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功能性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是由美国物理治疗师Gray Cook等设计的一种身体功能评价方法,是一种革新性的动作模式评价系统,它简便易行,可以广泛用于各类人群的基本运动功能的评价。该方法通过测试功能性动作、肌肉控制、神经系统稳定等方面的表现来发现受测者身体灵活性与稳定性方面的不足,进而分析受测者在运动过程中潜在的动作补偿问题,从而保证人体动力链系统功能完善,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功能性动作筛查由深蹲测试、跨栏测试、直线弓箭步测试、肩关节活动度测试、主动直腿抬高测试、躯干稳定俯卧撑测试和旋转稳定测试7个子项目构成。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功能性动作筛查的发展现状进行归纳整理,为广大学者的研究和教练员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北京奥运会周期训练理论与实践创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守龙 《体育科研》2011,32(4):5-11
随着奥林匹克赛事和职业赛事的系统化、多样化、高频次、价值高等发展趋势,竞赛组织更加周密,竞赛制度更加完备,竞赛管理更加科学,竞赛市场更加拓展,竞赛效益渗透广泛。通过对当代竞赛体系发展趋势的分析,总结北京奥运会周期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创新趋势,即复合型团队逐步取代单一教练模式;动态恢复才能更好地超量恢复;文化软实力也是竞技硬实力;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创新(新理念:"Sport Is Movment"——运动实质是动作模式;新模式:动作准备——程序化准备活动;新认识:从核心训练到核心柱训练;新体系:功能性训练体系;新流程——体能训练过程设计与训练);注重创新实战训练模式;建立程序化参赛模式。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训练的本质在于提高运动员身体的功能,即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将运动员通过训练获得的身体素质在完成动作中表现出来。功能性训练体系中,“Olympiclifting”提高运动员功率输出能力,“Plymetrictraining”提高动作之间的衔接能力,核心区力量练习、稳定性训练保证训练高效。在运用时,功能性训练要以身体素质训练为基础;要遵循“力量分期训练”理论,避免运动损伤的产生;要注意动作模式难度和功能性进阶,选择好适合运动员实际水平的动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体育动作系统的特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地研究体育动作及其众多动作组成的系统是人们认识动作技术,提高动作技能的基础。对动作系统的特性如整体性、综合性、层次性、结构性、环境关联性、功能性、动态稳定性进行了理论诠释和探讨,以期为体育动作学习与竞技技术训练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秦海 《体育风尚》2021,(5):44-46
借鉴功能性训练理论精确分析相关技能动作结构,形成海员职业能力专项动作练习正向迁移的功能性训练模式,能对大比武参训者的专项体能水平提高产生积极影响。通过更为有效和相关、注重训练与恢复同步性功能性训练方法的运用,为培养高素质海员提供科学、高效的教学训练方案和支撑。  相似文献   

6.
《湖北体育科技》2018,(3):226-229
目的探讨功能性动作筛查对慢性踝关节不稳评价的效度分析。方法选取24名慢性踝关节不稳受试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24名与实验组相匹配的受试者作为对照组。运用足踝功能障碍指数量表和功能性动作筛查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测试,功能性动作筛查包括深蹲、跨栏架和直线弓箭步。结果实验组的功能性动作筛查分数、跨栏架分数、直线弓箭步分数、足踝功能障碍指数和足踝功能障碍运动指数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足踝功能障碍指数与功能性动作筛查分数和直线弓箭步分数都呈现高度相关,且差异显著(r=0.807,p<0.01;r=0.896,p<0.01);功能性动作筛查分数与足踝功能障碍运动指数也高度相关,且具有显著性差异(r=0.818,p<0.01)。结论功能性动作筛查能够有效地识别和评价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功能障碍,与深蹲和跨栏架测试相比,直线弓箭步测试能够更好地识别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7.
难度动作是竞技健美操发展和竞技的焦点。其创新方法主要从"难度动作组合"和技术创新采取逆向、递进、移植、组合等方法进行。通过对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的创新因素和方法进行分析,旨在对我国竞技健美操项目难度动作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鲁道夫·冯·拉班(1879~1958)是著名的运动(或译为动作movement)分析学家,他的"动作分析体系—人体动律学理论和力效理论"是其最为光彩夺目的成就。拉班认为人体动作可分为功能性动作和表现性动作,其中表现性动作与人的内心情绪历程相连。通过对人体动作的科学分析,他发现其中包含了一些共同元素,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分析可以理解各种动作的含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实验测试、文献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石家庄、广州、西安3个省会城市18所中小学校3 441名(1 751名男生、1 690名女生)学生进行7个动作的功能动作筛查。研究发现:不同地域在同年龄段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以及功能性动作能力都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并进一步探索了影响学生各种运动素质能力的功能性动作类型,发现了不同年龄段学生功能性动作能力存在的缺陷和优势,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整体运动能力和功能动作能力提供了方向,使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网球的正手击球动作是运动员练习网球运动的第一节课,也是最重要的一门课。为了帮助初学者掌握娴熟的动作要领,打下坚实的网球学习基础,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功能性训练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了普通网球正手击球动作和功能性训练对网球正手击球动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功能性训练对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动作具有积极地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立勇 《体育世界》2009,(11):109-110
基于庄子的观点,教师对动作技术的教授,仅通过讲解还不能"言传"其"意",而动作技术之"意"还需通过具有准确性、完整性、针对性、自控性等特征的动作示范辅以精炼的讲解,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意之所随"功能与作用,让学生尽可能意会其"意",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探讨示范的重要意义与作用,为其在动作技术教授过程中的重要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运用FMS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功能动作筛查系统评价学生在不同功能性运动能力时身体各部分的稳定性、灵活性和对称性,通过制定针对性的体能训练计划,提高学生(FMS)分值与减少学生在锻炼中运动损伤的发生。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测试法等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学生功能性动作筛查(FMS)测试结果可以发现,男生的核心力量和下肢力量较强,女生的柔韧性和关节灵活较强,所以在进行体能训练时,可以分开进行针对性体能训练。(2)功能性动作筛查(FMS)测试结果可以检查出学生自身的薄弱环节,综合测试结果可以很好地进行薄弱环节的纠正训练,从而降低学生以后出现运动损伤的风险。(3)功能性动作筛查(FMS)作为可以预测运动风险的工具,但是大多数教师都不知道FMS能够对学生发生运动损伤做出评估,希望以后多加重视FMS在运动的运用。所以我们应该把功能性动作筛查(FMS)融入到高校体育普修课中,让学生能够了解到自身的灵活性和躯干稳定性以及肩、髋、踝双侧的对称性。针对出现的问题采用合适的体能训练方法,以期达到技能水平的提高和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运动损伤在运动员比赛和训练中会经常发生,运动损伤不但会影响运动员的成绩,还会缩短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如果运动员存在功能性动作缺陷并在赛场或训练场上表现出来,就会引起运动损伤的发生.功能性动作筛查可以排查出人体自身存在功能性动作缺陷,通过科学的、有针对性的矫正性训练来修补动作缺陷,进而达到预防运动损伤的目的.功能性动作筛查在国际上广泛应用于体育、消防、大众健身等领域.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针对功能性动作筛查在我国国内的应用研究情况进行文献综述,从而让广大学者了解功能性动筛查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为冰雪项目及非冰雪项目研究者寻找功能性动作筛查研究的切入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2010-2012年3次国内比赛高低杠决赛前8名选手以及30届伦敦奥运会高低杠决赛前8名选手所完成的成套动作进行研究。剖析伦敦奥运周期我国女子高低杠技术水平现状:上法以"跳上高杠—屈伸上"动作为主流;下法以"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360°下"和"直体后空翻两周下"动作为主流;"帕克空翻"成为中国队员高换低动作的"规定动作";"低杠蹬杠弧形换握至高杠"仍是我国队员低换高的主流动作,成为被裁判严格扣分的"软肋";编排连接串以"三连接"为主流,其中又以"林转—凌转—分腿叶格尔"为主流连接,成套动作的连接价值与世界水平相比整体偏低;我国队员整体D分低于世界水平,而动作的完成质量则差距更大。建议中国女队尽快发展D组以上的低杠换握高杠动作,努力发展"回环转体—飞行"的二连接动作,提高"大摆回环"和"近杠回环"转体成倒立以及"屈伸上—后摆成倒立"的动作质量,尽快提高我国高低杠的整体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训练是在提高动作表现的任务驱动下,通过训练动作来使运动员的生成特定力量以及神经肌肉协调性的体能训练方法。本文通过对羽毛球运动中膝关节的专项力量要求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出提高膝关节力量的功能性训练动作,以期提高羽毛球运动员膝关节的力量并将动作转化在羽毛球运动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国家赛艇队12名公开级女子双桨组运动员6周功能性力量训练前后功能动作筛查测试(FMS)成绩进行动作质量的比较,探讨功能性力量训练对运动员身体功能动作质量的影响,以便为今后备战比赛过程中制定提高运动员动作质量和运动技巧的功能性力量训练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2名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在云南会泽高原训练基地训练期间进行6周功能性力量训练干预,并在实验前后对运动员FMS 测试的7个评价身体功能动作的得分进行比较;结果:6周功能性力量训练后,运动员各指标得分平均提高为深蹲0.7分、跨栏架步1.3分、直线弓箭步0.9分和躯干稳定性俯卧撑1.1分,4个动作得分较实验前都显著提高(P<0.05),而肩关节灵活性、主动直膝抬腿、旋转稳定性3个动作的得分较实验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6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有效地改善了运动员做深蹲、跨栏架步、直线弓箭步和躯干稳定性俯卧撑功能动作等的动作模式,表明采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计划科学合理,可为今后备战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功能性力量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世界男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的编排趋向及变化规律,优化我国运动员成套动作结构,。运用录像资料、文献资料等资料搜集方法和视频观察、数理统计等分析方法。发现单个E组以上难度动作比重增大,技巧连接以向前的"挂串"连接和向后的"回笼"连接为主,"D+D"链接数量稀少,四种难度价值编排模式的特征各异。建议我国运动员应着重采用第三种编排模式,同时增加成套动作中单个E组动作数量及链接串数,注重开发"D+D"难度链接。  相似文献   

18.
钱勇 《体育教学》2012,(9):24-25
动作诊断与错误动作纠正技能是体育教师特有的、特殊的教学技能。教师动作诊断与错误动作纠正技能的好差,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分别产生"学而无效""学而低效""学而有效"和"学而高效"的结果。可见,动作诊断与错误动作纠正能力对于学生学习技术、形成技能有着直接的、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通过"先理后兵"的教学方式进行后蹬跑内容教学。后蹬跑的基础理论即动作结构、动作原理、技术动作,针对后蹬跑与跨步跳两个动作形式的异同点对学生进行分析和示范讲解,让学生形成跑的概念;在课堂教学上设计了若干组趣味性的组织练习形式,让学生能在课上尽情表现,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以达到发展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协调性等多项身体素质,实现了"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严锋 《体育教学》2011,31(1):69-69
太极拳的教学,只有立足于这一教学实际,提高发展教与学过程中的合理性、科学性,才能实现太极拳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八式太极拳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先"点"即单个动作,再"段"即一式动作,最后"线"即全套动作的方法,递进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