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小板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相关性,对慢性再障(CAA)31例、重型再障(SAA)11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血小板计数、TGF-β1及RT-PCR检测细胞因子TGF-β1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EL1SA方法检测血清TGF-β1的量.结果表明:SAA、CAA组比正常组、SAA组比CAA组TGF-β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而且TGF-β1与血小板的数量呈负相关(P〈0.01).可见再障患者的TGF-β1水平高于正常组,而且TGF-β1与血小板的数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技术结合计算机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定量检测并分析中药治疗对日本血吸虫鼠肝内Ⅰ、Ⅲ型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结果:(1)感染组鼠肝内Ⅰ、Ⅲ型胶原及TGF-β1均主要分布在虫卵肉芽肿内,呈密集片状着色。经中药治疗后Ⅰ、Ⅲ型胶原及TGF-β1的着色均明显减少。(2)治疗组Ⅰ、Ⅲ型胶原及TGF-β1的含量分别为0.2472Sv±0.1839、0.2358Sv±0.1736和0.1253Sv±0.0842(Sv为面密度)均显著低于感染对照组的0.4657Sv±0.01401、0.4510Sv±0.0987和0.2451Sv±0.1152(P<0.05);(3)中药治疗组和感染对照组大鼠肝内,Ⅰ型胶原的含量均与TGF-β1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534,P<0.05;r=0.8667,P<0.05),Ⅲ型胶原的含量亦均与TGF-β1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626,P<0.05;r=0.9272,P<0.05)。结论:中药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5在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表达。方法:RT-PCR法检测50例Graves’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DCD5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PDCD5mRNA在GD患者PBMC中表达升高(P<0.05),患者PDCD5mRNA表达水平与TM-Ab、TG-Ab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血清T4水平及|lgTSH|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PDCD5mRNA在GD患者PBMC表达升高,PDCD5参与了GD淋巴细胞凋亡平衡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益气活血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PKC、TGF-β1及血清Chol、TG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造模成功的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1只)、依那普利组11只、益气活血方大剂量组(观察组1,14只)、益气活血方中剂量组(观察组2,14只)、益气活血方小剂量组(观察组3,14只),并选择11只健康SD大鼠作为正常组。比较与分析各组大鼠的血清TG、Chol水平以及大鼠肾组织PKC、TGF-β1指标表达情况。结果:DN空白对照组大鼠的血清TG、Chol水平、肾组织PKC、TGF-β1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依那普利组以及益气活血方组。其中,益气活血方组的三个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血清TG、Chol水平、肾组织PKC、TGF-β1表达等,尤以大剂量组的效果最优。结论:益气活血方可以有效缓解肾小球纤维化病变,从而有效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5.
《莆田学院学报》2016,(5):27-30
研究LSD1在乳腺癌、癌旁组织及乳腺腺病标本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0例乳腺癌浸润性癌患者的癌、癌旁组织及20例乳腺腺病石蜡包埋组织中LSD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表明,LSD1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及乳腺腺病组织(P<0.05),其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表达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05,P<0.01)。LSD1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更差(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与疾病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50例CHF患者血浆IL-1β、IL-6水平,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IL-1β在LVEF≤5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LVEF>50%组、E/A≤1组明显高于E/A>1、冠脉病变Ⅲ、Ⅳ型明显高于冠脉病变Ⅰ、Ⅱ型组,在不同年龄分组、NYHA分组和血脂分组中无明显差别;IL-6在LVEF≤5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LVEF>50%组、E/A≤1组明显高于E/A>1、冠脉病变Ⅲ、Ⅳ型明显高于冠脉病变Ⅰ、Ⅱ型组,血脂异常组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检测CHF患者血浆IL-1β、IL-6的变化可以评估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肝癌微环境中肝星状细胞活化及Stefin B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肝癌微环境中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活化与Stefin B表达情况。采用不同浓度TGF-β_1(5、10和20 ng/m L)、不同浓度肝癌细胞条件培养液(25%、50%和75%)以及TGF-β_1与肝癌细胞条件培养液混合的方法分别处理HSC,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α-SMA和Stefin B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TGF-β_1与肝癌细胞条件培养液分别单独作用或共同作用时,HSC的α-SMA表达均升高且细胞出现活化,细胞增殖能力均增强;Stefin B在TGF-β_1单独作用时表达下调,而在肝癌细胞条件培养液单独作用及TGF-β_1与肝癌细胞条件培养液共同作用时显著升高。结果表明:肝癌微环境能够促进HSC活化及Stefin B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Survivin基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58例大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C)患者及10例正常者黏膜(Normal mucosa,NM)中Survivin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相关因素,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FCM定量检测表明,正常黏膜组Survivin表达平均FI值为1.00±0.28,高、中、低分化腺癌及粘液腺癌组Survivin表达FI值分别为3.16±1.39、3.20±1.04、3.32±0.48和3.31±1.06.高、中、低分化腺癌及粘液腺癌组Survivin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P<0.05).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组平均FI值3.11±1.19,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2.26±1.38(P<0.05).FCM结果显示Survivin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发生部位等无关(P>0.05).结论:Survivin在大肠癌中表达异常增高,显著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Surviv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双氢青蒿素与布洛芬配伍治疗大鼠佐荆性关节炎,观察其关节滑膜IL-1β、TNF-α的表达变化.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布洛芬治疗组、布洛芬双氢青蒿素配伍治疗组).动物模型用弗氏完全佐荆于SD大鼠右后足跖皮内诱导关节炎发生.造模28天后处死动物,取关节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踝关节滑膜上IL-1β、TNF-α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布洛芬双氢青蒿素配伍能显著降低AA大鼠踝关节滑膜上的IL-1β、TNF-α的表达(P<0.01);与布洛芬组比较TNF-α有明显优势(P<0.01),IL-1β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双氢青蒿素配伍能加强布洛芬抑制AA大鼠关节炎症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94例乳腺癌、41例乳腺良性病变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进行了细胞粘附分子CD_(15)检测。结果发现,CD_(15)。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的阳性率分别为79.8%和58.3%,两者有显著差异性(P<0 01),10例正常乳腺组织仅4例呈CD_(15)弱阳性反应。CD_(15)表达与患者年龄和肿瘤大小无显著关系。CD_(15)表达阳性率在浸润性导管癌中显著高于单纯癌(P<0.05),组织学Ⅱ~Ⅲ级显著高于Ⅰ级者(P<0.05),临床Ⅲ一Ⅳ期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者(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在一组原发部位和淋巴结转移性乳腺癌配对标本中,CD_(15)表达无明显差异性。CD_(15)阳性的乳腺癌Cath-D和c-erbB-2的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CD_(15)阴性者(P<0.001)。结果提示,CD_(15)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肾母细胞瘤抑癌基因蛋白(WT1)在肾活检肾小球肾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nvision法对40例肾小球肾炎组织及7例对照组肾组织进行TGF-β1、Caspase-3和WT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分析。结果:TGF-β1、Caspase-3、WT1在各种肾炎组织中均有表达,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的表达明显低于膜性肾病组(t=-4.131,P=0.002);Caspase-3在各组别中其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T1在大量高蛋白尿组表达低于非大量蛋白尿组(t=-2.130,P=0.046);其余组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T1的低表达与TGF-β1、Caspase-3的高表达相关。结论:TGF-β1、Caspase-3表达的上调及WT1表达的下调与肾病理改变密切相关,蛋白尿和足细胞减少可能是肾脏病进展的预测因子及肾小球硬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α-硫辛酸对热应激引起小鼠睾酮分泌失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性成熟雄性SPF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热应激组和α-硫辛酸+热应激处理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睾酮含量,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IHC)分析各组小鼠非折叠蛋白反应信号通路的关键信号转导调节分子肌醇需求酶1(IRE1)在睾丸中的表达定位,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IRE1和促凋亡基因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组的血清睾酮含量显著下降(P<0.01),睾丸组织中IRE1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P<0.01);与热应激组相比,α-硫辛酸+热应激处理组的血清睾酮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睾丸生精小管和间质细胞中均可观察到IRE1蛋白的阳性免疫染色,但IRE1蛋白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IRE1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5).结论:热应激能够抑制小鼠睾丸睾酮的分泌,降低血清睾酮的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60 mg/(kg·d)的α-硫辛酸能够有效增加热应激状态下小鼠的血清睾酮含量,其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α-硫辛酸抑制IRE1介导的非折叠蛋白反应信号通路激活、降低凋亡促进基因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z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大肠癌组织及11例癌旁正常黏膜中Ezrin的表达情况.结果:Ezrin阳性表达率在大肠正常粘膜、大肠癌组织中分别为36.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Ezrin阳性率(89.6%)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1.5%)(P<0.05);在大肠癌中,Ezrin异常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发生部位以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Ezrin表达水平提高提示癌组织具有更高的浸润、侵袭能力和淋巴结转移风险,检测 Ezrin有望成为判断大肠癌患者预后的新指标或治疗肿瘤转移的一个靶点.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及宫颈上皮内肿瘤(CIN)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感染及端粒酶反转录蛋白(hTERT)、抑癌基因p2lwafl和增生抗原Ki67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在130例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PV16感染及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TERT,Ki67,P21wafl的表达.结果表明:1)CINII级、CINⅢ级、原位癌、浸润性鳞癌组织HPV16杂交信号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均<0.05),浸润性鳞癌HPV16阳性率也显著高于CIN(2χ=5.670,P=0.017).2)hTERT在CINII级、CINⅢ级、原位癌、浸润性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都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均<0.05),浸润性鳞癌hTERT表达率也显著高于原位癌及CIN(χ2=18.870,P=0.000;χ2=66.390,P=0.000).CIN三级之间相比差异也具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0.468,P=0.000).3)P21wafl在浸润性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但与CIN相比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CIN三级之间P21wafl表达差异也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4)随着宫颈病变组织学严重程度的增加,Ki67表达逐渐增加(P<0.05).5)HPV16感染率与hTERT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5,r=0.339),与P21wafl表达之间呈负相关(P<0.05,r=-0.337),与Ki67表达无相关性(P>0.05):hTERT与P21wafl之间呈负相关(P<0.05,r=-0.248),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5,r=0.398);P21wafl与Ki67表达呈负相关(P<0.05,r=-0.446).可见:在宫颈上皮内肿瘤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TERT,P21wafl,Ki67表达改变可能与HPV16感染有关,且几者之间互相作用,共同影响CIN的发展及宫颈鳞癌的发生.这些指标综合分析可能为阐明HPV16的恶性转化机制以及为提高宫颈鳞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率提供参考依据.组织芯片技术是高效的研究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正常孕妇和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及血清中的表达,探讨MCP-1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选取30例正常晚孕妇女、30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和3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MCP-1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MCP-1水平。结果: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和血清中MCP-1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病情加重而递增;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MCP-1表达与血清MCP-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25,P<0.01)。结果表明,MCP-1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与血清中的表达均升高,提示MCP-1在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运动预防糖尿病心肌病(DCM)的机制还不明确.目的:探讨运动对糖尿病大鼠心功能障碍、纤维化、炎症和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腹膜内注射链脲霉素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n=16):健康坐式对照组(SC);坐式糖尿病对照组(SD)和运动+糖尿病组(ED).运动组大鼠在跑台上进行每天1小时运动,速度为27 m/min,坡度为6°,每周5天,共12周.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血浆脑钠素、心肌胶原含量分数和左室质量指数.结果:与SC组比较,SD组大鼠BNP、CK-MB、TGF-β1和CTGF mRNA和蛋白表达、LVWI和CVF显著增加(P<0.05),同时Akt和GSK-β3磷酸化降低(P<0.05).结论:结果表明运动对DCM治疗的机制可能是通过Akt/GSK-3β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及血脂在单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及OSAHS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探讨OSAHS的病理生理变化及OSAHS合并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20例、OSAHS患者组31例、OSAHS合并冠心病患者组19例,检测和比较3组患者血清IBIL及血脂的水平.结果:1.OSAHS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IBI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升高(P<0.05,P<0.05,P<0.01),有统计学意义;OSAHS合并冠心病组与OSAHS患者组比较,血清IBIL、HDL-C亦明显降低(P<0.05),TC、TG、LDL-C明显升高(P<0.05,P<0.05,P<0.01),有统计学意义.2.OSAHS与OSAHS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IBIL及血脂水平与反映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程度的指标明显相关.结论:OSAHS患者存在胆红素及脂质代谢异常,且在OSAHS合并冠心病患者中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乳头状癌MMP-9和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E-钙黏附素(E-cadherin)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微波-链霉菌素-生物素(微波-LSAB)法检测69例PTC组织MMP-9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MMP-9和E-cadherin阳性率分别为68.1%(47/69)和30.4%(21/69),MMP-9阳性表达与PTC的侵袭转移呈正相关(P<0.05);E-cadherin阳性表达与PTC的侵袭转移呈负相关(P<0.05).结论:MMP-9高表达和E-cadherin低表达可能参与PTC的发生发展过程,尤其与侵袭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于PTC预后的判断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QDPR)的抗氧化作用,并初步探讨QDPR基因A278C位点突变对其抗氧化作用的影响。创新点:首次在体外实验中发现QDPR有抗氧化作用,且此作用在A278C位点突变后减弱。方法:我们构建了野生型和突变型QDPR质粒,且分别转染至人胚肾293细胞中(HEK293T)。实验可分为以下三组:空白质粒对照组、野生型QDPR组和突变型QDPR组。三天后收集细胞观察活性氧(ROS)和四氢生物蝶呤(BH4)的表达量,使用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PX3)和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的蛋白表达水平。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析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 NOS)基因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活性。结论:本实验中野生型QDPR可以显著降低n NOS、NOX4和TGF-β1的水平,同时提高SOD1和GPX3表达。但当QDPR发生位点突变后没有观察到上述现象,并且突变型会导致ROS过量产生。我们的数据还表明,野生型和突变型QDPR对BH4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QDPR有抗氧化作用,但A278C位点突变后会影响QDPR的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E-钙粘素(E-Cad)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30例大肠腺瘤,60例大肠癌组织E-Cad的表达情况.[结果]E-Cad的表达率在大肠腺瘤中为87.10%,显著高于大肠癌中的55.00%(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