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海洋体育旅游已成为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舟山市海洋体育旅游资源的调查和分析,厘清海洋体育旅游资源的分类和分布,并对舟山市海洋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提出总体思路和开发原则,以期在海洋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为舟山群岛新区海洋体育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舟山群岛海洋民俗体育文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舟山群岛海洋民俗体育主要表现形式有船上类民俗体育、海上类民俗体育、滨海类民俗体育和海岛民间乐舞类.舟山群岛海洋民俗体育文化的主要特性有涉海性、劳作性、地域性和风险刺激性等,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生态体育旅游是21世纪旅游业的新趋势,回归自然并与自然浑然一体是很多人的生活目标,海岛生存生态体育旅游是集体验、探险、旅游观光、环境保护和生态教育为一体的新兴海洋体育旅游的形式,是休闲运动的新内容,也是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新的力量。充分利用海岛资源,旨在为开发〈舟山群岛新区〉的建设提供一些海洋体育开发的依据,为实现海岛生存与体育旅游联动可持续的开发提出生态化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4.
以舟山为例,分析舟山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对舟山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而对海洋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舟山跨海大桥建成通车给舟山带来持续快速社会和经济效益增长,外来文化渗透,"大岛建,小岛迁"工程建设加快,渔民转产转业数量增加,渔业现代化程度提高等因素对海洋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有负面影响;交通改善,促进了海洋旅游业发展,对开发海洋民俗体育旅游有积极意义。针对海岛民俗体育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海洋民俗体育文化进校园,加强并引导海洋民俗体育旅游开发,成立保护组织和加强渔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作业法、访谈等研究方法,从原生态的角度对舟山群岛渔村民俗体育进行分类归纳,对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海岛渔村原生态海洋民俗体育的产生,由海岛的特定生产和生活环境所决定产生;原生态海洋民俗体育按载体可分为"船上类原生态海洋民俗体育"、"海泳类原生态海洋民俗体育"、"滨海类原生态海洋民俗体育"、"海岛民间乐舞类"和"海岛儿童民俗游戏"。涉海性、原真性、行业劳作性、交融性、依附性、功利性等是原生态海洋民俗体育文化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皖西南古村落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特点及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法、问卷法、走访调查等方法,对皖西南村落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目的是通过这一研究,为皖西南(黄山、徽州)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江门市民俗体育旅游资源丰富,有很好的地域优势和发展前景,绿道建设全面铺开。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分析广东江门民俗体育资源状况,探讨民俗体育资源开发的重要作用,以绿道的建设与发展为契机,整合民俗体育资源,为人们提供一种时尚而传统的旅游健身方式。同时挖掘民俗文化资源,为当地及广东的体育文化传播与传承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体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旅游资源规划学相关理论,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实地考察、归纳分析法等,对湖北省体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展开研究.湖北省体育旅游资源以水域景观、山岳景观、民俗体育和体育节事最具开发价值和前景;规划开发大武汉都市体育旅游带、鄂西北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带和鄂西南生态体育旅游带;在体育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地域开发模式和资源类开发模式;具体开发对策为资源普查与统筹规划相结合,政府与社会共同开发,突出特色与精品,加强合作扩大开发,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开发质量和效益等.  相似文献   

9.
河洛文化中民间民俗体育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从河洛文化中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的主要内容、特点为切入点,探讨洛阳民间民俗体育活动在洛阳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促进洛阳民俗旅游能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等研究方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岭南民俗体育文化资源进行了地域项目分类和开发存在问题探析。提出岭南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要引入市场机制,强化不同地域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以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建立推动资源开发,积极结合全民健身计划来促进岭南民俗体育生活化,并提出了岭南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的产业化思路。  相似文献   

11.
汉江庆典作为韩国节庆旅游与民俗体育融合的代表,彰显了韩国民俗节庆的体育表达。通过对汉江庆典的演变、文化内涵与游戏表征进行探析,架构起民俗体育与节庆旅游的耦合机制:竞技性体育+娱乐式传统民俗文化融合、体验性民俗+参与式民俗体育文化融合、观赏性文化+学习式节庆旅游文化融合。反思关公文化旅游节庆的启示得出:“武圣杯”体育赛事的泛娱乐化开发;关公民俗体育的身体展演与文化意蕴;关公文化的体育仪式与精神符号架构。为关公文化节庆旅游与民俗体育的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为了深入研究不同地域的民俗体育文化,进一步发挥民俗体育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采用文献、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当代江西民俗体育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江西民俗体育丰富多彩,大多数项目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其中休闲类项目也不少,如果开发和利用得当,这些民俗体育对推动大众体育、休闲体育、甚至学校体育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建议:保护与传承民俗体育文化,对民俗体育的文化价值要有足够的认识;把民俗体育与江西旅游业相结合,主要把民俗体育与节庆、旅游进行互动,增加趣味性和休闲性;加强对江西特色民俗体育的挖掘和整理,打造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民俗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民俗旅游的不断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与民俗旅游的结合将会越来越密切,民俗旅游对当地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分析德夯民俗旅游中的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内容,探寻德夯民俗旅游与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互动关系。通过德夯民俗旅游对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效研究,为少数民族地区走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民俗旅游、以民俗旅游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性互赢之路,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和谐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开发海洋体育特色旅游支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同宽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4):396-397,395
从地理气象环境、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文化环境、旅游环境对支持和发展海洋体育旅游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舟山市具备发展海洋体育特色旅游的社会经济、政策、文化和区域的优越支持系统条件,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与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纯 《体育学刊》2006,13(3):29-31
广西-东盟国际旅游活动呈上升发展趋势。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与观光、民俗旅游一体化开发,并初具规模,但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利用率小、开发观念滞后、宣传推介力度不够,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空间大。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应彻底转变思想观念,重视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发展机遇与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民族体育旅游业;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统一规划;加大宣传力度,以市场为导向等。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以河东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单体项目类型及景区、旅游目的地资源为基础,分析了旅游中河东民俗体育活动现状及河东民俗体育活动开展对河东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规划、研发、宣传与实施四个路径,重构河东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发展策略,助推当地全域旅游发展的铺开和提升。  相似文献   

17.
北海"水上居民"疍家是一个"以海为生、以舟楫为家"的特殊群体,其传统民俗体育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疍家上岸后,他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传统体育文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疍家传统体育的适度开发,可以增加北海滨海体育休闲旅游的文化特色,实现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