湾“走透透”,在多次到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撰写了这部《台湾的建筑》,并由九州出版社出版,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  相似文献   

4.
何绵山先生主编的《福建民族与宗教》,最近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民族宗教无小事”,当今社会,民族宗教因素在人们生活中显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这也引起了政府部门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根据教育部统一要求,自2009年秋季起,民族团结教育列入地方课程,在全国中小学校全面开设。  相似文献   

5.
何绵山先生撰写的五十余万字专著《闽台文学论》,作为他单独承当的国家艺术科学基金项目《闽台文化艺术源流》的阶段性成果,已列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闽台区域研究论丛"丛书之一种,由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全额资助,最近由海洋出版社出版了。纵观此书,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特点:一、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作者从宏观上,对福建作家的概  相似文献   

6.
何绵山先生撰写的《闽台文化探略》,已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此书进一步开拓了闽台文化研究的领域,高度浓缩了闽台文化精华,对闽台文化的各自特点做了可贵的探索。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为“福建篇”,下篇为“台湾篇”。“福建篇”内容包括福建的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近代教会学校与福建女性、研究保护妈祖文化的意义、福建的书院教育、福建的金石、福建的古代书画等。“台湾篇”内容包括台湾的自然与历史、台湾文化的多元性、台湾当代佛教、台湾民俗活动的频繁性、台湾民俗博物馆、台湾的美术等。作者对闽台文化的诸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评析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闽文化研究所是经校党委正式批准成立的全国电大系统唯一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研究所,与法人社团福建省闽文化研究会目前同设在省电大文经部内。省电大历届校领导都高度重视具有福建特色的区域文化研究,并注重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文经部先后开设过《福建历代作家评传》、《闽方言》、《福建宗教与文化》、《福建民俗》、《闽文化概论》、《福建经济与文化》等具有区域特色的选修课,闽文化研究所创办有《闽文化研究通讯》,其研究人员先后出版过《闽文化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福建历代作家评传》、(福建教育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宗教学会理事、福建省宗教研究会副会长何绵山先生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台湾佛教与台湾社会的变迁》,以《台湾佛教》为书名,最近由九州出版社出版了。这部45万字的专著,以台湾佛教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及现状、走向为主要对象,无论从学术层面,还是从了解台湾岛情,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现实政治需要等多个方面看,都具有积极意义,是一颇有学术深度、  相似文献   

9.
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是由众多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融合而构成的。因此,研究其内部所属的各民族、各地域文化,对于了解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形成、发展和特点,是不可缺少的课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研究中国文化热潮的兴起,研究地域文化也逐渐增多。闽文化的研究,也成为颇受瞩目的课题。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闽文化概论》(何绵山著)一书,就值得研究闽文化者一读,也值得研究中国文化者一读。何绵山先生认为,难融性和碎状性是闽文化的特点。这种看法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从闽文化某些方面来看,例如方言和某些习俗,闽北、闽中、…  相似文献   

10.
课程组简介:课程负责人为李正光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讲为何绵山教授。课程组主要成员有李正光、何绵山、边建军、杨文新、黄林吴等教师,职称和学历都较高,教学、辅导、研究、设计、技术等人员齐备,构成全面,各有分工。教师责任感强,团队协作精神好,主要成员均具有多年的教学与研究经验。何绵山教授是全国研究闽文化、  相似文献   

11.
自2003年中国出版“走出去”被列为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以来,我国出版业先后实施了八大工程,构建了内容生产、翻译出版、推广发行等全流程、全领域的“走出去”格局.为此,民族出版社积极响应中国政府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战略,自2006年历时十余年完成《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精选丛书》英文版出版工作后,又成功推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指南丛书》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12.
7月29日上午,中国宗教杂志社和宗教文化出版社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成立十周年纪念会,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傅铁山、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等领导以及全国宗教界人士、文化、出版、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庆祝这一值得纪念的时刻。1995年7月,《中国宗教》杂志创刊号出版,同  相似文献   

13.
读完何绵山先生撰写的《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之后,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本书摒弃了就文学论文学的陈旧模式,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就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闽台文化研究所创办的35万字大型学术集刊《闽台文化研究集刊》(第一辑)(下简称《集刊》),近日已公开出版发行。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叶文华为《集刊》撰写了《发刊词》,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汪毅夫教授、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长杨彦杰研究员、福建文史研究馆馆长卢美松研究员  相似文献   

15.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六五—七五”重点项目《中国道教史》,由卿希泰教授主编,四川大学宗教所承担编写。第一卷《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终于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刊行问世了。这虽然仅是全套四卷的一个开端,但是,它的出版,不仅反映了国内道教史研究的水平与进展,而且将填补我国一直没有自己编写的完整道教通史的空白。道教是我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在1800年的发展历史中,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综合体。它对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产生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是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史家张岱年教授与其高足程宜山副教授合作撰写的一部专著。它的出版对于我国的文化研究、文化争论和文化建设都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宗教作为古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向来为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所关注。泰勒、弗雷泽、马雷特、涂尔平、马林诺夫斯基等人类学家的深入广泛的探究,构成了系统的宗教的人类学理论,给人们探讨这一领域内的问题提供了方便,但当我们读到哈佛大学人类学教授古德的《原始宗教》(张永剑等编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出版)时,又再次感受到原始宗教理论的巨大吸引力。各社会的宗教活动多彩多姿,往往令人困惑、迷惘。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无不花费很大的心力对此进行研究,以期探明宗教的本质、宗教的起源、宗教的形式以及宗教的社会功能等问题。但他们都不可避免遇到两个困难:第一,如何使研究的结论适用于广泛的社会系统,并且具有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何绵山老师撰写的45万字的《古代诗词鉴赏》,已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做为此书的责任编辑,笔者认为此书的特点主要有五个方面:一、不仅仅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此书分两部分,一部分为“漫谈诗词鉴赏”,另一部分为单篇的诗词鉴赏,后者虽为主体,但前者却是不可或缺的,与前者在形式上互为独立,但在内容上却是一个有机体。前者主要阐述诗词的鉴赏方法,不仅论述了诗词的主要特点、诗词的演变和发展,还论述了诗词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19.
何绵山老师撰写的《闽台经济与文化丛谈》,已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上篇"经济篇"和下篇"文化篇",对闽台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概括和重新审视。此书的主要特点有两个方面:第一,概括性较强。要在不长的篇幅中对闽台的经济文化进行全面概括,不仅需要对相关材料熟烂于心,还必须独具慧眼,能有效对文献进行选择。由于相关资料浩如  相似文献   

20.
"踏踏实实做学问,平平淡淡做人。"这是欧阳宏生教授喜爱的自勉语。2011年6月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作《21世纪中国电视文化建构》,一如其人其志,欧阳教授以谨严平实的行文,整理十年研究所得,系统探讨中国当代电视文化的建构问题。《21世纪中国电视文化建构》一书,统编有节、分合井然,从电视本体与电视文化的探索,电视批评的开拓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