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周永伟 《体育世界》2011,(11):76-77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如何使"快乐体育"在日常的体育课教学中发挥其丰富的理性内涵和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精神,真正实现学生"喜欢体育"、"主动学习"的良好教学氛围就好和谐的处理好"快乐"和"体育"的关系。只有使"体育"与"快乐"成为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才能使学生在体育课中体验体育带给我们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向征 《福建体育科技》2010,29(5):60-61,64
体育教学与学生评价不能单纯地采用一种方法,而应该运用实验法,自下而上的归纳实证和自上而下演绎的理论方法。只有在关注评价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关注评价内容的变化,才能使评价标准既符合现代体育又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特征的基本要素。坚持"以发展学生为本",评价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运动技能、生长发育,还要重视学生态度和运动参与、运动习惯、意志品质及交往、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3.
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整体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全面优化学生的体育素养,既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综合性提升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也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在体育学习以及训练过程中,良好的心态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发展心理素质,同时也应该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紧密跟随教师的心态,以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蒋列 《精武》2014,(36):173-173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美"越来越成为大家的追求,也逐渐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增强对体育教学的美学研究才能使学生达到形体美、精神美。该文从美学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美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如何挖掘体育教育资源潜力,加强学生锻炼出"体育美",以此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发动全体学生健身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社会实践活动,脱离必要的体育器材设施"练习",无法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体育器材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丰富学生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之一。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身边的资源,尤其是农村体育教师如何引领学生走进器材活力资源的创造与开发,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6.
随着体育教学主体性的提出,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的整合取向,成为体育教育的主导思想。体育教学的主体取向,一方面要注重主体德性、心智和身体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尊重学生兴趣,教师的素质特点,这样就可以使主体积极能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创造性地学习。在体育课程的开发中,只有注重多样化、个性化的道路,尊重地区文化、学生差异、环境资源、师生的个性,才能使体育课程设置更合理,教学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7.
激发兴趣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利用场地设施、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运用体育游戏和发挥教师综合素质,激发学生体育课堂教学的兴趣,让兴趣成为体育课堂教学最直接的内在推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大胆学、激情学、舒心学和自信学,不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更好地完成体育课堂教学任务,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人才的培养要求越发强调综合性培养,因此体育在教育领域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并且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推崇。纵观初中体育中的运动项目,可以发现篮球已经成为一个全民运动的项目,不仅在体育课堂上,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喜欢打篮球,学生认为打篮球是一项可以增进同学情感,促进同学之间交流的运动。为了提升篮球运动的有效性,教师要认识到在篮球运动的过程中需要多个学生共同的配合,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篮球技术和身体素质,这样才能在篮球运动中具备耐性,更好地发挥篮球运动的技术,感受篮球这项运动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李颖 《精武》2012,(23):32-33
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学生的喜爱。在体育赦学中,合理地运用体育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等。通过分析体育游戏的特点和分类,探讨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运用体育游戏。发挥其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和经济发展,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体育教育的核心。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提出了不同于以往教学大纲的要求,它明确指出体育教学要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这些新的要求也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只有对体育教学进行适当的“创新”,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已成为教育职能的核心,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是改变"应试"教育为全面素质教育,体育课堂教学要与创新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从身体肌能型教学观转变为生理、心理、品质、素质并重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12.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组织教学和指导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的运用,很多时候还需要运用非语言,二者有机地结合,才能更及时,更顺畅地沟通与学生间的信息联系,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体育教师应准确把握非语言指导的特征,充分发挥非语言指导的作用,进而更好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包获文 《体育世界》2009,(10):73-74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新课程《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理念。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最终达到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将"小群体学习法"引入到普通高校排球俱乐部教学中,改变了教师上课"一言堂"的局面,提高了学生上排球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进了学生间、师生间人际关系的交往,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及创新能力,较好地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为普通高校排球课教学改革,改进体育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了解学生,掌握其心理、生理和爱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获得“满意感”。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6.
施燕飞 《体育世界》2014,(12):87-88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减负”成为热门话题。“减负”后,学生的空余时间多了起来,体育课堂也回归“正科”的地位,在此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成为广大教师共同研究的课题。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快乐思想,因生制宜地改革体育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快乐中玩耍,在玩耍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寓健体于乐。  相似文献   

17.
何春毅 《体育师友》2012,35(2):51-53
利用QQ群与家长联系沟通进行体育教学是当今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最普遍、最便捷的渠道,它提高了体育课信息反馈量,增强了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和阳光体育运动的持续开展,使QQ群成为联系家长、反馈信息的桥梁,成为增进师长、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和情谊的纽带。文章分别从QQ群的"群公告"、"群共享"、"群相册"、"群论坛"、"主会场会话框"和"临时会话框"的功能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阐明作为群主老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使QQ群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为家长服务,为学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吴健 《体育教学》2014,(11):48-49
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离不开教师的"精讲"。本文分析了体育课堂教学"精讲"的内涵,通过案例分析了"精讲"要做到"三讲三不讲"的内容要求,以提升体育教师在课堂中讲解的质量,针对性地分析了课堂"精讲"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9.
体育新课程标准目标体系的核心是"运动技能",教会学生运动技能,有效发展学生体能是体育教学的主旨。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设计怎样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来促成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是需要我们长期思考的问题。这需要一线教师不断地尝试总结反思。在一次关于"控制学生行走速度"的沙龙争论中,老师们各抒己见:有的说"矮人走",有的说"后退走",这些形式都带来了对学生自我控制力和安全因素的争论。  相似文献   

20.
体育锻炼是始终贯穿在学生的生活当中的,只有学生的身体健康,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也只有身体健康,才有更多的精力支撑着学生学习,因此体育锻炼是十分重要的。而其中中长跑的锻炼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提高初中生的耐力与坚持不懈的决心。因此,对于初中体育来说,中长跑教学占了其中的很大比例,教师们需要探究用哪些训练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中长跑学习。基于此,本文主要讲述了初中体育中长跑的教学特点以及训练方法的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