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适合价值多元共生社会的德育方式是开放性的协商对话。在协商对话中,师生之间不是简单的谈话问答关系,而是基于相互承认的沟通关系;师生交往不是简单的接纳,而是包容的理解;德育过程不是简单的了解,而是精神的共享;德育目标不只是简单的妥协,还要是视域融合的形成。协商对话如要顺利实施,师生都应该确立协商民主的意识,具有宽容的精神,具备协商对话的资质。为此,还要创立有利于协商对话的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2.
“对话”走进教育视界,始于20世纪后期的西方国家。在我国,引进对话理论是近年来实施课程改革时的事。“对话”的引入,促使教育内容发生了变革,深化了课程改革,有利于未来教育朝更具对话精神的方向发展。对话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视点,我们要正确理解、全面把握“对话”的内涵,最重要的有这样几点:对话不是简单的交流,而是平等的沟通;不是简单的接纳,而是内容的理解;不是简单的了解,而是精神的共享;不是简单的言说,而是生态的互动;不是简单的协商,而是真理的显现。对话是一个挑战传统教育的字眼:知识观从“固化独白”走向“关系活态”;课…  相似文献   

3.
对话教学:21世纪学校教育的新理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话教学”的核心是对话。什么是对话 ,用巴赫金的话说 ,对话是“同意或反对关系 ,肯定和补充关系 ,问和答的关系。”① 当然 ,这里的对话不是单纯的同意或反对关系 ,也不是简单的问答 ,它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 ,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民主、平等是对话教学的第一原则。没有民主和平等 ,师生之间是无法对话的 ,因为对话的现代意义不仅仅是狭隘的语言交流 ,而且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和彼此接纳。民主和平等包括知和情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讲 ,教师和学生只是知识的先知者和后知者 ,并…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课程改革,呼唤课堂的回归,"以生为本"、"与学生平等对话",绝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简单地流于形式,而是要我们从与学生相处的一点一滴做起。一、对话需要相互尊重师生是对话的交互主体,民主和谐  相似文献   

5.
李丽 《早期教育》2006,(7):46-46
“教学即相遇”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1.人与知识的“相遇”:人与知识的“相遇”并非两者简单的面对面,而是精神的对话,对话使人由“认识性存在”提升为“生存性存在”。在教学中,作为人的教师和学生与以文本形式呈现的知识都是主体,教师和学生是对话者,而知识则是另一个对话者。“知识获得了‘对话者’的身份,知识参与到人的精神结构中后,成为人类精神生长的重要力量,心灵和知识的对立由此走向消解。”在这种知识观下,教材已不是供人顶礼膜拜的“圣经”,不是被讲解、被记忆被认同的对象,而是与师生积极对话的另一个主体,与师生进行着意义…  相似文献   

6.
灌输式德育是造成德育低效甚至无效的重要原因,我们倡导对话式德育,是基于师生心灵交往的德育;对话式德育具有平等性、开放性、理解性、情境性和生成性。实现德育的对话,必须致力于师生相互解释、共同体验、合理交往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金桂芬 《成才之路》2010,(13):I0016-I0016
“语文对话教学”是语文新课程改革后人们针对传统语文教学而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对话型”教学不是要把语文教学彻头彻尾地变成对话。而是要使语文教学具有对话性。对话教学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日渐发展起来的。充分体现了对话时代的理念和精神的一种教学形态。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师生双方主体性的教学,体现了对师生双方主体性的尊重。对话教学是一种注重师生互动的生成性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马丁·布伯"对话哲学"思想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观,即人化的道德教育观。他认为,德育活动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我—你"之精神相遇观认为,学校德育中师生关系为一种互理解、协同进步的互动式关系,"信任、自由、包容"应为师生对话关系构建的道德基础。由此,学校德育实践应关注设置促进学生实现道德内化的德育目标,构建"我—你"新型师生对话关系和建立拥有良好道德氛围的道德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正>现代教学论强调,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体现这个过程的主要形式与途径是对话。对话教学是一种"在多种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互  相似文献   

10.
批判与建构--马丁·布伯与新教育思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马丁@布伯对新教育思潮的反省和批判非常深刻.他指出人的潜能只能在"关系"中发展而不会"自然释放",教育是与被释放的潜能相遇的决定性力量;"自由"只是教育得以完成的前提条件而非其目标和全部内容,与传统教育的"强制"相对的不是"自由"而是"对话";道德教育的任务不是形成无意识的自控的习惯系统,而是使规范与价值在个体自我意识中得以发现和确定,使其能对每一情境作出恰当的有意识的独特回应,德育的完成靠师生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1.
周玉梅 《学语文》2009,(6):49-49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主张:“教育是一个对话不断展开的过程。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志,对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语文课程标准阐明:。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谈到的对话。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谈话聊天,而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教学对话。包括信息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心灵的沟通。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应该包含着以下四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课堂不只是知识的简单传递,而是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课堂也不是简单的对话,而是师生交往互动的共同成长。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对老师而言,则是一种经验分享。交往是互动的最基本形式,互动是交往最基本特点。在整个过程中,进行着知识与智慧的交流、精神与意义的沟通。因此,课堂是实现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协商对话式德育的时代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协商对话"俨然成为现今德育改革领域中的热门话题.成为热门话题的"协商对话"有其特定的时代意蕴:它是德育改革的一个新视点,批判传统德育的一个新概念,构建现代德育的一个新视角,影响德育未来走向的一个新愿景.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提倡的对话教学模式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人才观、学生观、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的转变,是用反思和质疑的眼光、心态来与语文教学做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这种对话是一种学术精神,这种精神意味着关怀、责任感,也意味着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德育过程实质上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平等对话基础上的共同参与和构建过程。学生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独立的精神整体,然后才是受教育者和学习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必然具有主体属性。德育实践中,学生并不是教师灌输、征服、改造和利用的被动的对象,而是作为德育主体性存在去主动地、能动地选择和接受德育信息,占有和享受德  相似文献   

16.
论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是在春秋时期官学没落、私学兴起、儒家思想体系尚未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背景中产生的。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与早期儒家解决社会问题的人文路线、主体思维方式和孔子的德治思想有内在的联系。孔子与学生展开了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真诚的道德对话 ,使师生形成对道德现象相似的理解 ,彼此受到启迪 ,道德观念得到升华。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关系、教师高超的对话艺术和人格魅力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7.
潘日强 《文教资料》2005,(32):99-10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现代对话理论也认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使之成为心灵的交流,我认为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做好师生之间的积…  相似文献   

18.
"对话"教学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所追求的不再是单一的课堂上的师生问答,也不是单纯的师生双方的言语交换,而是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教材文本之间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和精神的融合。德国著名教育家克林伯格曾说过,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尽管"对话"已成为如今评价一堂好课的重要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课堂高度开放、师生高度自主、精神高度自由和创造性高度发挥的最优境界。课堂教学达到这种境界,不是靠教师独自完成的,而是靠教学互动和教学对话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语文学科是这样,其他学科又何尝不是在对话中进行的呢?对话的现代意义不仅仅是狭隘的语言交谈,而是教师、学生、文本各自向对方敞开心扉,彼此接纳,从而达到三者之间精神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要实现这种对话目标,必须科学对话,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