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论述了西方传教士在上海编纂的索引、上海教会大学培养的人才、上海最早建立的索引委员会、上海是民国时期索引检字法发生和论争中心和这一时期上海出版索引的出版社等,指出,上海是中国现代索引重要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2.
正上海故事欢迎您向上海电视台《上海故事》栏目、《档案春秋》"上海故事"专栏提供精彩有趣的上海故事。自2014年起,《档案春秋》杂志与上海电视台《上海故事》栏目联合推出《档案春秋》——"上海故事"专栏,每期同步刊发电视纪录片的文宇内容。"上海故事"专栏,关注上海往事。该栏目以上海城市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事件和人物故事为讲述对象,从珍贵的影像资料出发,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城  相似文献   

3.
1月8日,筹建中的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首次整体亮相。 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画报出版社、百家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文艺音像出版社等8家出版社组成,并拥有27家期刊社,3家报纸,和2家文化经营公司。2002年,8家出版社总资产3.998亿元,年出书品种2039种,年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分别为3.589亿和5728万元。  相似文献   

4.
<正>《上海故事》栏目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每周六11:30首播,每周一11:30重播。欢迎您向上海电视台《上海故事》栏目、《档案春秋》"上海故事"专栏提供精彩有趣的上海故事。自2014年起,《档案春秋》杂志与上海电视台《上海故事》栏目联合推出《档案春秋》——"上海故事"专栏,每期同步刊发电视纪录片的文字内容。"上海故事"专栏,关注上海往事。该栏目以上海城市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事件和人物故事为讲述对象,从珍贵的影像资料出发,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城市发展、社会变革、民族命运的关注,深入挖掘上海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上海的历史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正>顾景炎先生是上海地方历史研究的老前辈,我从事上海史研究时他早已仙逝,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上海文物博物馆志·人物》中记:顾景炎(1895-1970),字树圻,世居上海城内,熟悉上海地方历史、掌故、民情风俗。收藏古代字画、钱币、地方文献、文物甚丰。1955年,参加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筹建工作,对地方史料和文物征集成绩显著。顾先生于上海地方历史、文物的考证、论著颇丰,可是,当时上海历史研究不被重视,未能发表和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上海回族商人们开始自觉,一批回族社团也随之孕育和诞生,上海清真董事会就是其中创建时间较早、发展规模和影响力都比较大的一个。上海清真董事会的影响力和作用层层渗透、扩展到上海回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上海清真董事会的建立和发展改变了以往孤立的商  相似文献   

7.
正欢迎您向上海电视台《上海故事》栏目、《档案春秋》"上海故事"专栏提供精彩有趣的上海故事。自2014年起,《档案春秋》杂志与上海电视台《上海故事》栏目联合推出《档案春秋》—"上海故事"专栏,每期同步刊发电视纪录片的文字内容。"上海故事"专栏,关注上海往事。该栏目以上海城市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事件和人物故事为讲述对象,从珍贵的影像资料出发,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城  相似文献   

8.
正欢迎您向上海电视台《上海故事》栏目、《档案春秋》"上海故事"专栏提供精彩有趣的上海故事。自2014年起,《档案春秋》杂志与上海电视台《上海故事》栏目联合推出《档案春秋》——"上海故事"专栏,每期同步刊发电视纪录片的文字内容。"上海故事"专栏,关注上海往事。该栏目以上海城市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事件和人物故事为讲述对象,从珍贵的影像资料出发,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城  相似文献   

9.
正自2014年起,《档案春秋》杂志与上海电视台《上海故事》栏目联合推出《档案春秋》——"上海故事"专栏,每期同步刊发电视纪录片的文字内容。"上海故事"专栏,关注上海往事。该栏目以上海城市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事件和人物故事为讲述对象,从珍贵的影像资料出发,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城市发展、社会变革、民族命运的关注,深入挖掘上海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上海的历史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为展示上海口岸6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丰硕成果,促进口岸科学发展,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由市口岸办、市档案局馆主办,上海海关、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上海海事局、上海出入境边检总站、民航华东管理局、上海铁路局、市交通港口局、上海港务集团、上海机场集团等单位协办的《腾飞的上海口岸-上海口岸60年成就展》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14年起,《档案春秋》杂志与上海电视台《上海故事》栏目联合推出《档案春秋》——"上海故事"专栏,每期同步刊发电视纪录片的文字内容。"上海故事"专栏,关注上海往事。该栏目以上海城市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事件和人物故事为讲述对象,从珍贵的影像资料出发,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城市发展、社会变革、民族命运的关注,深入挖掘上海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上海的历史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上海的四月,风和日丽、春意盎然。 就在这个春季,一批海外电视编导、制片人、摄影师,在上海电视同行的陪同下,串街走巷,采访形形色色的上海人。他们操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以及带香港、台湾口音的普通话,饶有兴趣地和上海市民交谈。他们绷紧职业的神经,睁大惊奇的双眼,希望找到一个传说中的老上海,希望发现一个与众不同的新的上海。  相似文献   

13.
上海是一个充满经济活力和广告商机的特大型城市。对于媒体而言,上海也应是一个能够创造神话的市场。事实却相反,和北京、成都、广州乃至于武汉、西安、昆明等城市紧张激烈的报业竞争相比,上海基本上可以忽略。应该说,以上海的市场资源,上海报业应是中国报业竞争的前沿,上海有中国第二家广电集  相似文献   

14.
一、上海媒介广告的历史回顾上海,曾经是中国现代广告事业的主要发源地。解放前,上海一直是旧中国的“广告之都”。不少新型的广告品种和广告媒介,都是首先在上海问世的。例如,三十年代初,中国的无线电广播刚刚诞生,上海的电台即开始采用这一新媒介进行广告宣传。建国以后,上海媒介的广告业务逐步纳入了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的轨道。1950年成立了上海广告商同业公会,并按经营特点把会员分为三类:招牌广告、报纸广告和其他广告。报纸广告方面有联台、联华等广告公司,代客承办刊登在报刊上的广告业务。公私合营后,上海广告业务的经营范围有所扩大。报纸广告原来只经营上海地方报纸的广告业务,合营后逐步经营中央报纸和部分兄弟省市报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调研工作实施方案》,本课题组于2003年3月26—29日,对上海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进行了调研。课题组先后到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新华发行集团、上海东方出版交易中心、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当纳利印刷有限公司和上海声像出版社等进行了典型调查,认真听取了他们对加快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概述了上海科技学术期刊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阐述了上海科技学术期刊的整体情况,包括学科分布、创刊时间、出版周期、主管主办出版单位分布、编辑人员构成等;分析了比较突出的上海科技学术期刊出版转型的几大模式;简要总结了上海科技学术期刊的数据库收录情况,以及获奖和项目资助情况;最后,对上海科技期刊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今年年内 ,我国近现代新闻事业的发祥地上海将出现一个高规格、高质量的传媒论坛。前不久 ,2002首届上海传媒高峰论坛组委会成立 ,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据悉 ,首届上海传媒高峰论坛由上海市记协、市新闻学会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和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共同协办 ,上海易扬文化传播咨询有限公司承办。论坛的主题是 :中国入世与传媒经营创新。最近 ,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2002首届上海传媒高峰论坛组委会名誉主任王仲伟就论坛的有关事宜回答了本刊记者的提问。问 :为什么上海…  相似文献   

18.
1840年上海开埠以来,侨居上海的外国人把西方发明不久的制造煤气、净水的技术和设备,以及汽车、电车引进上海,从而促进了上海公用事业的诞生。上海公用事业是全国诞生最早,规模最大的城市公用事业,具有典型性意义。1927年以前,租界在公用事业发展过程中居主导性地位,华界公用事业处于模仿、借鉴和从属阶段,其整体发展呈无序状态。1927年上海特别市成立以后,特别设立管理公用事业的专门机构棗上海市公用局,上海公用事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开始对公用事业有科学化、理性化、制度化的认识和追求,其主动性和主导性作用大大加强,这为后租界时期,上…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上旬,新疆日报赴沪采访组在上海进行了为期十余天的采访。在东道主解放日报的热情接待和精心组织下,采访组除圆满完成了新闻采访任务外,还参观了《解放日报》,所见所闻,感受颇深。 上海《解放日报》创刊45年来,坚持“立足上海,兼顾华东,面向全国,发行世界”的办报方针,及时、全面、翔实地向读者报道上海以及华东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科教等方面的新闻信息,报道了上海的发展变化,上海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上海进程中的精神风貌和巨大贡献。目前,《解放日报》已经成为海内外一切关心上海经济建设和金融、贸易动态,以及有志于在上海投资、经商的实业家所必备的新闻媒介。特别在上海市政府宣布开放浦东、开发浦东的政策以后,《解放日报》更成为希望了解上海、了解浦东等开发区的国内外读者所关注的报纸。通过参观,我们感到,《解放日报》舆论环境宽松,新闻信息丰富,经济实力雄厚。  相似文献   

20.
近来,有关把上海建设成为中国第二大出版中心的话题越来越多了,许多有识之士就“国际性大都市与上海出版”以及上海出版业的机遇和对策等问题提出了很有见地的主张,使我们能够在某种新的“维度”来重新审视上海的出版业。 一、审视“上海”的三个维度要真正认识上海出版在全国乃至全球出版业大格局中的地位,首先要对上海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大格局中的地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当我们在不同场合谈上海这个字眼时,上海其实有着不同的意味。笔者以为,在讨论上海出版业的时候,我们实际上面临着三个上海,即一个政治的上海、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