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新世纪的典型特征。主体性德育成为发展人的主体性的主旋律,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发展人性的本质要求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是迎接世界教育改革浪潮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良好的高等教育是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基础。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显示,从经济增长到人的发展是新世纪教育的必然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应依照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着许多矛盾,尤其是学生数量增加与保证教育质量的矛盾,曾引起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新世纪我国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在新世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复杂的涵义和丰富的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可能。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战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德育的改革与发展走向是关系新世纪德育的成效以及人的素质提高的重要问题。对新世纪德育的生活化本性、生活化内容、生活化目的、生活化模式四个方面的研究探讨,说明了新世纪德育向生活回归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是日益走近人类最高理想社会的世纪。马克思主义把共产主义认定为人类的最高理想。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极大地发展,脑力劳动和差别已经消灭,劳动成为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教育要面向未来,因此在新世纪的教育中,不容忽视劳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了新的阐释: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物质生活发展、精神生活发展和政治生活发展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提高素质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这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本质要求。这对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对于我们在实践中推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主题和最显的特征。为此,学校应该构建科学的人主义教育目标,建立终身教育制度,加强教育民主化与教师专业化。  相似文献   

9.
现代科学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科学对教育学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当代教育学的发展,是科学尺度和人尺度的内在统一,科学尺度的标准之一就是从精神的寻求,人精神的内涵包括着科学信念的坚定。教育研究所具备的这种素养,是教育学在新世纪获得发展精神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已成为历史发展趋势和客观事实,当今的全球化赋予了社会现代化更丰富的内涵,现代化的人是全球化的主体,全球化又促成现代化的人的生成与发展。全球化对中国目前发展战略来说就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因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成为中国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我与世界     
今天,我们谈论最多的是世纪末的话题,我们╜望最多的是新世纪的风景线。面对新世纪的门槛,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我们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呢?是留恋叹惜,被时代潮流推向新世纪的大门,还是迈开矫健的步伐跨进新世纪的门槛呢?我们每个人都应有所选择和回答。大家知道,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改变了古老的劳动方式。20世纪的科学技术革命又一次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成为每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世界上不论哪一种肤色的民族,她的生存都不能离开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关心自己民族的命运,只有登…  相似文献   

12.
口语是人与人之间互相进行思想沟通的工具,是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与人交流,促进了解,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新世纪的人才要求是越来越高。做为新世纪的人才,不但要有很好的文笔功底,而且还要有很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要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就得从小培养。特别是要从低年级的学生开始,低年级阶段是口语训练最佳时期,也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大的意义。那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教育》2004,(8):1-1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14.
一、教育培养人的和谐发展是新世纪研究的中心课题 我国提出的科教兴国、以人为本,正是重视教育在培养人中的重要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研讨会上,提出了“学校是人类内在的宝库”的命题,把人的培养与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研究的中心课题。  相似文献   

15.
人与教育基本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人的生命意义为主旋律的时代里,教育作为人的生存、成长和发展的产物,其基本理论问题也应该随着人对自身认识的加深而深化其思想内涵,使之更符合人的需求。人是一个自觉自为不断成长与发展的生命体,在这样一个前提下重新审视人与科学的关系,建构教育的本质、功能和目的观,以适应新世纪人的本质发展对良好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新学期迎着新世纪第一个明媚的春天开始了,充满豪情壮志的学子们在一个新起点上开始了对知识的追求,对未来的追求。这种追求,同中国的发展,同世界的风云变幻紧紧联在一起,在新世纪开端之际使人感受到的是激励,是忧患,是希望,是奋争。进入新世纪,各个国家处于各自不同的起跑线上。然而,面对的却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新科技迅猛发展的潮流,这股汹涌的潮流,将影响世界各国的命运,将改变现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历史发展机遇造就了美国、日本、亚洲“四小龙”的加速发展和强大,对于各个国家如…  相似文献   

17.
以蔬菜闻名的山东省寿光市,近年来经济和社会各顶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经济腾飞的 背后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力支撑。我们推出的寿光市发展成人教育的经验,展现了他们实干加创新的奋斗精神,揭示了成教事业发展并不难掌握的秘诀。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来到了,寿光市和不少地方令 人鼓舞的经验,有理由使我们更加坚定信心,推进成人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发展,拥抱成人教育的春天, 为共和国新世纪的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跨向新世纪的希望。著名教育家马斯洛曾指出:“创造力是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发展的一种能力。……创造性是每一个人作为人类的一员都具有的天赋潜能,它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心理健康发展的条件下,人人都可以表现出创造性。”他提倡“应该让每...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教育将成为一种面向全民的教育,贯穿一生的终生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突出个性的创新教育。在新世纪,中国在世界上占有一个什么地位,关键是人的素质,其核心是国民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教育被许多国家视为第一战略产业,呼唤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性潮流,其中高校德育改革无疑是十分引人注目的。高校德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需要。本文拟对新时期、新形势对高校道德教育的新要求及高校道德教育的改革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新世纪高校槽育面临的桃战和机遇 1.“新经济”在全球的迅猛发展对高校道德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新经济”是美国经济学界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最初是用来指美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在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